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被纳入中心城区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

起步区:“城”的定位进一步明确

2022-11-04 作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10月26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公布《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规划》草案中,对济南的战略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新动能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规划》草案里被纳入主城中心城区,同时,起步区大桥组团定位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这意味着,在中心城区之外的起步区黄河以北区域,将被纳入中心城区规划,起步区“是城不是区”的定位,在济南市国土空间布局中具体落地、落实,必将有力支撑和保障大桥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升级。
起步区“是城不是区”
  起步区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中,从先行区蝶变升级而来,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由国务院批复同意,承担特定使命和功能的功能区。
  起步区不同于一般功能区,首先,国家同意起步区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
  同时,起步区也是济南拉开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的战略支点,承载优化省会城市空间布局的重大使命任务。
  因此,起步区虽以功能区形式设立,但“是城不是区”,是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入黄河时代,在黄河北岸打造的一座功能完备、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主导的功能区。
  起步区设立于“十四五”开局之年,但谋划推进等工作主要集中在“十三五”期间。在此前的《济南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济南中心城的规划范围是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这意味着,起步区特别是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直接管理的大桥、崔寨、孙耿和太平四个街道,都不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之内,想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缺乏有力的规划支撑。
  随着《规划》草案的制定实施,起步区被整体纳入市中心城区大盘,困扰起步区的国土空间问题将得到有效化解。
区位优势规划定位更突出
  《规划》草案中提出,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一主,即主城,包括中心城区与章丘、济阳、长清三个主城片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一副,即副城,包括莱芜、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支撑济南辐射带动鲁中、鲁南的副城区、省会城市副中心。两城,即平阴、商河两县,是支撑济南向北与西南方向辐射的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三轴即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多圈,即城镇圈,重点发挥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在中心城区,拉开拥河发展的主城框架,构建“依山拥河、泉湖相济,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的空间格局。在“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空间格局中,起步区区位优势和规划定位更加突出,特别是大桥组团,位于“双十字轴带”泉城特色风貌轴和北部新城动能轴的枢纽位置,也是“多中心网络”中唯一的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所在,与黄河南岸城市主中心南北呼应。
  进入中心城区、位于发展轴线枢纽至上,意味着中心城黄河两岸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定位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则意味着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将更高效地配置,区域城市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将更加优质。
大桥组团迎来新发展机遇
  “大桥城市副中心”并非首次提出,之前由省政府印发实施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便已明确指出。此次写入《规划》草案,并将其明确为“建成带动济南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济南市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对加快将大桥组团打造成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大桥组团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积极引进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打造黄河北岸功能服务中枢。
  目前大桥组团规划策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起步区层面也初步形成了“1+3+2+2”推进思路。即在片区层面,全面推进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工作,明确使用强度、空间布局等关键指标,指导下一步建设发展;支撑和配套保障层面,编制交通、生态优先和公共设施优先三个建设实施方案(三优先),推动尽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功能组团层面,编制总部经济区和都市阳台2个重点功能区街区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细化总体定位、建筑布局方案等具体内容,推动尽快引爆起势;项目实施层面,围绕博物馆和电视塔2个重点项目,分别开展建筑方案编制和选址研究工作,确保高展示度落地。
  同时,起步区管委会围绕大桥组团引爆起势策划一批重点项目,近期计划实施的项目有39个,总投资约228亿元,涉及交通组织、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公服配套等重点领域,布局政务服务、文化馆群、商业综合体等重大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快速形成引爆效应,引领带动全域发展,率先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示范区。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孙业文

  10月26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公布《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规划》草案中,对济南的战略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新动能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规划》草案里被纳入主城中心城区,同时,起步区大桥组团定位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这意味着,在中心城区之外的起步区黄河以北区域,将被纳入中心城区规划,起步区“是城不是区”的定位,在济南市国土空间布局中具体落地、落实,必将有力支撑和保障大桥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升级。
起步区“是城不是区”
  起步区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中,从先行区蝶变升级而来,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由国务院批复同意,承担特定使命和功能的功能区。
  起步区不同于一般功能区,首先,国家同意起步区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
  同时,起步区也是济南拉开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的战略支点,承载优化省会城市空间布局的重大使命任务。
  因此,起步区虽以功能区形式设立,但“是城不是区”,是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入黄河时代,在黄河北岸打造的一座功能完备、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而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主导的功能区。
  起步区设立于“十四五”开局之年,但谋划推进等工作主要集中在“十三五”期间。在此前的《济南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济南中心城的规划范围是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这意味着,起步区特别是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直接管理的大桥、崔寨、孙耿和太平四个街道,都不在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之内,想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缺乏有力的规划支撑。
  随着《规划》草案的制定实施,起步区被整体纳入市中心城区大盘,困扰起步区的国土空间问题将得到有效化解。
区位优势规划定位更突出
  《规划》草案中提出,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一主,即主城,包括中心城区与章丘、济阳、长清三个主城片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一副,即副城,包括莱芜、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支撑济南辐射带动鲁中、鲁南的副城区、省会城市副中心。两城,即平阴、商河两县,是支撑济南向北与西南方向辐射的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三轴即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多圈,即城镇圈,重点发挥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在中心城区,拉开拥河发展的主城框架,构建“依山拥河、泉湖相济,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的空间格局。在“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空间格局中,起步区区位优势和规划定位更加突出,特别是大桥组团,位于“双十字轴带”泉城特色风貌轴和北部新城动能轴的枢纽位置,也是“多中心网络”中唯一的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所在,与黄河南岸城市主中心南北呼应。
  进入中心城区、位于发展轴线枢纽至上,意味着中心城黄河两岸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定位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则意味着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将更高效地配置,区域城市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将更加优质。
大桥组团迎来新发展机遇
  “大桥城市副中心”并非首次提出,之前由省政府印发实施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便已明确指出。此次写入《规划》草案,并将其明确为“建成带动济南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济南市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对加快将大桥组团打造成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大桥组团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积极引进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打造黄河北岸功能服务中枢。
  目前大桥组团规划策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起步区层面也初步形成了“1+3+2+2”推进思路。即在片区层面,全面推进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工作,明确使用强度、空间布局等关键指标,指导下一步建设发展;支撑和配套保障层面,编制交通、生态优先和公共设施优先三个建设实施方案(三优先),推动尽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功能组团层面,编制总部经济区和都市阳台2个重点功能区街区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细化总体定位、建筑布局方案等具体内容,推动尽快引爆起势;项目实施层面,围绕博物馆和电视塔2个重点项目,分别开展建筑方案编制和选址研究工作,确保高展示度落地。
  同时,起步区管委会围绕大桥组团引爆起势策划一批重点项目,近期计划实施的项目有39个,总投资约228亿元,涉及交通组织、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公服配套等重点领域,布局政务服务、文化馆群、商业综合体等重大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快速形成引爆效应,引领带动全域发展,率先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