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专家访谈

把好黄河入海最后一道环境关

2021-12-03 作者: 陈晓婉 来源: 大众日报
   □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应登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提出要更大力度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发展方向。这将对黄河入海口水质、生态的改善,海域生态的改善起到重大作用。
  近几年我曾多次参与到山东的专项调研与生态环保督察,深深感受到山东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环境治理方面,黄河干流的水质在稳步提升,消除了黑臭水体,达到了“十三五”期间“水十条”的要求。近两年山东PM2.5浓度改善高达28.6%,国控考核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这些都反映了山东近些年在环境改善方面的成效。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以强调,是非常积极的、有意义的战略考虑。做好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让黄河不断流,保持生态基流,对保持水岸生态意义重大。
  全会强调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通过水污染治理,保证水质良好,对保障陆生生态的完整,对入海口的水质、生态都有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十二字治水目标。这意味着,河流水量足、水质好还不足够,周边的水生态也要进一步提升,水的两岸还要构建绿色廊道,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的“三水”统筹发展。从这个维度看,山东的布局和定位与国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很契合。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除了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外,还能增加碳汇,让生态价值发挥更大效益。山东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下一步,建议山东坚持源头治理,立足自身实际做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中,建立循环产业链,充分发挥链长作用。通过产业链改造,倒逼“两高”项目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发展绿电。利用山东靠海的优势,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等,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逐步用绿电、绿氢替代化石能源。今年山东启动了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这都是很好的举措。在“双碳”目标下,要做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文章,从源头上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 陈晓婉 整理)
   □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应登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提出要更大力度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发展方向。这将对黄河入海口水质、生态的改善,海域生态的改善起到重大作用。
  近几年我曾多次参与到山东的专项调研与生态环保督察,深深感受到山东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环境治理方面,黄河干流的水质在稳步提升,消除了黑臭水体,达到了“十三五”期间“水十条”的要求。近两年山东PM2.5浓度改善高达28.6%,国控考核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这些都反映了山东近些年在环境改善方面的成效。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以强调,是非常积极的、有意义的战略考虑。做好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让黄河不断流,保持生态基流,对保持水岸生态意义重大。
  全会强调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通过水污染治理,保证水质良好,对保障陆生生态的完整,对入海口的水质、生态都有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十二字治水目标。这意味着,河流水量足、水质好还不足够,周边的水生态也要进一步提升,水的两岸还要构建绿色廊道,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的“三水”统筹发展。从这个维度看,山东的布局和定位与国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很契合。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除了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外,还能增加碳汇,让生态价值发挥更大效益。山东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下一步,建议山东坚持源头治理,立足自身实际做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中,建立循环产业链,充分发挥链长作用。通过产业链改造,倒逼“两高”项目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发展绿电。利用山东靠海的优势,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等,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逐步用绿电、绿氢替代化石能源。今年山东启动了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这都是很好的举措。在“双碳”目标下,要做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文章,从源头上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 陈晓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