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亿元!青岛科技大学签约我省单笔金额最高的校企合作项目

“政产学研融合”实现特色发展

2022-07-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李鲲鹏 刘奕辰
   本报记者 王桂利

  7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暨高性能锂电用系列化学品项目签约,校企双方共签订7.7亿元合作项目,是目前为止山东省单笔金额最高的校企合作项目。这是青岛科技大学“政产学研融合”的又一成功写照。青岛科技大学探索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融合”特色发展之路,创造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的“青科大模式”。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科技大学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8家,校友担任董事长的上市企业34家,并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山东省创造了超过1100亿元的产值。
“放水养鱼”,
构建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鼓励校办企业改制、教师创办公司,让从事技术兼职的老师既能拿学校工资,又能享受公司待遇——‘放水养鱼’,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业热情,也为青岛科技大学日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该校校长陈克正说。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该校教师袁仲雪。2000年,在原校办企业基础上,袁仲雪和一帮老师自筹资金成立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核心项目是由青科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密炼机上辅机项目孵化而来。2006年,青岛软控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这是青岛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由省属高校校办企业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是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
  该校探索将科技成果“植入”企业,形成了“鼓励教师推出成果—带土移植—注册学科性公司—转化成果创造效益—教师股权激励—技术再创新再升级”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该校通过开放办学,联合政府、企业、行业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构建了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截至目前,该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蓝海股权上市6家企业。
做好顶层设计,
校长带着打市场

  “做好顶层设计是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陈克正说,“是否有利于团队建设、是否有利于行业进步、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青科大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准则。”
  在政策保障上,青岛科技大学先后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18项规章制度,为开展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给科研人员松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励教师聚焦社会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加大收益激励。学校规定,横向经费日常支配由牵头教授全权负责。另一方面,畅通晋升渠道。学校坚决破除“五唯”,在职称晋升方面设立成果转化型教授,实施单列评审。
  领导带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成果管理、技术转移等工作。校领导组团带队,每年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签订科技攻关合同。
  陈克正先后带队前往万华集团、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企业寻求合作,并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科创中心等协议。2020年,他带队去青科大校友企业新华制药考察,交流之余,还不忘推介青科大教授朱兆友的一个项目,促成双方签下千万级的科研成果转换大单,推动了布洛芬生产的变革性技术进步,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余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不找校长找市场”到“校长带着打市场”,陈克正告诉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领导有了新的角色定位:要组团带队,为老师们创新创业背书,为校企合作、协同攻关牵线搭桥。
形成科技成果转化
“青科大模式”

  青岛科技大学通过孵化高质量转化成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学校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进入了国家队水平。
  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青科大模式”。成果转化运行模式一: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上市公司。学校逐步形成了“推出成果-注册学科性公司-公司上市-股权激励-技术升级”的成果转化路径。模式二: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1998年,依托学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与万华集团联合攻克“MDI制造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与万华集团签署7000万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为万华集团提供持续技术服务。模式三: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学校通过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学校先后建立了12个校企研发中心。模式四: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模式。学校获批2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此外,学校还设立东营、日照等6个驻外研究院。模式五:校地共建产业聚集区。学校与青岛市科技局、工信局等5家单位共建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为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赋能。仿照硅谷模式,青岛科技大学与青岛市北区在学校周边共建以青岛科技大学为核心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推动产教融合。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首家“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2020年,该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获批的3所非部属高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入选高校。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青岛科技大学分别以244件和366件专利转让数蝉联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该校先后与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了包括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等,打造了“政、产、学、研、资”高度融合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
  □ 本报通讯员 李鲲鹏 刘奕辰
   本报记者 王桂利

  7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暨高性能锂电用系列化学品项目签约,校企双方共签订7.7亿元合作项目,是目前为止山东省单笔金额最高的校企合作项目。这是青岛科技大学“政产学研融合”的又一成功写照。青岛科技大学探索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融合”特色发展之路,创造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的“青科大模式”。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科技大学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8家,校友担任董事长的上市企业34家,并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山东省创造了超过1100亿元的产值。
“放水养鱼”,
构建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鼓励校办企业改制、教师创办公司,让从事技术兼职的老师既能拿学校工资,又能享受公司待遇——‘放水养鱼’,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业热情,也为青岛科技大学日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该校校长陈克正说。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该校教师袁仲雪。2000年,在原校办企业基础上,袁仲雪和一帮老师自筹资金成立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核心项目是由青科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密炼机上辅机项目孵化而来。2006年,青岛软控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这是青岛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由省属高校校办企业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是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
  该校探索将科技成果“植入”企业,形成了“鼓励教师推出成果—带土移植—注册学科性公司—转化成果创造效益—教师股权激励—技术再创新再升级”的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该校通过开放办学,联合政府、企业、行业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构建了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截至目前,该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蓝海股权上市6家企业。
做好顶层设计,
校长带着打市场

  “做好顶层设计是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陈克正说,“是否有利于团队建设、是否有利于行业进步、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青科大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准则。”
  在政策保障上,青岛科技大学先后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18项规章制度,为开展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给科研人员松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励教师聚焦社会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加大收益激励。学校规定,横向经费日常支配由牵头教授全权负责。另一方面,畅通晋升渠道。学校坚决破除“五唯”,在职称晋升方面设立成果转化型教授,实施单列评审。
  领导带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成果管理、技术转移等工作。校领导组团带队,每年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签订科技攻关合同。
  陈克正先后带队前往万华集团、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企业寻求合作,并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科创中心等协议。2020年,他带队去青科大校友企业新华制药考察,交流之余,还不忘推介青科大教授朱兆友的一个项目,促成双方签下千万级的科研成果转换大单,推动了布洛芬生产的变革性技术进步,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余亿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从“不找校长找市场”到“校长带着打市场”,陈克正告诉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领导有了新的角色定位:要组团带队,为老师们创新创业背书,为校企合作、协同攻关牵线搭桥。
形成科技成果转化
“青科大模式”

  青岛科技大学通过孵化高质量转化成果,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学校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进入了国家队水平。
  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青科大模式”。成果转化运行模式一: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上市公司。学校逐步形成了“推出成果-注册学科性公司-公司上市-股权激励-技术升级”的成果转化路径。模式二: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1998年,依托学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与万华集团联合攻克“MDI制造核心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与万华集团签署7000万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为万华集团提供持续技术服务。模式三: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学校通过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学校先后建立了12个校企研发中心。模式四: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模式。学校获批2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此外,学校还设立东营、日照等6个驻外研究院。模式五:校地共建产业聚集区。学校与青岛市科技局、工信局等5家单位共建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为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赋能。仿照硅谷模式,青岛科技大学与青岛市北区在学校周边共建以青岛科技大学为核心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推动产教融合。
  青岛科技大学是山东省首家“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2020年,该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获批的3所非部属高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入选高校。在2020年和2021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青岛科技大学分别以244件和366件专利转让数蝉联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该校先后与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了包括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等,打造了“政、产、学、研、资”高度融合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