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心明眼亮防造假

2021-10-18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 卢昱

  近日,一首《暮年》被“打假”了。此诗的全文是:“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这首标榜作者为“杜甫”的诗词,在多个网络平台广为传播。有好事者给它贴上“最美最甜古诗”的标签,并解读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随后有专家、网友纷纷打假,指出这首诗系伪造,与杜甫毫无关系。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此诗,也有“请勿假古人之名,博今之流量,请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温馨提示。
  仔细咂摸这首诗,感觉像刚泡好的方便面,热气腾腾,但却营养匮乏,倒是颇对一些好事者吟风弄月的脾胃。从源、流两端分析造假全过程,或许能让大众对此类文化领域的造假更心明眼亮。
  与器物造假类似,文化中的软造假,也透着世俗的真意:有人为图乐呵,在炫技的同时忽悠别人,寻得有趣;有人别有用心,为了眼球、流量,制造噱头,挂羊头卖狗肉,背后“跑马圈地”,想赚些名利。
  此类造假,大都有两个特点:其一,瞄准名气大的人下手。这一手段,由来已久。在明朝时,不法书商便将当朝诗人的诗词东挪西凑,伪造出来一位唐代诗人——牟融。这些所谓的牟融诗,已由学者在明诗中全部找出。直到今天,鲁迅、张爱玲、莫言等名人也常被各类“鸡汤文”冠名。鲁迅博物馆干脆做了一套在线检索系统,来对付打着鲁迅先生旗号的各种造假,被网友戏称“鲁迅语录搜索引擎”。
  再就是造假者往往吞云吐雾,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一系列说法还可自成体系。比如有人承包了一片荒山,伪造了诸多远古石刻,请专家解读,还编造了一段段民间传说,出了一套研究丛书,大肆宣传,只为在此落地某文旅项目;还有人为了追求利益,围绕某种技艺,编造了一段完整的传承故事,水平虽低劣,可忽悠观众绰绰有余。
  造假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定伴随着一部分受众内心极大的期许。文化造假在某种程度上映照了部分人浮躁、求利的心态。在消费主义流行的年代,一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开始崇洋、跟风、慕名,造假者便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无论是讲个故事,还是出一本书,只要傍上名人,顿时好评如潮。
  更值得提防的是一些人的文化感知力、判断力在持续下降。在互联网浪潮中,知识的传播门槛在逐步降低,获取渠道也更多带有迎合、取悦色彩,动一动手指、抬一抬眼珠便从短视频中咀嚼到了裹着蜜的“知识”。这些真真假假的知识,看完后大多“水过地皮湿”,并未转化成思考,遑论积淀出思辨的力量。
  通往真理的路遥远、艰难,想走捷径往往要付出代价。面对文化中的乱象,我们更应像鲁迅先生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多多挑刺。
  □ 卢昱

  近日,一首《暮年》被“打假”了。此诗的全文是:“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这首标榜作者为“杜甫”的诗词,在多个网络平台广为传播。有好事者给它贴上“最美最甜古诗”的标签,并解读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随后有专家、网友纷纷打假,指出这首诗系伪造,与杜甫毫无关系。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此诗,也有“请勿假古人之名,博今之流量,请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温馨提示。
  仔细咂摸这首诗,感觉像刚泡好的方便面,热气腾腾,但却营养匮乏,倒是颇对一些好事者吟风弄月的脾胃。从源、流两端分析造假全过程,或许能让大众对此类文化领域的造假更心明眼亮。
  与器物造假类似,文化中的软造假,也透着世俗的真意:有人为图乐呵,在炫技的同时忽悠别人,寻得有趣;有人别有用心,为了眼球、流量,制造噱头,挂羊头卖狗肉,背后“跑马圈地”,想赚些名利。
  此类造假,大都有两个特点:其一,瞄准名气大的人下手。这一手段,由来已久。在明朝时,不法书商便将当朝诗人的诗词东挪西凑,伪造出来一位唐代诗人——牟融。这些所谓的牟融诗,已由学者在明诗中全部找出。直到今天,鲁迅、张爱玲、莫言等名人也常被各类“鸡汤文”冠名。鲁迅博物馆干脆做了一套在线检索系统,来对付打着鲁迅先生旗号的各种造假,被网友戏称“鲁迅语录搜索引擎”。
  再就是造假者往往吞云吐雾,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一系列说法还可自成体系。比如有人承包了一片荒山,伪造了诸多远古石刻,请专家解读,还编造了一段段民间传说,出了一套研究丛书,大肆宣传,只为在此落地某文旅项目;还有人为了追求利益,围绕某种技艺,编造了一段完整的传承故事,水平虽低劣,可忽悠观众绰绰有余。
  造假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定伴随着一部分受众内心极大的期许。文化造假在某种程度上映照了部分人浮躁、求利的心态。在消费主义流行的年代,一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开始崇洋、跟风、慕名,造假者便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无论是讲个故事,还是出一本书,只要傍上名人,顿时好评如潮。
  更值得提防的是一些人的文化感知力、判断力在持续下降。在互联网浪潮中,知识的传播门槛在逐步降低,获取渠道也更多带有迎合、取悦色彩,动一动手指、抬一抬眼珠便从短视频中咀嚼到了裹着蜜的“知识”。这些真真假假的知识,看完后大多“水过地皮湿”,并未转化成思考,遑论积淀出思辨的力量。
  通往真理的路遥远、艰难,想走捷径往往要付出代价。面对文化中的乱象,我们更应像鲁迅先生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多多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