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破解“成长的烦恼”,密码何在?

2021-07-27 作者: 于国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著名作家梁晓声携新作《我那些成长的烦恼》,于第30届全国书博会举办期间来到济南,在山东教育出版社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这本书的“文心”,在于通过个人亲历的人和事,表达和传递亲情、友情的价值,读来更觉意味深长。
  情深则文挚。《我那些成长的烦恼》虽述旧事,但无不满怀深情。语言质朴,因其情感饱满而足以打动人心。梁晓声说:“不论贫穷还是病患,不论缺煤还是少粮,不论家在这里还是在那里,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困难总是会被克服的。而只要我们对别人的帮助深怀感激,就会有更多的热心人帮助我们——这是我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史证明了的……”这是他的人生感悟,书中所有的人和故事,都是对这段话的生动注释。
  熟悉梁晓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无论是写作、做学问还是生活中,都是如此。对于他的严谨,我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2004年,我在北京曾经约请梁晓声先生做过一次采访。他在答应接受采访后,与我约定好时间,跟我说清楚地址。担心我找起来不方便,他又在电话中特别叮嘱,一定让我把从宾馆到约定地点的路线记下来:从宾馆开始,先走某路,至某路右拐,过某桥后下辅道,第一个路口拐进某小街,过第几个电线杆到小区门口……我按他这份口述“行车指南”,一路顺利找到地方。
  生活中尚且如此严谨,梁晓声对待写作更是严上加严。《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是一本主要写给青少年看的书,梁晓声再严三分,再用心三分。这本书,他采用纪实性自传体的形式,从小学二三年级写到初中阶段。文中,包括父亲母亲、陈大娘、王鸣岐老师以及同学刘树起、徐彦、杨志松、单砚文等人物,皆为真人;扒树皮、捡煤渣、卖豆腐,甚至成了全校出名的“旷课生”等故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创作中,同样秉持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不夸张,不煽情。显然,他不想因为某些地方或者某种形式的虚构,让读者对文章的叙述与表达产生疑问。
  《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想告诉孩子们的,首先是懂得什么是“责任”。这本书开头两节,分别写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对于父亲,梁晓声曾不止一次写过文章,目的其实都是“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书中对父亲的回忆与描写,并非为了简单记录和呈现那些生活细节,重温父子一起度过的往日时光,更深层的是为了表现父亲对于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评价说,书中写的父亲,尽管家庭生活很困难,但是那种向上追求的精神,那种作为父亲的责任感、荣誉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本书最值得重视的是把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把中国底层老百姓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点文化基因写活了。”
  与懂得责任同样重要的,是学会“纠错”,尤其是自我纠错。《我那些成长的烦恼》写的是梁晓声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的烦恼”,其实这些烦恼也是这个年龄段“普遍的烦恼”。阅读者通过阅读“这一个”的成长经历,逐渐明白和理解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明白责任的过程。书中也同时告诉阅读者,这个不断纠错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亲情、友情等各种爱与善的扶持和支撑。在这种爱和善的氛围中,才能蓄积起战胜困难走出挫折的足够力量。
  梁晓声特别强调,让孩子们理解和懂得责任、学会纠错,需要智慧的引导、艺术的引导,而不能干巴巴地对着孩子空讲大道理。他解释说,童书的出版要有价值观的导向,全世界大多数童书其实也都是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传达了对儿童心性的影响,“当然,如果我们的教化不是文学性的、文艺性的,已经压倒了孩子们可以接受的那种愿望,甚至引起了他们在阅读和接受时的反感,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我们努力对他们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无论成人和孩子,其实都一样处在成长之中。《我那些成长的烦恼》写“烦恼”,是为了告诉阅读者摆脱烦恼的办法。梁晓声说,“我经常觉得我眼和我心所感受的有很多都是善。”“我们可以用理性去挡住那些丑陋的部分对我们的侵蚀。”大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梁晓声表示,这其实也是一本成人可以读的书。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著名作家梁晓声携新作《我那些成长的烦恼》,于第30届全国书博会举办期间来到济南,在山东教育出版社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这本书的“文心”,在于通过个人亲历的人和事,表达和传递亲情、友情的价值,读来更觉意味深长。
  情深则文挚。《我那些成长的烦恼》虽述旧事,但无不满怀深情。语言质朴,因其情感饱满而足以打动人心。梁晓声说:“不论贫穷还是病患,不论缺煤还是少粮,不论家在这里还是在那里,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困难总是会被克服的。而只要我们对别人的帮助深怀感激,就会有更多的热心人帮助我们——这是我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史证明了的……”这是他的人生感悟,书中所有的人和故事,都是对这段话的生动注释。
  熟悉梁晓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无论是写作、做学问还是生活中,都是如此。对于他的严谨,我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2004年,我在北京曾经约请梁晓声先生做过一次采访。他在答应接受采访后,与我约定好时间,跟我说清楚地址。担心我找起来不方便,他又在电话中特别叮嘱,一定让我把从宾馆到约定地点的路线记下来:从宾馆开始,先走某路,至某路右拐,过某桥后下辅道,第一个路口拐进某小街,过第几个电线杆到小区门口……我按他这份口述“行车指南”,一路顺利找到地方。
  生活中尚且如此严谨,梁晓声对待写作更是严上加严。《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是一本主要写给青少年看的书,梁晓声再严三分,再用心三分。这本书,他采用纪实性自传体的形式,从小学二三年级写到初中阶段。文中,包括父亲母亲、陈大娘、王鸣岐老师以及同学刘树起、徐彦、杨志松、单砚文等人物,皆为真人;扒树皮、捡煤渣、卖豆腐,甚至成了全校出名的“旷课生”等故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创作中,同样秉持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不夸张,不煽情。显然,他不想因为某些地方或者某种形式的虚构,让读者对文章的叙述与表达产生疑问。
  《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想告诉孩子们的,首先是懂得什么是“责任”。这本书开头两节,分别写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对于父亲,梁晓声曾不止一次写过文章,目的其实都是“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书中对父亲的回忆与描写,并非为了简单记录和呈现那些生活细节,重温父子一起度过的往日时光,更深层的是为了表现父亲对于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评价说,书中写的父亲,尽管家庭生活很困难,但是那种向上追求的精神,那种作为父亲的责任感、荣誉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本书最值得重视的是把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把中国底层老百姓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点文化基因写活了。”
  与懂得责任同样重要的,是学会“纠错”,尤其是自我纠错。《我那些成长的烦恼》写的是梁晓声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的烦恼”,其实这些烦恼也是这个年龄段“普遍的烦恼”。阅读者通过阅读“这一个”的成长经历,逐渐明白和理解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明白责任的过程。书中也同时告诉阅读者,这个不断纠错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亲情、友情等各种爱与善的扶持和支撑。在这种爱和善的氛围中,才能蓄积起战胜困难走出挫折的足够力量。
  梁晓声特别强调,让孩子们理解和懂得责任、学会纠错,需要智慧的引导、艺术的引导,而不能干巴巴地对着孩子空讲大道理。他解释说,童书的出版要有价值观的导向,全世界大多数童书其实也都是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传达了对儿童心性的影响,“当然,如果我们的教化不是文学性的、文艺性的,已经压倒了孩子们可以接受的那种愿望,甚至引起了他们在阅读和接受时的反感,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我们努力对他们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无论成人和孩子,其实都一样处在成长之中。《我那些成长的烦恼》写“烦恼”,是为了告诉阅读者摆脱烦恼的办法。梁晓声说,“我经常觉得我眼和我心所感受的有很多都是善。”“我们可以用理性去挡住那些丑陋的部分对我们的侵蚀。”大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梁晓声表示,这其实也是一本成人可以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