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实施“双轮”驱动 加速高质量发展

2023-01-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食用菌特色产业叫响“邹城蘑菇”品牌
  建设邹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盛超 周波汝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谱新篇。
  2022年以来,邹城市锚定“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力以赴稳经济、守底线、惠民生,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0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7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生态文明十强县、省建筑业综合实力十强县,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49位。

产业强市 聚合发展步履坚实
  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夺取综合成绩“三连冠”,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恒信50万吨乙醇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新培育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邹城加速产业发展,出台《扶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聚合效应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聚点燃发展“主引擎”。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做大做强“1+5”主导产业,动态更新13条产业链图谱,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42个项目纳入省、济宁市重大项目盘子,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10亿元、235亿元和85亿元。深入实施骨干企业攀登工程、双“20”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成立34个攀登小组,争取各类融资14亿元,解决用人需求2300人,助推34个项目建成投产,89家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增长29.8%。
  科创引领挺起发展“硬脊梁”。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8项、正式发文推广98项,创设“九大专员”公益性岗位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百”梯次培育工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3家。启动省内唯一的“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1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实现“攀登工程”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
  招商引资擦亮发展“新底色”。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20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个,其中过100亿元1个、过50亿元2个。实施经济开发区承载力提升计划,建设8.7公里供汽管线,实现园区企业供汽全覆盖,启动邹西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拎包即入驻。

共建共享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
  孟子湖新区高端社区林立,生态家园雏形显现;东城区高档住宅整齐划一,公园绿地随处可见;老城区加速有机更新,城市风貌焕然一新……邹城市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坚持一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规模“双百”城市建设思路,加快打造安居乐业现代化城市,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
  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规划城区规模达到103.5平方公里,为“双百”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一核一环四象限”发展总体布局,高标准编制孟子湖片区规划,推动城区由“滨湖发展”进入“拥湖发展”。
  城市建设有机更新。一批高端社区加速建设,工人文化宫、公园新天地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完成23处老旧小区、1403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邹济高速公路、孟子湖环湖路建设,完成崇义路西段、西外环北段等6条道路提升工程,打通城区3条断头路,构建七纵七横路网体系。完成25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和5条一级、28个小区二级供热管网改造,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更新燃气软管14.5万户。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完成孟子大道、接驾山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四小工程”17处,新增绿地18万平方米。打造“红色物业”服务品牌3个,实现331个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完善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改造、新增停车位3295个,系统解决“停车难”问题。

全面振兴 和美乡村展露新颜
  锚定全面振兴乡村目标,邹城市实施了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量达到47.3万吨,获评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种植业保险连续4年全免费全覆盖,为全省唯一县(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农业发展高质高效。成功创建济宁市首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放按揭农业贷款3600万元,建成按揭养殖场2家,发展经验被国务院《经济要参》收录。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邹城蘑菇”被评为全国信用食用菌主产区,“邹城食用菌”入选第五批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被评为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田黄镇杨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40个村庄绿化提升、20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美丽庭院”3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累计完成路网提升、道路通达等“五大工程”570公里。
  农民生活富裕富足。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2947万元,实施26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产业项目,带动3650名群众稳定增收。建立160支乡村物业服务队,打响“邹乡物业·诚心为农”品牌,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优秀成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83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

以人为本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就业、看病、上学,伴随着每年为民办实事的提前落地,邹城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加强,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达69.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2%。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241个、人均增收1.3万元。创建“济时救·邹全助”社会救助品牌,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85亿元、惠及3.2万人次。实施“15分钟医保服务圈”工程,形成“1+21+N”城乡一体化医保服务网络,医保服务标准化新模式被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广。
  社会事业繁荣向好。投资5.71亿元,实施8处教育重点工程,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6处,新增学位7530个,学前入园率达到92%。“三甲”同创工作稳步推进,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建成投用,妇幼产业园即将投用,每千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增至6.39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文化“两创”彰显特色。高水平举办母亲文化节、邹鲁城市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创建研学基地14处、开发研学线路10条,建设“种文化创生活希望小院”100个、“孟子学堂”609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群众文化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改进作风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健全完善“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建立“四定”台账、“三个本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依法行政走深走实,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91件、政协提案160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万余条,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240件,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群众诉求12.5万余件。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打造服务政府。创优“民事不缓·邹鲁帮办”服务品牌,60项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减少规划许可证等重复材料300余项,企业申报材料压减30%以上,竣工验收一件事、市场主体歇业登记、招投标“无押金”等6项改革任务纳入省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试点。“静默认证”相关工作经验在济宁市推广,惠及群众41.3万人、认证率达97%。
  作风建设从严从紧,塑造责任政府。推行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两榜制”和“三定两比一排名”考核机制,营造起争先创优、赶超比拼的浓厚氛围。全省模范机关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邹城召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严格实行审计全覆盖,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613宗次,增收节支7.44亿元,政府投资行为更加规范高效。


  “双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荣信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园
  泰山玻纤邹城公司高标准生产车间
  东华重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开展修学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盛超 周波汝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谱新篇。
  2022年以来,邹城市锚定“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力以赴稳经济、守底线、惠民生,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0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7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生态文明十强县、省建筑业综合实力十强县,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49位。

产业强市 聚合发展步履坚实
  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夺取综合成绩“三连冠”,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恒信50万吨乙醇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新培育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邹城加速产业发展,出台《扶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聚合效应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聚点燃发展“主引擎”。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做大做强“1+5”主导产业,动态更新13条产业链图谱,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42个项目纳入省、济宁市重大项目盘子,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10亿元、235亿元和85亿元。深入实施骨干企业攀登工程、双“20”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成立34个攀登小组,争取各类融资14亿元,解决用人需求2300人,助推34个项目建成投产,89家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增长29.8%。
  科创引领挺起发展“硬脊梁”。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8项、正式发文推广98项,创设“九大专员”公益性岗位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百”梯次培育工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3家。启动省内唯一的“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1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实现“攀登工程”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
  招商引资擦亮发展“新底色”。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20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个,其中过100亿元1个、过50亿元2个。实施经济开发区承载力提升计划,建设8.7公里供汽管线,实现园区企业供汽全覆盖,启动邹西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拎包即入驻。

共建共享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
  孟子湖新区高端社区林立,生态家园雏形显现;东城区高档住宅整齐划一,公园绿地随处可见;老城区加速有机更新,城市风貌焕然一新……邹城市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坚持一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规模“双百”城市建设思路,加快打造安居乐业现代化城市,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
  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规划城区规模达到103.5平方公里,为“双百”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一核一环四象限”发展总体布局,高标准编制孟子湖片区规划,推动城区由“滨湖发展”进入“拥湖发展”。
  城市建设有机更新。一批高端社区加速建设,工人文化宫、公园新天地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完成23处老旧小区、1403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邹济高速公路、孟子湖环湖路建设,完成崇义路西段、西外环北段等6条道路提升工程,打通城区3条断头路,构建七纵七横路网体系。完成25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和5条一级、28个小区二级供热管网改造,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更新燃气软管14.5万户。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完成孟子大道、接驾山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四小工程”17处,新增绿地18万平方米。打造“红色物业”服务品牌3个,实现331个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完善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改造、新增停车位3295个,系统解决“停车难”问题。

全面振兴 和美乡村展露新颜
  锚定全面振兴乡村目标,邹城市实施了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量达到47.3万吨,获评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种植业保险连续4年全免费全覆盖,为全省唯一县(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农业发展高质高效。成功创建济宁市首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放按揭农业贷款3600万元,建成按揭养殖场2家,发展经验被国务院《经济要参》收录。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邹城蘑菇”被评为全国信用食用菌主产区,“邹城食用菌”入选第五批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大束片区)被评为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田黄镇杨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0%。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40个村庄绿化提升、20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美丽庭院”3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累计完成路网提升、道路通达等“五大工程”570公里。
  农民生活富裕富足。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2947万元,实施26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产业项目,带动3650名群众稳定增收。建立160支乡村物业服务队,打响“邹乡物业·诚心为农”品牌,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优秀成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83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

以人为本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就业、看病、上学,伴随着每年为民办实事的提前落地,邹城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加强,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达69.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2%。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241个、人均增收1.3万元。创建“济时救·邹全助”社会救助品牌,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85亿元、惠及3.2万人次。实施“15分钟医保服务圈”工程,形成“1+21+N”城乡一体化医保服务网络,医保服务标准化新模式被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推广。
  社会事业繁荣向好。投资5.71亿元,实施8处教育重点工程,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6处,新增学位7530个,学前入园率达到92%。“三甲”同创工作稳步推进,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建成投用,妇幼产业园即将投用,每千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增至6.39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文化“两创”彰显特色。高水平举办母亲文化节、邹鲁城市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创建研学基地14处、开发研学线路10条,建设“种文化创生活希望小院”100个、“孟子学堂”609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群众文化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改进作风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健全完善“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建立“四定”台账、“三个本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依法行政走深走实,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91件、政协提案160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万余条,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240件,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群众诉求12.5万余件。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打造服务政府。创优“民事不缓·邹鲁帮办”服务品牌,60项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减少规划许可证等重复材料300余项,企业申报材料压减30%以上,竣工验收一件事、市场主体歇业登记、招投标“无押金”等6项改革任务纳入省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试点。“静默认证”相关工作经验在济宁市推广,惠及群众41.3万人、认证率达97%。
  作风建设从严从紧,塑造责任政府。推行领导班子履职情况“两榜制”和“三定两比一排名”考核机制,营造起争先创优、赶超比拼的浓厚氛围。全省模范机关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邹城召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严格实行审计全覆盖,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613宗次,增收节支7.44亿元,政府投资行为更加规范高效。


  “双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荣信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园
  泰山玻纤邹城公司高标准生产车间
  东华重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开展修学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