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郭澄清先生把生活的内容写成了文字,我又把这些文字变成生活内容还给了郭澄清先生”

与另一个生命对话

2022-02-09 作者: 李梦馨 来源: 大众日报
  郭澄清和《大刀记》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了解一位作家,可以读他的作品;了解他一生的选择与追求,传记则是一个可以接近其生命的方式。日前,以郭澄清为传主的人物传记出版发行,青年作家尚启元取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之名,作《郭大刀》,用深入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郭澄清先生的不凡一生和卓越成就。近日,记者采访尚启元,听他讲述关于《郭大刀》的创作故事。
辨真伪 作取舍
  为作家立传,首要的是真实地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传主的思想和精神意蕴,也总是深藏在生命历程之中。
  钱理群写《周作人传》,用十年时间搜寻、发掘历史资料,还原其人生历程;吴福辉写《沙汀传》,“尽量地运用当时、当地人们耳闻目睹的材料,包括他自己的口述、手写、身感的各种回忆”;田本相写《曹禺传》,“力求写得真实……把采访搜寻来的史料,如曹禺同志同我的谈话,以及他的亲朋、同学的谈话,征引到传记中来,不敢妄加增删,除个别的文字上的加工,均照原始记录加以记叙”。
  为了真实地再现郭澄清的一生,由郭澄清之子郭洪志提供的一手资料成为传记的重要依据,尚启元去郭澄清的家乡郭皋村专访那里的老人。此外,黄书恺、高艳国合著过一本《风雨大刀魂》也为传记书写提供了参照。
  在庞杂的材料面前,关键要有考证家的眼光,辨析材料的真伪,做好材料的取舍。1946年,郭澄清参军,被分配到渤海军区青年干部学校学习,成为一名文艺兵。从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济南战役打响。郭澄清虽为文艺兵,也踏上了战场。据资料记载,郭澄清随部队奔赴济南,但未到济南时,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然而,尚启元从亲友那里核实后发现,这一记载与事实有所出入。“真实的情况是,郭澄清进入济南城时,其实还在打仗,他处于待命状态。”尚启元说。
  《郭大刀》中详细地描写了这段经历,“郭澄清跟着部队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夜进入济南城……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跑,想当第一个占领敌人阵地的人。他们向城里跑时,脚下总磕磕绊绊的,但谁也顾不上看脚底下是什么东西在绊他们的脚……待到集合的号声响起来,已是黎明了。这时,郭澄清才看清楚,那些绊他们脚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而让他们更明白的是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济南解放了。”
由经历而小说,由小说而传记
  郭澄清的一生颇具传奇性,他出生在宁津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幼时家庭贫穷困苦,跟父亲学会了识字,《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幼学琼林》是他的启蒙读物。后来参军,进入了青年干部学校,1946年,他的一组诗歌《黎明》发表于《渤海日报》,创作之路由此开启。
  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郭澄清笔耕不辍,即便病魔让他左手和左腿的下半肢失去知觉,不能活动,还是以嘴代手拔下笔帽,以被子、枕头当靠椅,以窗台当书桌通宵达旦地创作,病重时也没放下笔杆子。可以说,创作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整理郭澄清的创作生平表、研究其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尚启元发现,郭澄清的短篇小说有不少与其本人的经历相重叠。短篇小说《黑掌柜》就是取材自郭澄清的亲身经历。
  起因是一次在河北保定举行的短篇小说创作会议。河北省文联请来艾芜、魏巍、侯金镜、康濯、李满天等到会讲课。研讨会上,围绕如何提高短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参会作家展开讨论。几方的观点争锋下,郭澄清明确自己的创作理念,“我是歌德派!我要永远歌颂!……我心里的人物多是好干部,揭露、抨击生活中的问题,也要靠好干部,立足点还是歌颂,这有啥矛盾呢?关键是立足点!”
  在创作理念的指引下,该写一部怎样的小说?郭澄清苦恼了好一阵儿。一天,县供销社接到一封群众来信,称某店缺斤短两,郭澄清机缘巧合下接到了这个调查任务。结果发现,这位黑脸盘的黑掌柜,眼是尺、手是秤,量布称盐速度飞快,所谓的缺斤短两也是一出闹剧。回去之后,郭澄清立马写了短篇小说《黑掌柜》,发在《大公报》上。与之类似的还有《社迷》和《社迷传》,主人公的原型是郭澄清在生产大队里认识的一位饲养员。
  将诸如此类的创作情景置于郭澄清人生的彼时彼刻,是尚启元在传记中所进行的尝试。“郭澄清先生把生活的内容写成了文字,我又把这些文字变成生活内容还给了郭澄清先生。”尚启元说。
鲁北平原的拾穗者
  传记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虽然从时间上看,尚启元与郭澄清所生活的时代没有一丝交集,但隔空共有的生命体验,开辟了他进入另一位作家生命历程的通道。
  “上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大刀记》的连环画,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后来上初中,读了郭澄清先生的《大刀记》,很长一段时间对里面的情节如数家珍。工作后,才比较仔细系统地阅读了郭澄清先生其他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尚启元说。
  自小在农村生活的尚启元,从郭澄清的作品中读出了他在鲁北平原这片土地上寄托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他想起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画中,农妇在收割过后的田间拾起散落的麦穗,没有庞杂的场面,也没有过多细节,一目了然。三个农妇神态疲惫,头顶着烈日,在似火骄阳炙烤的大地上寻找失落的麦穗,辛劳的汗水已浸透了粗布衣衫。
  “我总感觉郭澄清就像画中的拾穗者,守望着鲁北平原这片广阔的麦田。亲吻炙热的土地,用心感受农民的生活,抚摸家乡的一草一木。”尚启元说。
  这样的景象在传记中得以呈现:宁津的蟋蟀与木匠,集市上的杂技与戏法,铁钟和蝼蛄的传说;祖辈习武,好侠尚义的家史;高粱、玉米、谷子、小麦,枣树、槐树、杨树、桑树、柳树,坦荡如砥的原野,春的新绿,夏的墨翠,秋的金黄,冬的苍黄……一并镌刻在郭澄清的记忆中。“这种记忆是凄然的、悲怆的,也是苍凉的,里面含有浓郁的、独特的乡土味道。”尚启元在《郭大刀》中写道。鲁北独特的地域风情,滋养了郭澄清的文学人格,铸就了他作品中抹不开的乡土风味。理解郭澄清,不能忘记他所生长的这片土地。
  “郭澄清的创作道路和文学精神,就是深入生活沃土、扎根人民的典型代表,因为他本身就是农民的代表,他笔下的农民形象不仅仅有着那个时代的缩影,更有着他个人生活经验的嵌入。”尚启元说,也正因如此,郭澄清先生才创作出了一系列既有生活厚度又有历史深度的杰出文学作品,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性的作家。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了解一位作家,可以读他的作品;了解他一生的选择与追求,传记则是一个可以接近其生命的方式。日前,以郭澄清为传主的人物传记出版发行,青年作家尚启元取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之名,作《郭大刀》,用深入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郭澄清先生的不凡一生和卓越成就。近日,记者采访尚启元,听他讲述关于《郭大刀》的创作故事。
辨真伪 作取舍
  为作家立传,首要的是真实地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传主的思想和精神意蕴,也总是深藏在生命历程之中。
  钱理群写《周作人传》,用十年时间搜寻、发掘历史资料,还原其人生历程;吴福辉写《沙汀传》,“尽量地运用当时、当地人们耳闻目睹的材料,包括他自己的口述、手写、身感的各种回忆”;田本相写《曹禺传》,“力求写得真实……把采访搜寻来的史料,如曹禺同志同我的谈话,以及他的亲朋、同学的谈话,征引到传记中来,不敢妄加增删,除个别的文字上的加工,均照原始记录加以记叙”。
  为了真实地再现郭澄清的一生,由郭澄清之子郭洪志提供的一手资料成为传记的重要依据,尚启元去郭澄清的家乡郭皋村专访那里的老人。此外,黄书恺、高艳国合著过一本《风雨大刀魂》也为传记书写提供了参照。
  在庞杂的材料面前,关键要有考证家的眼光,辨析材料的真伪,做好材料的取舍。1946年,郭澄清参军,被分配到渤海军区青年干部学校学习,成为一名文艺兵。从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济南战役打响。郭澄清虽为文艺兵,也踏上了战场。据资料记载,郭澄清随部队奔赴济南,但未到济南时,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然而,尚启元从亲友那里核实后发现,这一记载与事实有所出入。“真实的情况是,郭澄清进入济南城时,其实还在打仗,他处于待命状态。”尚启元说。
  《郭大刀》中详细地描写了这段经历,“郭澄清跟着部队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夜进入济南城……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跑,想当第一个占领敌人阵地的人。他们向城里跑时,脚下总磕磕绊绊的,但谁也顾不上看脚底下是什么东西在绊他们的脚……待到集合的号声响起来,已是黎明了。这时,郭澄清才看清楚,那些绊他们脚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而让他们更明白的是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济南解放了。”
由经历而小说,由小说而传记
  郭澄清的一生颇具传奇性,他出生在宁津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幼时家庭贫穷困苦,跟父亲学会了识字,《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幼学琼林》是他的启蒙读物。后来参军,进入了青年干部学校,1946年,他的一组诗歌《黎明》发表于《渤海日报》,创作之路由此开启。
  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郭澄清笔耕不辍,即便病魔让他左手和左腿的下半肢失去知觉,不能活动,还是以嘴代手拔下笔帽,以被子、枕头当靠椅,以窗台当书桌通宵达旦地创作,病重时也没放下笔杆子。可以说,创作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整理郭澄清的创作生平表、研究其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尚启元发现,郭澄清的短篇小说有不少与其本人的经历相重叠。短篇小说《黑掌柜》就是取材自郭澄清的亲身经历。
  起因是一次在河北保定举行的短篇小说创作会议。河北省文联请来艾芜、魏巍、侯金镜、康濯、李满天等到会讲课。研讨会上,围绕如何提高短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参会作家展开讨论。几方的观点争锋下,郭澄清明确自己的创作理念,“我是歌德派!我要永远歌颂!……我心里的人物多是好干部,揭露、抨击生活中的问题,也要靠好干部,立足点还是歌颂,这有啥矛盾呢?关键是立足点!”
  在创作理念的指引下,该写一部怎样的小说?郭澄清苦恼了好一阵儿。一天,县供销社接到一封群众来信,称某店缺斤短两,郭澄清机缘巧合下接到了这个调查任务。结果发现,这位黑脸盘的黑掌柜,眼是尺、手是秤,量布称盐速度飞快,所谓的缺斤短两也是一出闹剧。回去之后,郭澄清立马写了短篇小说《黑掌柜》,发在《大公报》上。与之类似的还有《社迷》和《社迷传》,主人公的原型是郭澄清在生产大队里认识的一位饲养员。
  将诸如此类的创作情景置于郭澄清人生的彼时彼刻,是尚启元在传记中所进行的尝试。“郭澄清先生把生活的内容写成了文字,我又把这些文字变成生活内容还给了郭澄清先生。”尚启元说。
鲁北平原的拾穗者
  传记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虽然从时间上看,尚启元与郭澄清所生活的时代没有一丝交集,但隔空共有的生命体验,开辟了他进入另一位作家生命历程的通道。
  “上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大刀记》的连环画,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后来上初中,读了郭澄清先生的《大刀记》,很长一段时间对里面的情节如数家珍。工作后,才比较仔细系统地阅读了郭澄清先生其他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尚启元说。
  自小在农村生活的尚启元,从郭澄清的作品中读出了他在鲁北平原这片土地上寄托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他想起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画中,农妇在收割过后的田间拾起散落的麦穗,没有庞杂的场面,也没有过多细节,一目了然。三个农妇神态疲惫,头顶着烈日,在似火骄阳炙烤的大地上寻找失落的麦穗,辛劳的汗水已浸透了粗布衣衫。
  “我总感觉郭澄清就像画中的拾穗者,守望着鲁北平原这片广阔的麦田。亲吻炙热的土地,用心感受农民的生活,抚摸家乡的一草一木。”尚启元说。
  这样的景象在传记中得以呈现:宁津的蟋蟀与木匠,集市上的杂技与戏法,铁钟和蝼蛄的传说;祖辈习武,好侠尚义的家史;高粱、玉米、谷子、小麦,枣树、槐树、杨树、桑树、柳树,坦荡如砥的原野,春的新绿,夏的墨翠,秋的金黄,冬的苍黄……一并镌刻在郭澄清的记忆中。“这种记忆是凄然的、悲怆的,也是苍凉的,里面含有浓郁的、独特的乡土味道。”尚启元在《郭大刀》中写道。鲁北独特的地域风情,滋养了郭澄清的文学人格,铸就了他作品中抹不开的乡土风味。理解郭澄清,不能忘记他所生长的这片土地。
  “郭澄清的创作道路和文学精神,就是深入生活沃土、扎根人民的典型代表,因为他本身就是农民的代表,他笔下的农民形象不仅仅有着那个时代的缩影,更有着他个人生活经验的嵌入。”尚启元说,也正因如此,郭澄清先生才创作出了一系列既有生活厚度又有历史深度的杰出文学作品,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