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农业产业协作“大合唱”奋力打造鲁渝协作“升级版”

2022-09-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从渤海之滨,到西南山城,跨越3000里山河。千山万水,隔不断鲁渝一家亲。两地人民携手并肩,开创出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新局面,生动演绎了协作攻坚的鲁渝版“山海情”。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全面提高鲁渝农业产业协作水平,强化资金保障,创新帮扶模式,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作多点开花,产业兴旺驶入“快车道”。一曲乡村振兴“大合唱”响彻山城重庆、海畔齐鲁,奋力打造鲁渝农业产业协作“升级版”,为山东“走在前 开新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共建平台、同引项目、精心培育
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飞地”园区遍地开花

  初秋时节,巫山县金坪乡秋月梨采摘仪式举行。金坪上下,庄稼丰收,果木成行,硕果累累,村民脸上乐开了花。
  丰收的秋月梨正是几年前烟台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引进的“致富芯片”。烟台市成功移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建成烟台(巫山)农业产业园,引进烟台大樱桃、莱阳秋月梨、海阳甜柿等36个优良果蔬品种,引进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等7项新技术,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000余亩,走出了一条东产西移、富民强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抓手,平台是载体。2021年以来,鲁渝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携手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线,突出科技引领、因地制宜,围绕技术、人才等要素,共同谋划设计了一系列农业产业重大项目,以项目合作为突破点,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扶持,不断推动山东现代化农业在重庆开出“智慧花”、结出“致富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鲁渝携手共建特色产业园,成为招商引资的强力“磁铁”,吸引了一批批山东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投身当地配套产业基地、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飞地”园区在巴渝大地遍地开花。2022年以来,共建烟台(巫山)产业园、开州鲁渝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黔江—日照飞地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园区69个,引导29家山东企业入驻,14个结对区县实际到位投资1.69亿元,建立了一大批“帮在产业根上,落在群众心口”的好项目,为重庆打好农业产业发展“第一硬仗”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山东创新干部人才交流方式,通过“挂过去”招商引资、“围着转”跟步学习、“定向育”帮助就业、“请进来”示范带动等方式,全方位探索人才交流新模式。
  科技支撑驱动,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山东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选派760余名优秀骨干人才,开展“组团式”农业协作,不断强化产业“扶智”,已成功向重庆14个协作区(县)输出农林畜禽水产种类24大类120多个品种。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当地特色农业空白,以燎原之势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威海市协助云阳县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指导服务组,引进试种威海脱毒甘薯苗,推广深翻低垄双行平栽技术,创造云阳县甘薯脱毒种苗历史,已建成2050亩核心示范区。淄博市、泰安市积极协助石柱县和巫溪县引进山楂和桃子新品种,带动脱贫户2500余人增收。日照、枣庄、滨州3市积极协调科研院所帮助引进高品质果蔬,帮助建设示范基地。其中,枣庄市协助丰都县引进62个果树品种和18个蔬菜新优品种,试种成功后将填补当地落叶果树种植品种的空白。临沂市助力城口县引入山东食用菌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羊肚菌等标准化生产大棚,带动当地脱贫户增收,提升产品价值链。潍坊市依托农技专家在开州区引进芦笋试种成功,每亩年收入可达3万元,未来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呼之欲出。
绿色优先、创新发展、因地制宜
守住绿水青山
筑起生态共济致富路

  在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海拔千余米的山林里,云雾缭绕、泉水潺潺,一座座独立的瓦棚鸡舍依山而建,一个惠及数千农户的生态养殖产业正加速崛起。得益于鲁渝协作,济宁市协助万州区引进汶上芦花鸡,使用山东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建立了芦花鸡养殖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繁育、散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芦花鸡全产业链,生态散养规模达到120万只,年产值1.2亿元。
  芦花鸡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跑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更加坚定了鲁渝协同走绿色生态的产业协作之路。山东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坚持绿色优先、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将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铺就发展路,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如今,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在巴渝大地徐徐铺开——
  在酉阳县的稻田里,不仅有扑鼻的稻香,还有一只只鲜美的黄河口大闸蟹。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引入山间稻田,成功打造“稻田养蟹”产业园,实现“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高山生态大闸蟹”越叫越响亮,成为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在武隆的古村聚落,济南市创新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农旅融合型特色产业投入,成功打造沧沟乡大田村“荷花湿地”、白马镇板桥村“凉水古寨”等16处产业样板,将过去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人间仙境”,让近10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奔上了小康。
  在彭水县普子镇,聊城市协助企业建成肉兔种群繁殖基地,还建设肉兔屠宰冷藏和有机肥加工生产项目,年产值将达1.7亿元以上,逐步形成辐射范围广、联动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产业。同时,采取循环综合利用途径,将加工兔粪有机肥用于发展红柚、柑橘、中药材等种植业,着力打造东西部协作产业发展生态富民工程。
  在奉节县安坪镇,潍坊市寿光企业利用生态化肥改良土壤品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本地辣椒的亩产量由原先的3000斤增长到20000斤,实现现代农业质的飞跃。
  在秀山县,德州市将“希森6号”马铃薯这一新品种、新技术植入秀山,使秀山县一举实现“老产业、新技术、大效益”。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747亩,人均增收1960元,马铃薯成为秀山县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舞”好龙头、链上“联姻”、科技赋能
“四链”融合
画好产业协作“同心圆”

  产业振兴了,发展才有底气。围绕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拉长特色产业价值链,培育核心竞争力,山东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互补、互助、互赢”为基准,突出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引领产业生态,通过加强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四链”融合,助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在强化市场对接方面,重庆市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山东采购、销售重庆农畜牧产品达9.96亿元。
  从最早的捐钱捐物,到造血式帮扶,再到产业链协同发展,鲁渝两地农业产业协作正从单向帮扶走向协调发展,正在画出鲁渝产业协作的最大“同心圆”——
  聊城市通过引种、引资、引技术,帮产、帮销、帮推广,在彭水县保家镇建设茶产业基地,发展白茶5000余亩。近年来投入2825万元东西协作援助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完善茶叶产业基地的道路、灌溉、厂房等相关产业链配套设施,持续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白茶产业预计产值近亿元。日照市与黔江区引入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优质桑蚕茧、高品位生丝生产出口基地。淄博市和石柱县聚焦辣椒、莼菜、蜂蜜等特色康养产业,实施莼菜新产品研发、蜂蜜储藏、辣椒粉深加工、山楂和高山食用菌种植等5个项目,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链,持续扩大康养经济产业链和生产规模。
  优化协作机制,补全要素供应链。近年来,山东引进鑫达源钢板、鲁抗三叶、植本环保、明派生物等企业落地重庆,补齐了重庆新材料、中药材深加工、食品深加工等产业链要素。临沂市牵线搭桥,助推城口与鲁商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中药新药产品,拓展开发中药提取物、口服液等产品,发展大健康产业,不断延伸城口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效益。淄博市与石柱县合力引入企业建设莼菜精深加工厂,创建“莼小丝”品牌快消品甜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与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万州区中药材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提升协作效率,推动两地中药材“同质、同标、同用”,达成首批采购订单8.8万公斤协议。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培育技术创新链。济南市协助武隆区建设武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根肿病研究示范基地,引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抗根肿病白菜品种,建成大白菜示范基地和萝卜示范基地。淄博市和石柱县携手扶持天麻产业发展,聘请专家指导技术,成功掌握天麻蜜环菌、萌发菌制备技术和天麻育种及栽培技术,促进天麻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生产。巫溪县在泰安市帮扶下,引进山东农大肥业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腐植酸缓解肥料的制作方法”,有效提升了有机肥料生产工业化水平。
   (供稿: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
①济南市援建武隆区鲁渝协作茶产业园春茶采摘
②淄博市协作的农村产业项目——中益乡脆红李基地
③鲁渝协作秀山县兴隆坳农业产业示范园
④鲁渝协作聊城市帮扶彭水县普子镇肉兔养殖基地
⑤东营酉阳“桃花源”稻蟹综合种养基地大闸蟹长势喜人
⑥从济宁汶上引进的芦花鸡产业在万州发展壮大
⑦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东西部援助稻田宜机化改造项目
  从渤海之滨,到西南山城,跨越3000里山河。千山万水,隔不断鲁渝一家亲。两地人民携手并肩,开创出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新局面,生动演绎了协作攻坚的鲁渝版“山海情”。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全面提高鲁渝农业产业协作水平,强化资金保障,创新帮扶模式,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作多点开花,产业兴旺驶入“快车道”。一曲乡村振兴“大合唱”响彻山城重庆、海畔齐鲁,奋力打造鲁渝农业产业协作“升级版”,为山东“走在前 开新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共建平台、同引项目、精心培育
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飞地”园区遍地开花

  初秋时节,巫山县金坪乡秋月梨采摘仪式举行。金坪上下,庄稼丰收,果木成行,硕果累累,村民脸上乐开了花。
  丰收的秋月梨正是几年前烟台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引进的“致富芯片”。烟台市成功移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建成烟台(巫山)农业产业园,引进烟台大樱桃、莱阳秋月梨、海阳甜柿等36个优良果蔬品种,引进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等7项新技术,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000余亩,走出了一条东产西移、富民强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抓手,平台是载体。2021年以来,鲁渝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携手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线,突出科技引领、因地制宜,围绕技术、人才等要素,共同谋划设计了一系列农业产业重大项目,以项目合作为突破点,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扶持,不断推动山东现代化农业在重庆开出“智慧花”、结出“致富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鲁渝携手共建特色产业园,成为招商引资的强力“磁铁”,吸引了一批批山东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投身当地配套产业基地、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飞地”园区在巴渝大地遍地开花。2022年以来,共建烟台(巫山)产业园、开州鲁渝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黔江—日照飞地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园区69个,引导29家山东企业入驻,14个结对区县实际到位投资1.69亿元,建立了一大批“帮在产业根上,落在群众心口”的好项目,为重庆打好农业产业发展“第一硬仗”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山东创新干部人才交流方式,通过“挂过去”招商引资、“围着转”跟步学习、“定向育”帮助就业、“请进来”示范带动等方式,全方位探索人才交流新模式。
  科技支撑驱动,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山东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选派760余名优秀骨干人才,开展“组团式”农业协作,不断强化产业“扶智”,已成功向重庆14个协作区(县)输出农林畜禽水产种类24大类120多个品种。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当地特色农业空白,以燎原之势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威海市协助云阳县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指导服务组,引进试种威海脱毒甘薯苗,推广深翻低垄双行平栽技术,创造云阳县甘薯脱毒种苗历史,已建成2050亩核心示范区。淄博市、泰安市积极协助石柱县和巫溪县引进山楂和桃子新品种,带动脱贫户2500余人增收。日照、枣庄、滨州3市积极协调科研院所帮助引进高品质果蔬,帮助建设示范基地。其中,枣庄市协助丰都县引进62个果树品种和18个蔬菜新优品种,试种成功后将填补当地落叶果树种植品种的空白。临沂市助力城口县引入山东食用菌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羊肚菌等标准化生产大棚,带动当地脱贫户增收,提升产品价值链。潍坊市依托农技专家在开州区引进芦笋试种成功,每亩年收入可达3万元,未来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呼之欲出。
绿色优先、创新发展、因地制宜
守住绿水青山
筑起生态共济致富路

  在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海拔千余米的山林里,云雾缭绕、泉水潺潺,一座座独立的瓦棚鸡舍依山而建,一个惠及数千农户的生态养殖产业正加速崛起。得益于鲁渝协作,济宁市协助万州区引进汶上芦花鸡,使用山东援助资金2000余万元,建立了芦花鸡养殖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繁育、散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芦花鸡全产业链,生态散养规模达到120万只,年产值1.2亿元。
  芦花鸡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跑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更加坚定了鲁渝协同走绿色生态的产业协作之路。山东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坚持绿色优先、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将自然馈赠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铺就发展路,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如今,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在巴渝大地徐徐铺开——
  在酉阳县的稻田里,不仅有扑鼻的稻香,还有一只只鲜美的黄河口大闸蟹。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引入山间稻田,成功打造“稻田养蟹”产业园,实现“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高山生态大闸蟹”越叫越响亮,成为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在武隆的古村聚落,济南市创新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农旅融合型特色产业投入,成功打造沧沟乡大田村“荷花湿地”、白马镇板桥村“凉水古寨”等16处产业样板,将过去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人间仙境”,让近10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奔上了小康。
  在彭水县普子镇,聊城市协助企业建成肉兔种群繁殖基地,还建设肉兔屠宰冷藏和有机肥加工生产项目,年产值将达1.7亿元以上,逐步形成辐射范围广、联动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产业。同时,采取循环综合利用途径,将加工兔粪有机肥用于发展红柚、柑橘、中药材等种植业,着力打造东西部协作产业发展生态富民工程。
  在奉节县安坪镇,潍坊市寿光企业利用生态化肥改良土壤品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本地辣椒的亩产量由原先的3000斤增长到20000斤,实现现代农业质的飞跃。
  在秀山县,德州市将“希森6号”马铃薯这一新品种、新技术植入秀山,使秀山县一举实现“老产业、新技术、大效益”。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747亩,人均增收1960元,马铃薯成为秀山县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舞”好龙头、链上“联姻”、科技赋能
“四链”融合
画好产业协作“同心圆”

  产业振兴了,发展才有底气。围绕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拉长特色产业价值链,培育核心竞争力,山东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互补、互助、互赢”为基准,突出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引领产业生态,通过加强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四链”融合,助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在强化市场对接方面,重庆市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山东采购、销售重庆农畜牧产品达9.96亿元。
  从最早的捐钱捐物,到造血式帮扶,再到产业链协同发展,鲁渝两地农业产业协作正从单向帮扶走向协调发展,正在画出鲁渝产业协作的最大“同心圆”——
  聊城市通过引种、引资、引技术,帮产、帮销、帮推广,在彭水县保家镇建设茶产业基地,发展白茶5000余亩。近年来投入2825万元东西协作援助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完善茶叶产业基地的道路、灌溉、厂房等相关产业链配套设施,持续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白茶产业预计产值近亿元。日照市与黔江区引入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优质桑蚕茧、高品位生丝生产出口基地。淄博市和石柱县聚焦辣椒、莼菜、蜂蜜等特色康养产业,实施莼菜新产品研发、蜂蜜储藏、辣椒粉深加工、山楂和高山食用菌种植等5个项目,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链,持续扩大康养经济产业链和生产规模。
  优化协作机制,补全要素供应链。近年来,山东引进鑫达源钢板、鲁抗三叶、植本环保、明派生物等企业落地重庆,补齐了重庆新材料、中药材深加工、食品深加工等产业链要素。临沂市牵线搭桥,助推城口与鲁商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中药新药产品,拓展开发中药提取物、口服液等产品,发展大健康产业,不断延伸城口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效益。淄博市与石柱县合力引入企业建设莼菜精深加工厂,创建“莼小丝”品牌快消品甜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与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万州区中药材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提升协作效率,推动两地中药材“同质、同标、同用”,达成首批采购订单8.8万公斤协议。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培育技术创新链。济南市协助武隆区建设武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根肿病研究示范基地,引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抗根肿病白菜品种,建成大白菜示范基地和萝卜示范基地。淄博市和石柱县携手扶持天麻产业发展,聘请专家指导技术,成功掌握天麻蜜环菌、萌发菌制备技术和天麻育种及栽培技术,促进天麻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生产。巫溪县在泰安市帮扶下,引进山东农大肥业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腐植酸缓解肥料的制作方法”,有效提升了有机肥料生产工业化水平。
   (供稿: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
①济南市援建武隆区鲁渝协作茶产业园春茶采摘
②淄博市协作的农村产业项目——中益乡脆红李基地
③鲁渝协作秀山县兴隆坳农业产业示范园
④鲁渝协作聊城市帮扶彭水县普子镇肉兔养殖基地
⑤东营酉阳“桃花源”稻蟹综合种养基地大闸蟹长势喜人
⑥从济宁汶上引进的芦花鸡产业在万州发展壮大
⑦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东西部援助稻田宜机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