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高更生:一笔一画写就方正人生

2022-02-15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高更生先生在练习书法
  □ 本报记者 卢昱

  一生在语言、文字间深耕,他的人生历程也走得方方正正。2月8日,我国语言学泰斗、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高更生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
  “高更生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当天,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发布消息,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高更生先生。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些守望中华文字、文明的学者,便会被深深铭记。
八字箴言中的方正人生
  “高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着方方正正的人生。他教我们写毛笔字,笔顺、笔画、横竖撇点,给我们树立起了一种规范观。他的人生态度也是这样,认认真真,言传身教,对我们这些学生影响巨大。”学生沈基松说。
  人生起笔时,似素纸一张。1929年3月17日,高更生出生于莱阳冯格庄乡马岚村,原名高鸿义。他自幼学习古文,《论语》《孟子》能背诵如流,并用文言写了多年的日记。这为他日后从事语言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础。
  1946年2月,高更生初中未毕业即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原名“鸿义”,后改名为“更生”,意在“更政治生命以新生”。1947年,他弃笔从戎,参加了武工队,投身于枪与火的斗争。胶东解放后,高先生到莱西县教书。在以后相对稳定的八年小学教员生涯中,他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到孩子们身上。
  高更生由基础教学走向学术研究之路,始于1956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我有上大学的理想,终于在工作10年半之后考上了大学;留校后有当一个好教师的理想,但是没有当著名语言学家的理想,因而基本上算是一个好老师,但是距离著名语言学家的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这里并不是说,把理想确定得越高越好,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否则就变成了空想。”高更生曾撰文道,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和教研究生的体会总结出了影响人生的四大要点:理想、勤奋、豁达、理智。在他晚年时,常用毛笔书写这八字箴言,送给来访的晚辈,以激励后学。
  大学期间,高更生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他拜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为师,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1959年在《文字改革》上发表了第一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对于拼写紧缩词的意见》;1966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谈异体词整理》,在汉语学界首次提出“异体词”整理的主张。
  在后来的动荡中,高更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学术研究,1975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精简字数的一条途径——试谈包孕字整理》,踏入汉字学研究的行列。从此,高更生逐渐成长为国内少有的语法、文字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专家。尤其是改革春风扑面而来之后,他教学、研究热情更高,成绩非常突出,1978年评为讲师,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评为硕士生导师。
  谈起高更生的治学态度,殷焕先先生有过精辟而中肯的评论:“焕先与更生教授相处多年,时相切磋,深服其朴实严谨,博览中外而有断制,不苟于从同,不苟于立新,其所创获,皆基于实证,允当于理,不为浮泛,实为可贵。”
搜集材料、酝酿成形、
写成文章的过程如同“腌鸡蛋”

  多年来,高更生在现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字的园地里,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多少个严冬酷暑,多少个长灯继白昼的夜,一个勤奋的青年慢慢变成一个博学的长者。“我从小看到最多的是父亲伏案工作的背影。”高更生的儿子高松回忆道。
  在高更生的人生档案里,记录着他为我国语言事业所作的贡献,前后出版了《汉语语法问题试说》《长句分析》《句组分析》《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复杂单句》《汉字研究》《汉语语法研究》《现行汉字规范问题》等8部专著,合著20部,主编丛书一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高更生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到的学术思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比如在语法研究领域,提出了汉语语法单位采用两个大类、四个层次、八级单位的观点,并对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语法规范化问题,解决了汉语语法学史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文字研究领域,他提出了异体词的术语,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汉字规范化的原则、方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现行汉字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重语言事实的搜集和探讨,重视理论建设而又不尚空谈,是高先生治学的重要特色。”学生卞文强介绍,高先生常说,要掌握语言理论,用语言理论去指导语言研究,但又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要让语言事实本身说话,理论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他把自己搜集材料、酝酿成形、写成文章的过程,比作腌鸡蛋:把鸡蛋放到坛子里腌制,到了一定时候,坛中的鸡蛋就腌得差不多了,然后将腌好的鸡蛋拿出来吃。这个比喻恰切而生动地道出了高先生科学研究崇尚事实、不轻易作文的朴实风格。”
  “生活里,有些人是先搭架子、再唱戏,高老师是先把戏排好了,再去搭架子。”学生贾娇燕介绍,高先生搜寻材料主要采用两个办法:一是随时记录。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与人交谈,发现有用材料,随即记录下来;再就是有计划地带着问题去搜集。他的多部著作,便是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广泛搜集材料,加以研讨而成。
  高更生非常重视基本功的培养,对他的研究生要求非常严格,他的每届研究生都要过“三字一话”关,即练好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说好普通话。而他更是严于律己,为了研究文字,他阅读了能搜罗到的所有有关文字的资料,做了大量卡片,并每天坚持用毛笔抄写一页《说文解字》,以掌握9353个小篆字的偏旁结构。他还临摹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历代碑帖。“父亲生活规律,烟酒不沾,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爬千佛山,这样坚持了四五十年。除了练习书法,他还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日记。”高松说。
  “高老师会把他的书法作品送给我们,有百福、百寿等,他还详细考证、标明了每个字的出处。他向来非常讲究效率。他个子高、步伐大、走得快,走路目不斜视。我们读书时,他正常步速,我们还得一溜小跑儿才能跟上。”学生李海英说。
  在高更生心里,教研互促,方能相得益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一切结合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这是高老师科研的最重要特色。他曾跟我们说,自己研究课题都是从教学中提出来的。”学生云兴华介绍道,比如,对词法、句法的有关问题的研究,是在给本科生上课时发现问题的;关于语法的定义、语法单位、语素和词类等问题,是在给研究生上课时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探索的;有关中学语法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是在组织编写教材及培训中学语文教师的过程中发现的。
  高更生坚持学以致用,把汉语研究与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多年来,他与山东省内、省外的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保持着通信,大家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高先生都能一一及时解答。“每一封来信,我父亲都仔细看,然后认真回信。我和姐姐们经常帮他去邮局寄信,有的给学者,还有的给中小学老师,也有一些热心读者。”高松说。
总会问三个看似简单
实则蕴含玄机的问题

  高更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学家,还是一位教育战线的“老兵”。如同对待科研一样,他的教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虽然他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但对待每一堂课他都一丝不苟,仔细备课。凡讲到某个内容,有关这个内容的材料,他都是反复揣摩,细心研究,把有用的内容吸收到教学中。
  “高老师不仅注意教什么,而且注意怎么教。他十分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环节,直到板书设计,他都精心安排,甚至连书写的笔画、笔顺都严肃对待,毫不马虎。”卞文强回忆道,高老师一直提倡言传和身教是同等重要的。
  “高老师独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受益终身。每次专题课,他总会问我们三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玄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上次布置的论著、论文读了没有?’这里蕴含着意志的锤炼。每个周,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读书中,努力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读书任务。勤读书,多读书,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尽快走到学术前沿。”云兴华介绍道。
  “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了没有?这里蕴含着学品的培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求我们边读书、边思考,决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思考,让我们不囿于前人的成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用智慧走出迷宫。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解决发现的这些问题?这里蕴含着动手能力的养成。每次在一种近乎自问自答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让我们动脑筋、想办法,一点一滴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在我们苦思冥想、山穷水尽之时,老师就用出神入化的讲解,点石成金的点拨,让我们一次次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获得了智慧的启迪。”云兴华说。
  高更生为人治学的风骨,通过这样一堂堂设问、追问、解问的课程绵延相传。“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不严厉。他会含蓄地指出我们的缺点。比如他说我很聪明,其实琢磨下来,可能是提醒我不够勤奋。”贾娇燕说。
  高更生曾撰文解释自己心目中的“豁达”:那是一种心态,是人们对于自己、别人和客观事物的坦荡、善良、宽容、乐观的心理状态。“我们都听说过老师借钱给同事的故事:在大家都不富裕的时候,高老师有个同事家里周转不开,快到过年时,找到高老师家里,闷声抽完几支烟后,张口想借5块钱。其实,高老师家里也不宽裕,他也刚从别处借来5块钱,钱还热乎着就转借给来的同事了,然后他再出去借。”
  今年年初,省政府公布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十人名单,高更生为年龄最长者。“给高老师申报这个奖,我们学院找他商量过几次,但他坚决不报。高老师说:‘我也没多少成果。’他有着老一辈学人的想法和态度。后来,学院反复做先生工作,由我来牵头试着报了上去。”云兴华说。
  “我保送研究生后,想联系高老师跟他读研究生,买了8个苹果去他家里坐坐。他执意让我把苹果拿回去,我们宿舍8个人正好分了。”学生刘红梅回忆道。
  “有一年到了三月份,我们正上着课,外面下雪了。下课后,高老师跑回家拿了相机,带我们几位同学去学校里面拍照。他一直认为,人生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他退休后,就逐渐封笔了,把学术舞台让给年轻人来展现,他在背后无私支持。”贾娇燕说。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创新、进步,才能对得起老先生对我们的期待和培养。我们会组织对高先生的追思活动,把老先生的精气神传承下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说。
  □ 本报记者 卢昱

  一生在语言、文字间深耕,他的人生历程也走得方方正正。2月8日,我国语言学泰斗、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高更生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
  “高更生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当天,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发布消息,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高更生先生。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些守望中华文字、文明的学者,便会被深深铭记。
八字箴言中的方正人生
  “高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着方方正正的人生。他教我们写毛笔字,笔顺、笔画、横竖撇点,给我们树立起了一种规范观。他的人生态度也是这样,认认真真,言传身教,对我们这些学生影响巨大。”学生沈基松说。
  人生起笔时,似素纸一张。1929年3月17日,高更生出生于莱阳冯格庄乡马岚村,原名高鸿义。他自幼学习古文,《论语》《孟子》能背诵如流,并用文言写了多年的日记。这为他日后从事语言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础。
  1946年2月,高更生初中未毕业即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原名“鸿义”,后改名为“更生”,意在“更政治生命以新生”。1947年,他弃笔从戎,参加了武工队,投身于枪与火的斗争。胶东解放后,高先生到莱西县教书。在以后相对稳定的八年小学教员生涯中,他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把全部的爱心倾注到孩子们身上。
  高更生由基础教学走向学术研究之路,始于1956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我有上大学的理想,终于在工作10年半之后考上了大学;留校后有当一个好教师的理想,但是没有当著名语言学家的理想,因而基本上算是一个好老师,但是距离著名语言学家的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这里并不是说,把理想确定得越高越好,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否则就变成了空想。”高更生曾撰文道,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和教研究生的体会总结出了影响人生的四大要点:理想、勤奋、豁达、理智。在他晚年时,常用毛笔书写这八字箴言,送给来访的晚辈,以激励后学。
  大学期间,高更生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他拜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为师,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1959年在《文字改革》上发表了第一篇高水平专业论文《对于拼写紧缩词的意见》;1966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谈异体词整理》,在汉语学界首次提出“异体词”整理的主张。
  在后来的动荡中,高更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学术研究,1975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精简字数的一条途径——试谈包孕字整理》,踏入汉字学研究的行列。从此,高更生逐渐成长为国内少有的语法、文字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专家。尤其是改革春风扑面而来之后,他教学、研究热情更高,成绩非常突出,1978年评为讲师,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评为硕士生导师。
  谈起高更生的治学态度,殷焕先先生有过精辟而中肯的评论:“焕先与更生教授相处多年,时相切磋,深服其朴实严谨,博览中外而有断制,不苟于从同,不苟于立新,其所创获,皆基于实证,允当于理,不为浮泛,实为可贵。”
搜集材料、酝酿成形、
写成文章的过程如同“腌鸡蛋”

  多年来,高更生在现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字的园地里,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多少个严冬酷暑,多少个长灯继白昼的夜,一个勤奋的青年慢慢变成一个博学的长者。“我从小看到最多的是父亲伏案工作的背影。”高更生的儿子高松回忆道。
  在高更生的人生档案里,记录着他为我国语言事业所作的贡献,前后出版了《汉语语法问题试说》《长句分析》《句组分析》《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复杂单句》《汉字研究》《汉语语法研究》《现行汉字规范问题》等8部专著,合著20部,主编丛书一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高更生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到的学术思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比如在语法研究领域,提出了汉语语法单位采用两个大类、四个层次、八级单位的观点,并对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语法规范化问题,解决了汉语语法学史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文字研究领域,他提出了异体词的术语,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汉字规范化的原则、方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现行汉字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重语言事实的搜集和探讨,重视理论建设而又不尚空谈,是高先生治学的重要特色。”学生卞文强介绍,高先生常说,要掌握语言理论,用语言理论去指导语言研究,但又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要让语言事实本身说话,理论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他把自己搜集材料、酝酿成形、写成文章的过程,比作腌鸡蛋:把鸡蛋放到坛子里腌制,到了一定时候,坛中的鸡蛋就腌得差不多了,然后将腌好的鸡蛋拿出来吃。这个比喻恰切而生动地道出了高先生科学研究崇尚事实、不轻易作文的朴实风格。”
  “生活里,有些人是先搭架子、再唱戏,高老师是先把戏排好了,再去搭架子。”学生贾娇燕介绍,高先生搜寻材料主要采用两个办法:一是随时记录。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与人交谈,发现有用材料,随即记录下来;再就是有计划地带着问题去搜集。他的多部著作,便是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广泛搜集材料,加以研讨而成。
  高更生非常重视基本功的培养,对他的研究生要求非常严格,他的每届研究生都要过“三字一话”关,即练好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说好普通话。而他更是严于律己,为了研究文字,他阅读了能搜罗到的所有有关文字的资料,做了大量卡片,并每天坚持用毛笔抄写一页《说文解字》,以掌握9353个小篆字的偏旁结构。他还临摹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历代碑帖。“父亲生活规律,烟酒不沾,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爬千佛山,这样坚持了四五十年。除了练习书法,他还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日记。”高松说。
  “高老师会把他的书法作品送给我们,有百福、百寿等,他还详细考证、标明了每个字的出处。他向来非常讲究效率。他个子高、步伐大、走得快,走路目不斜视。我们读书时,他正常步速,我们还得一溜小跑儿才能跟上。”学生李海英说。
  在高更生心里,教研互促,方能相得益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一切结合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这是高老师科研的最重要特色。他曾跟我们说,自己研究课题都是从教学中提出来的。”学生云兴华介绍道,比如,对词法、句法的有关问题的研究,是在给本科生上课时发现问题的;关于语法的定义、语法单位、语素和词类等问题,是在给研究生上课时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探索的;有关中学语法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是在组织编写教材及培训中学语文教师的过程中发现的。
  高更生坚持学以致用,把汉语研究与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多年来,他与山东省内、省外的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保持着通信,大家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高先生都能一一及时解答。“每一封来信,我父亲都仔细看,然后认真回信。我和姐姐们经常帮他去邮局寄信,有的给学者,还有的给中小学老师,也有一些热心读者。”高松说。
总会问三个看似简单
实则蕴含玄机的问题

  高更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学家,还是一位教育战线的“老兵”。如同对待科研一样,他的教学态度是极其认真的。虽然他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但对待每一堂课他都一丝不苟,仔细备课。凡讲到某个内容,有关这个内容的材料,他都是反复揣摩,细心研究,把有用的内容吸收到教学中。
  “高老师不仅注意教什么,而且注意怎么教。他十分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艺术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环节,直到板书设计,他都精心安排,甚至连书写的笔画、笔顺都严肃对待,毫不马虎。”卞文强回忆道,高老师一直提倡言传和身教是同等重要的。
  “高老师独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受益终身。每次专题课,他总会问我们三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玄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上次布置的论著、论文读了没有?’这里蕴含着意志的锤炼。每个周,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读书中,努力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读书任务。勤读书,多读书,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尽快走到学术前沿。”云兴华介绍道。
  “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了没有?这里蕴含着学品的培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求我们边读书、边思考,决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思考,让我们不囿于前人的成说,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用智慧走出迷宫。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解决发现的这些问题?这里蕴含着动手能力的养成。每次在一种近乎自问自答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让我们动脑筋、想办法,一点一滴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在我们苦思冥想、山穷水尽之时,老师就用出神入化的讲解,点石成金的点拨,让我们一次次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获得了智慧的启迪。”云兴华说。
  高更生为人治学的风骨,通过这样一堂堂设问、追问、解问的课程绵延相传。“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不严厉。他会含蓄地指出我们的缺点。比如他说我很聪明,其实琢磨下来,可能是提醒我不够勤奋。”贾娇燕说。
  高更生曾撰文解释自己心目中的“豁达”:那是一种心态,是人们对于自己、别人和客观事物的坦荡、善良、宽容、乐观的心理状态。“我们都听说过老师借钱给同事的故事:在大家都不富裕的时候,高老师有个同事家里周转不开,快到过年时,找到高老师家里,闷声抽完几支烟后,张口想借5块钱。其实,高老师家里也不宽裕,他也刚从别处借来5块钱,钱还热乎着就转借给来的同事了,然后他再出去借。”
  今年年初,省政府公布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十人名单,高更生为年龄最长者。“给高老师申报这个奖,我们学院找他商量过几次,但他坚决不报。高老师说:‘我也没多少成果。’他有着老一辈学人的想法和态度。后来,学院反复做先生工作,由我来牵头试着报了上去。”云兴华说。
  “我保送研究生后,想联系高老师跟他读研究生,买了8个苹果去他家里坐坐。他执意让我把苹果拿回去,我们宿舍8个人正好分了。”学生刘红梅回忆道。
  “有一年到了三月份,我们正上着课,外面下雪了。下课后,高老师跑回家拿了相机,带我们几位同学去学校里面拍照。他一直认为,人生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他退休后,就逐渐封笔了,把学术舞台让给年轻人来展现,他在背后无私支持。”贾娇燕说。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创新、进步,才能对得起老先生对我们的期待和培养。我们会组织对高先生的追思活动,把老先生的精气神传承下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