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郦波:我不是诗人,但永远不会停止写诗

2021-07-26 作者: 朱子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本报实习生 徐素素

  “我不是一个诗人,但永远也不会停止写诗。”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郦波,携诗集《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到场,与读者谈中国诗、谈自己的诗,谈诗歌的意义。而这句看似有些矛盾的话,却恰切地体现了郦波与诗歌的结缘。
“只要是儒家知识分子,
就没有不写诗的”

  “只要是儒家知识分子,就没有不写诗的。”郦波语出惊人,却也经得住推敲。他解读:之所以《全唐诗》“只”收录了两千两百多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全宋词》“只”收录了一千三百多人的两万多首词,一是因为古代知识分子所占人口比例极低,二是因为大浪淘沙,得以留存的都是少数的精品。但实际上,知识分子就没有不写诗的,这毋庸置疑。原因很简单,在中国文人看来——“诗,缘情”“诗,言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写诗是身份的象征,中国的诗歌单独产生了一套平仄格律系统,因而文字、诗词,是整个社会脊梁掌握的,这是一个有别于其他阶层的象征。第二,通过写诗,可以在诗里面获得一种永恒的人生,寻找一个永恒和不朽的自我。这是中国诗学的一个传统,哪怕现实沉重、哪怕现实起起伏伏、迷茫困惑,可是因为诗,诗人的追求可以获得一种独立与永恒,这便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上去只能‘言志’‘缘情’的诗,却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根柢所在、归宿所在,甚至,救赎所在。”郦波说。以“有用”为标准,可以解决世俗与眼前的需要,而“无用之用”可以为个体灵魂的根系注入营养,在“蓦然回首”间枝繁叶茂,让生命绚烂静美。所以,中国的读书人,只要还有纸笔,只要还能书写,任现世风雨、人生坎坷,终究可以卓然屹立,九死不悔,甚至,凤凰涅槃。
获得母语(汉语)语感的最佳方式
便是诗词的学习与创作

  自2009年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系列、“曾国藩家训”等节目以来,郦波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担任文化嘉宾,以其深厚的学养、儒雅的形象、风趣的点评,广受观众推崇与喜爱。这么说来,“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不写诗的”,也算得上是他的夫子自道了。
  对他来说,写诗还有更特别的缘分。在学术专业中,他研究传统文化与训诂学、文字学,也兼及文明史,将母语文化的基础、汉字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来,他一直专注于汉字文化教育与中小学语文启蒙,在实践中发现,获得母语(汉语)语感的最佳方式便是诗词的学习、吟诵与诗歌的习练、创作。由此,郦波重拾当年在生命中偶然闪现的“文青梦”,着迷于诗词创作,他的人生便与诗词产生了交汇。
创造出自己的“小诗界”
  《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是郦波的第二本诗集,也是他写诗十载,数千首习作中的300首精选作品结集,可谓是他创造的“小诗界”。全书按春夏秋冬四时更迭的逻辑进行编排,分《我有一怀清澈》《满天星斗月圆》《一棵树扶住了微风》《漫天的我,落在雪花上》四辑。诗歌常以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致切入,阐发生命深意,富有哲思,韵味悠长。而由这些诗歌传达给读者的,正是郦波想要对这个世界的倾诉。
  《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这个题目,实际上是来源于诗集中的两首诗。一首是《月光》。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要么,你做我一种飘零两处闲愁
  的流水
  要么,我做你无所事事窗前迷路
  的月光
  一首是《石唱》:
  当我执子之手,站立人间
  听见无数草木的生长
  和坚硬石头的歌唱
  这两首诗里,有“窗前迷路的月光”和“无数草木的生长”两种不同的意象。可以从中发现,诗歌中蕴含着特别的人生境遇——人生哪怕有再坚定的理想也没有一帆风顺,当月光都会迷路的时候,人生当然会迷路、会有迷惑。那么,诗歌的意义就在于迷惑冲突挣扎中,走过千难万险,九死其犹未悔。月光都会迷路,可我们这个微小的生命,像一棵草木一样依然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放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个至大至高,还可以迷失;一个至小至微,却有永不停息的生命。因为意象的提炼,使其回味无穷。”郦波解读。
  确实,在诗的国度里,常常能获得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片刻安宁,就像《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这本小巧精美的诗集所传达给读者的这份清澈明静。
  □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本报实习生 徐素素

  “我不是一个诗人,但永远也不会停止写诗。”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郦波,携诗集《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到场,与读者谈中国诗、谈自己的诗,谈诗歌的意义。而这句看似有些矛盾的话,却恰切地体现了郦波与诗歌的结缘。
“只要是儒家知识分子,
就没有不写诗的”

  “只要是儒家知识分子,就没有不写诗的。”郦波语出惊人,却也经得住推敲。他解读:之所以《全唐诗》“只”收录了两千两百多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全宋词》“只”收录了一千三百多人的两万多首词,一是因为古代知识分子所占人口比例极低,二是因为大浪淘沙,得以留存的都是少数的精品。但实际上,知识分子就没有不写诗的,这毋庸置疑。原因很简单,在中国文人看来——“诗,缘情”“诗,言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写诗是身份的象征,中国的诗歌单独产生了一套平仄格律系统,因而文字、诗词,是整个社会脊梁掌握的,这是一个有别于其他阶层的象征。第二,通过写诗,可以在诗里面获得一种永恒的人生,寻找一个永恒和不朽的自我。这是中国诗学的一个传统,哪怕现实沉重、哪怕现实起起伏伏、迷茫困惑,可是因为诗,诗人的追求可以获得一种独立与永恒,这便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上去只能‘言志’‘缘情’的诗,却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根柢所在、归宿所在,甚至,救赎所在。”郦波说。以“有用”为标准,可以解决世俗与眼前的需要,而“无用之用”可以为个体灵魂的根系注入营养,在“蓦然回首”间枝繁叶茂,让生命绚烂静美。所以,中国的读书人,只要还有纸笔,只要还能书写,任现世风雨、人生坎坷,终究可以卓然屹立,九死不悔,甚至,凤凰涅槃。
获得母语(汉语)语感的最佳方式
便是诗词的学习与创作

  自2009年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系列、“曾国藩家训”等节目以来,郦波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担任文化嘉宾,以其深厚的学养、儒雅的形象、风趣的点评,广受观众推崇与喜爱。这么说来,“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不写诗的”,也算得上是他的夫子自道了。
  对他来说,写诗还有更特别的缘分。在学术专业中,他研究传统文化与训诂学、文字学,也兼及文明史,将母语文化的基础、汉字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来,他一直专注于汉字文化教育与中小学语文启蒙,在实践中发现,获得母语(汉语)语感的最佳方式便是诗词的学习、吟诵与诗歌的习练、创作。由此,郦波重拾当年在生命中偶然闪现的“文青梦”,着迷于诗词创作,他的人生便与诗词产生了交汇。
创造出自己的“小诗界”
  《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是郦波的第二本诗集,也是他写诗十载,数千首习作中的300首精选作品结集,可谓是他创造的“小诗界”。全书按春夏秋冬四时更迭的逻辑进行编排,分《我有一怀清澈》《满天星斗月圆》《一棵树扶住了微风》《漫天的我,落在雪花上》四辑。诗歌常以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致切入,阐发生命深意,富有哲思,韵味悠长。而由这些诗歌传达给读者的,正是郦波想要对这个世界的倾诉。
  《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这个题目,实际上是来源于诗集中的两首诗。一首是《月光》。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要么,你做我一种飘零两处闲愁
  的流水
  要么,我做你无所事事窗前迷路
  的月光
  一首是《石唱》:
  当我执子之手,站立人间
  听见无数草木的生长
  和坚硬石头的歌唱
  这两首诗里,有“窗前迷路的月光”和“无数草木的生长”两种不同的意象。可以从中发现,诗歌中蕴含着特别的人生境遇——人生哪怕有再坚定的理想也没有一帆风顺,当月光都会迷路的时候,人生当然会迷路、会有迷惑。那么,诗歌的意义就在于迷惑冲突挣扎中,走过千难万险,九死其犹未悔。月光都会迷路,可我们这个微小的生命,像一棵草木一样依然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放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一个至大至高,还可以迷失;一个至小至微,却有永不停息的生命。因为意象的提炼,使其回味无穷。”郦波解读。
  确实,在诗的国度里,常常能获得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片刻安宁,就像《月光迷路 草木生长》这本小巧精美的诗集所传达给读者的这份清澈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