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潍坊学院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021-07-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李璐璐 报道
  本报潍坊讯 近年来,潍坊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通过制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做到“三个强化”,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每学年设立5-15项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研究课题,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强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等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挖掘拓展思政元素的重点,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向作用。学院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中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教学竞赛、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每学年遴选15—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20—30项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为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潍坊学院建立由“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领导体制。教务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人事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工作考核。学院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结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组织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通讯员 李璐璐 报道
  本报潍坊讯 近年来,潍坊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通过制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做到“三个强化”,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每学年设立5-15项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研究课题,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强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等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挖掘拓展思政元素的重点,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向作用。学院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中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教学竞赛、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每学年遴选15—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20—30项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为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潍坊学院建立由“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领导体制。教务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人事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工作考核。学院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结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组织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