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善于“问玉”

2022-02-15 作者: 于国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了“玉润生香——馆藏玉器精品展”,希望把“最雅的玉”展现给大家。展览自1月30日开幕以来,观者踊跃。人们喜欢玉和玉器,不仅仅是爱其美,重其雅,更敬其精神。
  与玉有关的字很多,古人创造出琼、瑶、环、翠、琮、珏、珩、玫、玮、玢、珑、珲、琬等字,用来标识各种各样的美玉。无论古今,很多人取名时,也都喜欢选这些字,用以寄寓美好愿望和情感。
  按照著名科普作家于元的说法,“玉来自地下几十千米深处的高温岩浆,这些高温岩浆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石头。”是不是这些石头都是玉呢?显然不是。于元介绍,“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才能形成坚硬的玉或者宝石。”而玉和宝石也并非相同的概念,一粒宝石通常取自一个单独晶体,玉则是由多晶体组成。
  人类对玉的认识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李栋、高震编著的《走进山东博物馆:齐风鲁韵》一书中介绍,早期人类并未大规模加工和使用玉器。迄今所知我国玉器的最初萌芽,是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制作的工具。不过,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玉石的加工和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新石器时代,只有氏族公社内部的上层重要人物、氏族首领或宗教领袖才能拥有玉器这种高级的玉制品。“随着史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层的日趋明显,玉器逐渐成为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了礼器的功能。”
  到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思想逐渐兴起,玉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内涵。《孔子家语》中,专门有《问玉》一章,其中第一部分,记载了子贡问玉一事。子贡对“君子贵玉而贱珉”不解,于是请教孔子,这是否因为玉少而珉多导致的呢?珉,是一种似玉的石头。对于子贡的疑问,孔子给予了详细解释:“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对于孔子的这段话,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中这样解释,“不是因为玉少的缘故而把玉看得尊贵,珉多的缘故而把珉看得轻贱。以前,君子将美德比作玉:玉温和柔润而有光泽,像仁;细致精密而坚实,像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像义;悬垂下坠,像礼;敲打它,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结束时戛然而止,像乐;玉的斑点不掩盖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不掩盖玉的斑点,像忠;玉的颜色晶莹剔透,通达于四方,像信;光气如同白色长虹,像天;精气呈现于山川之间,像地;玉做的珪璋不需凭借他物而单独送达主君,像德;玉是天下所尊贵的,像道。《诗》说:‘想念我那夫君,他温和柔润,如玉一般。’所以君子以玉为贵。”
  两位学者进一步解读,在这段回答中,孔子认为,之所以“君子贵玉而贱珉”,是由于玉可象征美德,“在这里,孔子向我们展现了时人对于美德的理解。按照孔子的解释,美德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范畴,对这十一个范畴,孔子的理解可谓层层深入,由仁、智、礼、乐、忠、信推及天、地,进而归结为德、道。孔子将形象比喻与抽象思辨完美地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思想作为精神内核,支撑起中国人的爱玉之风。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或者品鉴人物,人们也常借“玉”来表达。比如描写男子帅气,常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的一则趣事,谢安向众子侄发问:后辈们又不参与政事之类,为什么还要拼命把他们培养得非常优秀?正当大家不知道怎么应对时,谢玄回答了一句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意思是说,就像那些芝兰玉树一样,大家都希望生长在自家庭院里啊。在这里,“玉树”显然就是优秀的代名词。“竹林七贤”中的两位也有个小故事,山涛形容嵇康醉态时,称其“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醉态一定不美,但用上“玉山”一词,则不仅让人没有了不美的联想,反而瞬间觉得有了风神潇洒之感。描写女子呢?则常以“亭亭玉立”来描述,一看到这个词,不由自主就会想象出那种“出挑”之美。此外,喻人品行清白,常说“冰清玉洁”“守身如玉”。赞人义气刚烈,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惜乎好的坏的一起毁掉,则用“玉石俱焚”。感叹化敌为友,常概括为“化干戈为玉帛”。看看这些,无不与玉有关,而又无不与美善有关,无怪乎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玉了。
  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我们的祖先早早注意到玉的保健医疗功能,或琢磨成精美的玉饰佩戴在身上,或制作成玉枕等日常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很重视“食玉”的疗法,也就是通过吃玉来治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服食玉屑可以“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处方及服用方法。不过,这些食玉的方子,今天似乎已经很少听说有人使用了。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鲜明的标识之一。至今,玉不仅是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而且依然是一个重要文化载体,不断传承和丰富着中华玉文化。在对待玉的态度和观点上,其实也非常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色彩。显然,正是人们把每一块玉、每一件玉器都看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才能在与玉的深度对话与交流中,在与玉的生命节律的高度契合中,使玉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以玉为友,与之切磋,为之琢磨,体会“以玉比德”的文化精神,感悟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处世之道。善于“问玉”,不断追求“缀玉联珠”的文章之美,勤于“比德”,终能实现“白玉无瑕”的品质之美。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今年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了“玉润生香——馆藏玉器精品展”,希望把“最雅的玉”展现给大家。展览自1月30日开幕以来,观者踊跃。人们喜欢玉和玉器,不仅仅是爱其美,重其雅,更敬其精神。
  与玉有关的字很多,古人创造出琼、瑶、环、翠、琮、珏、珩、玫、玮、玢、珑、珲、琬等字,用来标识各种各样的美玉。无论古今,很多人取名时,也都喜欢选这些字,用以寄寓美好愿望和情感。
  按照著名科普作家于元的说法,“玉来自地下几十千米深处的高温岩浆,这些高温岩浆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石头。”是不是这些石头都是玉呢?显然不是。于元介绍,“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才能形成坚硬的玉或者宝石。”而玉和宝石也并非相同的概念,一粒宝石通常取自一个单独晶体,玉则是由多晶体组成。
  人类对玉的认识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李栋、高震编著的《走进山东博物馆:齐风鲁韵》一书中介绍,早期人类并未大规模加工和使用玉器。迄今所知我国玉器的最初萌芽,是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制作的工具。不过,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玉石的加工和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新石器时代,只有氏族公社内部的上层重要人物、氏族首领或宗教领袖才能拥有玉器这种高级的玉制品。“随着史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层的日趋明显,玉器逐渐成为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了礼器的功能。”
  到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思想逐渐兴起,玉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内涵。《孔子家语》中,专门有《问玉》一章,其中第一部分,记载了子贡问玉一事。子贡对“君子贵玉而贱珉”不解,于是请教孔子,这是否因为玉少而珉多导致的呢?珉,是一种似玉的石头。对于子贡的疑问,孔子给予了详细解释:“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对于孔子的这段话,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中这样解释,“不是因为玉少的缘故而把玉看得尊贵,珉多的缘故而把珉看得轻贱。以前,君子将美德比作玉:玉温和柔润而有光泽,像仁;细致精密而坚实,像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像义;悬垂下坠,像礼;敲打它,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结束时戛然而止,像乐;玉的斑点不掩盖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不掩盖玉的斑点,像忠;玉的颜色晶莹剔透,通达于四方,像信;光气如同白色长虹,像天;精气呈现于山川之间,像地;玉做的珪璋不需凭借他物而单独送达主君,像德;玉是天下所尊贵的,像道。《诗》说:‘想念我那夫君,他温和柔润,如玉一般。’所以君子以玉为贵。”
  两位学者进一步解读,在这段回答中,孔子认为,之所以“君子贵玉而贱珉”,是由于玉可象征美德,“在这里,孔子向我们展现了时人对于美德的理解。按照孔子的解释,美德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范畴,对这十一个范畴,孔子的理解可谓层层深入,由仁、智、礼、乐、忠、信推及天、地,进而归结为德、道。孔子将形象比喻与抽象思辨完美地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思想作为精神内核,支撑起中国人的爱玉之风。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或者品鉴人物,人们也常借“玉”来表达。比如描写男子帅气,常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的一则趣事,谢安向众子侄发问:后辈们又不参与政事之类,为什么还要拼命把他们培养得非常优秀?正当大家不知道怎么应对时,谢玄回答了一句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意思是说,就像那些芝兰玉树一样,大家都希望生长在自家庭院里啊。在这里,“玉树”显然就是优秀的代名词。“竹林七贤”中的两位也有个小故事,山涛形容嵇康醉态时,称其“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醉态一定不美,但用上“玉山”一词,则不仅让人没有了不美的联想,反而瞬间觉得有了风神潇洒之感。描写女子呢?则常以“亭亭玉立”来描述,一看到这个词,不由自主就会想象出那种“出挑”之美。此外,喻人品行清白,常说“冰清玉洁”“守身如玉”。赞人义气刚烈,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惜乎好的坏的一起毁掉,则用“玉石俱焚”。感叹化敌为友,常概括为“化干戈为玉帛”。看看这些,无不与玉有关,而又无不与美善有关,无怪乎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玉了。
  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我们的祖先早早注意到玉的保健医疗功能,或琢磨成精美的玉饰佩戴在身上,或制作成玉枕等日常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很重视“食玉”的疗法,也就是通过吃玉来治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服食玉屑可以“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处方及服用方法。不过,这些食玉的方子,今天似乎已经很少听说有人使用了。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鲜明的标识之一。至今,玉不仅是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而且依然是一个重要文化载体,不断传承和丰富着中华玉文化。在对待玉的态度和观点上,其实也非常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色彩。显然,正是人们把每一块玉、每一件玉器都看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才能在与玉的深度对话与交流中,在与玉的生命节律的高度契合中,使玉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以玉为友,与之切磋,为之琢磨,体会“以玉比德”的文化精神,感悟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处世之道。善于“问玉”,不断追求“缀玉联珠”的文章之美,勤于“比德”,终能实现“白玉无瑕”的品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