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

山东师大聚力党建与业务“四融合”

2022-12-15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尚延山 连菁菁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真本领,做到党建与业务融合是门硬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扛牢立德树人政治责任,就必须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就必须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说。
  近年,该校以党建与业务“四融合”为切入点,推动教研水平、学科建设及人才培育实现新突破,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校党委获评“山东党建示范高校”,稳居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榜首,7个学科进入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13个。获得全国全省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干事创业好团队”等25项荣誉。
聚焦顶层设计,力促目标融合
  坚持目标导向,把好学校发展“导向标”。该校对照“双一流”建设标准,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党建业务融合,出台《“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实施方案》。
  统筹一体推进,划定融合发展“责任田”。该校创新实施《全面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意见》,阐明党建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内部治理五大领域提升的融合路径,明确提出中层单位11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紧扣主责主业,用好评价考核“指挥棒”。该校制定《重点领域评价改革方案》《中层单位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将党建考核由定性考核转为定性定量考核相结合,使党建工作真正从“软指标”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硬杠杠”。
抓实基层党建,力促组织融合
  抓好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该校按照“分类定标抓规范、筑底强基促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方面,推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修订院级单位党委会会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设立基层党务工作提醒制度等。
  抓好品牌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带动力”。该校以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工程、“五好三强”过硬党支部建设、党员“先锋出彩行动”为抓手,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活动。
  抓好培育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该校实现教学科研单位专职组织员配备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在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教研室、学科专业等全覆盖,“双高双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通过抓质量、抓培养、抓管理、促作用发挥的“三抓一促”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抓实先锋引领,力促队伍融合
  建机制,规范干部选拔培养。该校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修订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年)》,重点把好动议酝酿关、任职资格条件关、民主推荐关、干部考察关、任用讨论决定关和公示谈话关。
  搭平台,强化干部实践锻炼。该校树立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先后选派24名“第一书记”进驻乡村,组织70余名干部参加省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工作组、“四进”工作组和农村党组织建设服务队等。
  严监管,筑牢干部思想防线。该校建立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纪实制度。完善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点人员、重点环节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严格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完善督查体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做到重点工作“一月一督办、一季度一考核”,对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早纠正。
聚焦重点领域,力促实践融合
  该校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出台《高水平学科建设审核论证工作方案》,开展“一院一案,一学科一策”论证工作。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既突出学科优势特色,锚定学科发展前沿,又对不同类型学科进行差异化定位,确定不同发展目标,做到整体规划、梯次推进。
  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该校实施“八项工程”,构建研究生“导师+”导学思政体系,成立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三级贯通的党建引领机制,实施“青师启航”“优师助航”“名师导航”工程,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该校坚持分类、评价、考核、薪酬“四位一体”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出台重点高层次人才支持办法、资深教授评聘办法、“东岳学者”评选办法等措施,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的人才队伍体系。制定《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实施办法》,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培育建设,调整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尚延山 连菁菁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真本领,做到党建与业务融合是门硬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扛牢立德树人政治责任,就必须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就必须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说。
  近年,该校以党建与业务“四融合”为切入点,推动教研水平、学科建设及人才培育实现新突破,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校党委获评“山东党建示范高校”,稳居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榜首,7个学科进入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13个。获得全国全省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干事创业好团队”等25项荣誉。
聚焦顶层设计,力促目标融合
  坚持目标导向,把好学校发展“导向标”。该校对照“双一流”建设标准,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党建业务融合,出台《“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实施方案》。
  统筹一体推进,划定融合发展“责任田”。该校创新实施《全面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意见》,阐明党建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内部治理五大领域提升的融合路径,明确提出中层单位11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紧扣主责主业,用好评价考核“指挥棒”。该校制定《重点领域评价改革方案》《中层单位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将党建考核由定性考核转为定性定量考核相结合,使党建工作真正从“软指标”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硬杠杠”。
抓实基层党建,力促组织融合
  抓好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该校按照“分类定标抓规范、筑底强基促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方面,推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修订院级单位党委会会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设立基层党务工作提醒制度等。
  抓好品牌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带动力”。该校以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工程、“五好三强”过硬党支部建设、党员“先锋出彩行动”为抓手,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活动。
  抓好培育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该校实现教学科研单位专职组织员配备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在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教研室、学科专业等全覆盖,“双高双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通过抓质量、抓培养、抓管理、促作用发挥的“三抓一促”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抓实先锋引领,力促队伍融合
  建机制,规范干部选拔培养。该校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修订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年)》,重点把好动议酝酿关、任职资格条件关、民主推荐关、干部考察关、任用讨论决定关和公示谈话关。
  搭平台,强化干部实践锻炼。该校树立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先后选派24名“第一书记”进驻乡村,组织70余名干部参加省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工作组、“四进”工作组和农村党组织建设服务队等。
  严监管,筑牢干部思想防线。该校建立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纪实制度。完善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点人员、重点环节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严格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完善督查体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做到重点工作“一月一督办、一季度一考核”,对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早纠正。
聚焦重点领域,力促实践融合
  该校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出台《高水平学科建设审核论证工作方案》,开展“一院一案,一学科一策”论证工作。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既突出学科优势特色,锚定学科发展前沿,又对不同类型学科进行差异化定位,确定不同发展目标,做到整体规划、梯次推进。
  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该校实施“八项工程”,构建研究生“导师+”导学思政体系,成立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三级贯通的党建引领机制,实施“青师启航”“优师助航”“名师导航”工程,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该校坚持分类、评价、考核、薪酬“四位一体”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出台重点高层次人才支持办法、资深教授评聘办法、“东岳学者”评选办法等措施,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的人才队伍体系。制定《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实施办法》,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培育建设,调整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激发科研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