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范正红:丹青度岁月 思绪伴江河

2023-05-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范正红,1964年生,山东济宁人。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印社社长,山东书协副主席,山东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
  《忆秦娥·古任运河》 范正红
  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范正红
  □ 本报记者 霍晓蕙
  一首诗,一阕词,一幅画,一方印,在诗书画印的世界中,范正红先生“冬去秋来不问年”,在貌似静水一般的生活里,深潜强大、丰富的创作力。他尊古意、图通变,在自己的书斋“山印草堂”治艺修身,研学赋诗。
  因为早就相熟,所以访谈就像聊天般自然。关于诗词的欣赏和创作,范正红不疾不徐,就他的见解娓娓道来。当问及他最喜欢哪首诗词时,他不假思索吟诵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说,苏东坡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没有非常奇特的物象描写,只是因“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平常的一件事,写出对人生的感悟。“苏东坡一生命途多舛,但他并无消沉,顺境不骄,逆境不惧,自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其实质是一种生命的超越,境界殊为可贵,常人难以达到;这种价值观,我非常认同。”范正红说,很年轻的时候读这首词并无深刻感受,如今越品越知其中味。“其实,喜欢哪首诗词与自己的心境相关,不同时段是不一样的。年轻时,我钟情于李白的激情与浪漫,觉得很‘飒’。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诗词的感受也在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苏东坡的诗词反映了中国典型的传统文人的心境,所以在今天依然能引发许多人深沉的共鸣。”
  范正红先生善书法,时常书写孟浩然的《春晓》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路边上的诗”。我问及缘由,他言:家喻户晓的诗,并不表示意境“浅”,相反,它独步于当时,妙境兼真意,往往是最好的诗。而今读来,美好如初,所以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书写它们。
  好之,而后为之,从研读古诗词,到自作诗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年来,范正红的诗词创作从未间断,部分收录于他的《山印草堂艺丛之诗词》。他说,不能为作诗而作诗,应出于自然;具体来讲:要把握一下诗词格律,重要的是有感而发。所感之事、所念之人、所恋之景,皆可入诗。
  正如范正红所言,他的诗词皆睹物感怀寄情所作。如游历山水,《感怀》一首:“寒山逢料峭,春启明月心。尽览湖山胜,逐风且到今”。他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联想起当年铁木真龙兴此地铁骑横扫天下的情境,月下赋《满江红》:“襟怀旷,贝尔荡。呼伦谧,圆蟾亮。问胡琴消息,弯刀何向?”谒稼轩祠,他满怀敬仰,写下这样一首七绝:“胸怀壮志神尤荡,勇闯金营百万身。妙笔生花深切处,不期骠骑是词人。”
  “邹鲁群山后,云旁是故乡”。对家乡、大运河的热爱,是范正红诗词创作中重要的、也是情感最为浓郁的主题。如《忆故园》:家在鲁乡田,门旁有水川。沧桑皆史册,即事圣言传。《春水无声》:人生谁知来去意,苍然湖山伴白发。淳厚一梦时光显,经世且感故情深。而《忆秦娥·古任运河》则通过对家乡景致的描绘,寄托了无限的眷恋:“晴帆畅,舳舻往过澄波浪。澄波浪,年年春色,棹歌清唱。高楼倚岸举眸旷,林烟染翠东南望。东南望,鼓声传隐,雁行天傍”。
  以诗言志,以画写意,以书入画,以印点睛,诗书画印对于范正红来说,是“从小就没分家”的,四艺共举,融而为一。他说:“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诗词、书法、绘画、篆刻是四门各自独立的文与艺,事实上在教育体系中,培养专门的人才也是各有其独立学科。从这个背景出发,同时兼修四科是很吃力的。但我一直认为这种理念很可怕,因为中国的文化之脉一直是向着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方向推进的,这种方向才是文化传统的精华所在。在我看来,诗、书、画、印是相互促进和支撑的,通融才是艺业的大进之途。而以学科为壁垒,在客观上则是反其道而动之的做法。以我笔写我感、我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把诗书画印割裂开来,艺术是严重受损的。”关于书画同源、中国画的笔墨意涵,我们又陆续谈了很多,直到工作室窗外的光影渐渐暗淡,我才告辞离开。
  笔不尽意。“挥手一撩云,澄心清江水。”范正红有那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诗心。既然谈诗,就以范正红拟古风题画诗中的两句,来结束本期“约绘”:“山呈朱耷意,水是我之情”,这应是他内心情怀的写照。
  □ 本报记者 霍晓蕙
  一首诗,一阕词,一幅画,一方印,在诗书画印的世界中,范正红先生“冬去秋来不问年”,在貌似静水一般的生活里,深潜强大、丰富的创作力。他尊古意、图通变,在自己的书斋“山印草堂”治艺修身,研学赋诗。
  因为早就相熟,所以访谈就像聊天般自然。关于诗词的欣赏和创作,范正红不疾不徐,就他的见解娓娓道来。当问及他最喜欢哪首诗词时,他不假思索吟诵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说,苏东坡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没有非常奇特的物象描写,只是因“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平常的一件事,写出对人生的感悟。“苏东坡一生命途多舛,但他并无消沉,顺境不骄,逆境不惧,自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其实质是一种生命的超越,境界殊为可贵,常人难以达到;这种价值观,我非常认同。”范正红说,很年轻的时候读这首词并无深刻感受,如今越品越知其中味。“其实,喜欢哪首诗词与自己的心境相关,不同时段是不一样的。年轻时,我钟情于李白的激情与浪漫,觉得很‘飒’。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诗词的感受也在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苏东坡的诗词反映了中国典型的传统文人的心境,所以在今天依然能引发许多人深沉的共鸣。”
  范正红先生善书法,时常书写孟浩然的《春晓》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路边上的诗”。我问及缘由,他言:家喻户晓的诗,并不表示意境“浅”,相反,它独步于当时,妙境兼真意,往往是最好的诗。而今读来,美好如初,所以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书写它们。
  好之,而后为之,从研读古诗词,到自作诗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多年来,范正红的诗词创作从未间断,部分收录于他的《山印草堂艺丛之诗词》。他说,不能为作诗而作诗,应出于自然;具体来讲:要把握一下诗词格律,重要的是有感而发。所感之事、所念之人、所恋之景,皆可入诗。
  正如范正红所言,他的诗词皆睹物感怀寄情所作。如游历山水,《感怀》一首:“寒山逢料峭,春启明月心。尽览湖山胜,逐风且到今”。他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联想起当年铁木真龙兴此地铁骑横扫天下的情境,月下赋《满江红》:“襟怀旷,贝尔荡。呼伦谧,圆蟾亮。问胡琴消息,弯刀何向?”谒稼轩祠,他满怀敬仰,写下这样一首七绝:“胸怀壮志神尤荡,勇闯金营百万身。妙笔生花深切处,不期骠骑是词人。”
  “邹鲁群山后,云旁是故乡”。对家乡、大运河的热爱,是范正红诗词创作中重要的、也是情感最为浓郁的主题。如《忆故园》:家在鲁乡田,门旁有水川。沧桑皆史册,即事圣言传。《春水无声》:人生谁知来去意,苍然湖山伴白发。淳厚一梦时光显,经世且感故情深。而《忆秦娥·古任运河》则通过对家乡景致的描绘,寄托了无限的眷恋:“晴帆畅,舳舻往过澄波浪。澄波浪,年年春色,棹歌清唱。高楼倚岸举眸旷,林烟染翠东南望。东南望,鼓声传隐,雁行天傍”。
  以诗言志,以画写意,以书入画,以印点睛,诗书画印对于范正红来说,是“从小就没分家”的,四艺共举,融而为一。他说:“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诗词、书法、绘画、篆刻是四门各自独立的文与艺,事实上在教育体系中,培养专门的人才也是各有其独立学科。从这个背景出发,同时兼修四科是很吃力的。但我一直认为这种理念很可怕,因为中国的文化之脉一直是向着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方向推进的,这种方向才是文化传统的精华所在。在我看来,诗、书、画、印是相互促进和支撑的,通融才是艺业的大进之途。而以学科为壁垒,在客观上则是反其道而动之的做法。以我笔写我感、我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把诗书画印割裂开来,艺术是严重受损的。”关于书画同源、中国画的笔墨意涵,我们又陆续谈了很多,直到工作室窗外的光影渐渐暗淡,我才告辞离开。
  笔不尽意。“挥手一撩云,澄心清江水。”范正红有那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诗心。既然谈诗,就以范正红拟古风题画诗中的两句,来结束本期“约绘”:“山呈朱耷意,水是我之情”,这应是他内心情怀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