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五一”假期,超四成用户选择音乐节作为度假休闲首选,其中六成选择跨城观演

一场受众与摇滚文化的“双向奔赴”

2021-07-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晨

  2000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创办“迷笛音乐节”,这算是音乐节这一艺术形式在国内啼声初试。近几年,本来还多少有些专业性质的音乐节,“其兴也勃焉”。2007年国内市场音乐节仅为24个,201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63个,11年间,国内每年举办的音乐节数量增加了十多倍。
  在高温萦绕的夏季,音乐节更是“燥”出了一片狂热氛围。大麦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共举办了56场音乐节,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票房和观演人次同比分别增加了252%、173%。本来以摇滚音乐这一小众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节,俨然化身为人人奔赴的大众娱乐项目。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细究起来,音乐节还算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了。早在18世纪,音乐节诞生于英国。但当时的音乐节,仅限于观赏现场演出,并没有如今大型音乐节动辄几十万人的规模场面。
  音乐节历史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个拐点。1969年8月15日,45万嬉皮士从不同城市聚集到纽约州东南部的贝塞尔小镇,原本宁静安逸的乡村小镇被“吓”得措手不及。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美国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在研究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著作《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中如此落笔,可见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地位之显赫。
  那时,美国社会正值矛盾尖锐突出之时,人权、种族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从未如此渴望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向往。然而,主流渠道并不能代表他们发声,人们的表达诉求被极大地压抑,群情激愤,示威游行等反抗行动在各地接二连三地上演。
  除了这些充斥着对抗反叛的途径外,有没有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表达诉求的方式?1969年,有两位24岁的嬉皮士在成功举办过一场音乐典礼后产生了思考。他们认为,音乐是能够团结一切的方式,是最能够传达“爱与和平”理念的渠道;而风格极端却非暴力的摇滚乐则是人们宣泄心中情绪的完美“泄压阀”。于是,两位嬉皮士找到投资人举办了一场音乐节,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正当其时,造就了这场“拯救世界”的音乐节。本来预计只有5万人参与的音乐节,吸引了45万观众从各地涌来。原本少见行驶车辆的小镇公路,被一辆辆载着躁动心跳的汽车塞满,摇身变成了拥挤的露天停车场。整整3天时间里,人们全身心沉浸在摇滚的音浪之中,无人管理的超大规模聚会,没有发生任何一起犯罪事件,放在当时的美国是极为难得的。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将“爱与和平”的乌托邦带到世间,而“三天的和平与音乐”的主题,彰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与爱的极致向往,也被认为是“伍德斯托克”精神的内核所在。四十年后,著名导演李安还把这场狂欢拍成了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如今,随着时代背景演变和文化消费观念嬗变,“伍德斯托克精神”中部分元素从音乐节的显性精神中悄然退去,但是表达对自由的追求这一精神内核,仍能在音乐节现场炸出燥热气氛。在此基础上,娱乐、狂欢等属性标签也与音乐节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连接。
受众与摇滚文化的双向奔赴
  有人说,音乐节上的人都是“疯子”。身在局外,也许会对这样的评价不以为然,但是当你真正置身现场,会发现评价自有其恰当之处——音乐节现场各项仪式活动充满了碰撞与感官刺激。
  夏日正午,在灼热太阳暴晒下,草地是意料之外的滚烫,高温久久不散地萦绕在现场每个人左右,这样的阵仗下,不畏艰难冲在舞台前的大有人在,躲在阴影下乘凉的也并非少数。
  黄昏时分,随着日头西落、光线变暗,原本散布在各处的人们开始大片地向舞台前方聚集而去,摇滚文化专属的各项仪式也即将上演。
  在舞台前的人们伴随着音乐强烈的节奏高举手臂,像弹簧一样上下跳动,这是“Pogo”。
  “Pogo”的人们在舞台周围形成了一堵密集而坚实的“人墙”。但倡导自由的音乐节不允许阻碍的存在,“开火车”是他们打破阻隔的有力方式:由某个乐迷带头,后面多人以队列的方式把手搭在前面的肩上,一个接一个地像火车车厢一样排下去,然后在台下不停地开动,开向舞台最前方。每当此时,舞台前的“人墙”都会裂出一条通道,有人选择主动避让,也有人反而迎难而上,只为享受碰撞带来的澎湃感。
  将碰撞刺激贯彻到极致的,是“Mosh”。在靠近舞台的中央区域,由参与者占领出一片“Mosh区”,参与者相互用手推或身体撞击彼此。Mosh是充满荷尔蒙、自由、极富变化性和肢体接触的舞蹈动作,少到十几个人,多到几千人都可以同时进行。
  无论从现场的氛围来看,还是放眼更大的文化背景,音乐节都做到了粉圈大融合。
  这首先与摇滚音乐走入大众视线有关。由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反叛风格,摇滚文化一直被归为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范畴。随着《乐队的夏天》《中国有嘻哈》等小众文化综艺节目的火热,充满个性的摇滚、说唱等小众音乐文化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群体之中,越来越多人愿意感受其中魅力。而音乐节作为摇滚音乐向大众开放的主阵地之一,其热度也随之走高。
  除了受众的主动接近,音乐节本身也具备包容更多群体参与其中的张力。一方面,与其他“亚文化”活动相比,音乐节的参与“门槛”更低。音乐节现场,参与“Pogo”“Mosh”等的已非少数,这体现了音乐节“出圈”的另一重要动力——破除限制的仪式。以“Pogo”为例,狭义的“Pogo”主要用于朋克演出现场,有其自成一体的动作规范,但随着音乐节狂欢的受众群体不断拓展,继续给各项仪式设限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有违“不拘世俗”的摇滚精神。因此,音乐节上各项仪式的限制正日趋淡化,逐步变成人人均可轻易参与其中的活动。另一方面,音乐节内容正从摇滚拓展到民谣、电音等更为多元的音乐类型;不仅如此,音乐节也逐渐从音乐聚会进化成一个集演艺、旅游、餐饮等多项目于一体的狂欢派对,个体的快乐得到真正满足,这恰恰是当代年轻人所向往的娱乐生态模式。
  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千篇一律,如今的年轻人对充满刺激、尽情宣泄的娱乐方式青眼有加。音乐节就是这样的契机,现场的人们可以在音乐到达高潮时随意蹦跳,在喧闹的音乐掩盖之下放肆尖叫,没人会对以上行为用异样目光行注目礼。小可(化名)是一名普通白领,不久前,并不偏好摇滚乐的她第一次去音乐节现场就快速进入状态,“Pogo”了一整天。“尽管第二天又虚又累,但我太爱那种感觉了,下次还要去。”小可意犹未尽地表示。
  可以说,正是受众与摇滚文化的“双向奔赴”,助推了音乐节从小众集聚向大众狂欢的蜕变。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超四成用户选择音乐节作为度假休闲首选,其中还有六成用户选择跨城观演。
隐忧:不到20%音乐节盈利
  当前,我国音乐节的类型和数量仍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音娱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每年都有超过200场户外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举办。
  音乐节愈发火热正吸引着各方资本积极入场。动辄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人流量,让音乐节对地方文旅的带动效果逐渐凸显,成功举办一场音乐节已是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方式之一。作为文旅大省,山东今年也成了音乐节大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山东预计将举办14场音乐节,举办地点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德州等多个城市。
  然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在音乐节市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也有大量音乐节品牌消失或停办:尽管近几年大众对于音乐节的参与度有大幅提升,但依然亏损的音乐节不在少数。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只有不到20%的音乐节盈利,其余的均是“赔本赚吆喝”。因此,在国内像草莓、迷笛等能够长期稳定办下去的音乐节品牌,依然屈指可数。据统计,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均落地并具备一定品牌性的音乐节,只占市场整体的约15%。
  究其原因,应是音乐节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的结果。音乐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在同质产品激增的大背景下,想要突围就必须将眼光投到内容上。始于音乐而又不止于音乐——如今人们对音乐节的需求趋向多元高质,因此,满足受众多元需求,将是音乐节扩大受众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从长远来看,内容垂直细分将是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摸清目标受众及其核心需求则是打造精品文化产品的长线投资。在内容方面,国内头部音乐节品牌各有策略:在演出阵容上,像迷笛、yolo等音乐节更侧重在特定风格上的垂直深耕,而草莓、麦田等音乐节的音乐风格相对更多元丰富。
  在内容之外,基础设施服务也是音乐节有待补足的短板。几万人的规模对现在的音乐节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许多音乐节的现场安保、公共卫生间、保洁等配套服务却难以承载相应工作量,以至于不少音乐节之后都可在网络上听到不小的吐槽声。今年“五一”期间,南京草莓音乐节、河南云台山音乐节就被报道散场之后遍地垃圾,这反映出音乐节在配套设施方面仍有欠缺。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的富士摇滚音乐节表现得颇为出色:除了入口处发放巨型环保袋之外,场地的垃圾箱位置也颇为醒目,周围更有志愿者会对垃圾投放者进行分类监督。设施和服务的水准跟不上是音乐节普遍存在的短板,不仅影响观众体验,也事关举办音乐节的城市形象。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靠观众自觉,更需要主办方不断优化配套设计。
  □ 本报记者 徐晨

  2000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创办“迷笛音乐节”,这算是音乐节这一艺术形式在国内啼声初试。近几年,本来还多少有些专业性质的音乐节,“其兴也勃焉”。2007年国内市场音乐节仅为24个,201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63个,11年间,国内每年举办的音乐节数量增加了十多倍。
  在高温萦绕的夏季,音乐节更是“燥”出了一片狂热氛围。大麦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共举办了56场音乐节,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票房和观演人次同比分别增加了252%、173%。本来以摇滚音乐这一小众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节,俨然化身为人人奔赴的大众娱乐项目。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细究起来,音乐节还算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了。早在18世纪,音乐节诞生于英国。但当时的音乐节,仅限于观赏现场演出,并没有如今大型音乐节动辄几十万人的规模场面。
  音乐节历史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个拐点。1969年8月15日,45万嬉皮士从不同城市聚集到纽约州东南部的贝塞尔小镇,原本宁静安逸的乡村小镇被“吓”得措手不及。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美国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在研究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著作《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中如此落笔,可见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地位之显赫。
  那时,美国社会正值矛盾尖锐突出之时,人权、种族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从未如此渴望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向往。然而,主流渠道并不能代表他们发声,人们的表达诉求被极大地压抑,群情激愤,示威游行等反抗行动在各地接二连三地上演。
  除了这些充斥着对抗反叛的途径外,有没有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表达诉求的方式?1969年,有两位24岁的嬉皮士在成功举办过一场音乐典礼后产生了思考。他们认为,音乐是能够团结一切的方式,是最能够传达“爱与和平”理念的渠道;而风格极端却非暴力的摇滚乐则是人们宣泄心中情绪的完美“泄压阀”。于是,两位嬉皮士找到投资人举办了一场音乐节,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正当其时,造就了这场“拯救世界”的音乐节。本来预计只有5万人参与的音乐节,吸引了45万观众从各地涌来。原本少见行驶车辆的小镇公路,被一辆辆载着躁动心跳的汽车塞满,摇身变成了拥挤的露天停车场。整整3天时间里,人们全身心沉浸在摇滚的音浪之中,无人管理的超大规模聚会,没有发生任何一起犯罪事件,放在当时的美国是极为难得的。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将“爱与和平”的乌托邦带到世间,而“三天的和平与音乐”的主题,彰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与爱的极致向往,也被认为是“伍德斯托克”精神的内核所在。四十年后,著名导演李安还把这场狂欢拍成了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如今,随着时代背景演变和文化消费观念嬗变,“伍德斯托克精神”中部分元素从音乐节的显性精神中悄然退去,但是表达对自由的追求这一精神内核,仍能在音乐节现场炸出燥热气氛。在此基础上,娱乐、狂欢等属性标签也与音乐节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连接。
受众与摇滚文化的双向奔赴
  有人说,音乐节上的人都是“疯子”。身在局外,也许会对这样的评价不以为然,但是当你真正置身现场,会发现评价自有其恰当之处——音乐节现场各项仪式活动充满了碰撞与感官刺激。
  夏日正午,在灼热太阳暴晒下,草地是意料之外的滚烫,高温久久不散地萦绕在现场每个人左右,这样的阵仗下,不畏艰难冲在舞台前的大有人在,躲在阴影下乘凉的也并非少数。
  黄昏时分,随着日头西落、光线变暗,原本散布在各处的人们开始大片地向舞台前方聚集而去,摇滚文化专属的各项仪式也即将上演。
  在舞台前的人们伴随着音乐强烈的节奏高举手臂,像弹簧一样上下跳动,这是“Pogo”。
  “Pogo”的人们在舞台周围形成了一堵密集而坚实的“人墙”。但倡导自由的音乐节不允许阻碍的存在,“开火车”是他们打破阻隔的有力方式:由某个乐迷带头,后面多人以队列的方式把手搭在前面的肩上,一个接一个地像火车车厢一样排下去,然后在台下不停地开动,开向舞台最前方。每当此时,舞台前的“人墙”都会裂出一条通道,有人选择主动避让,也有人反而迎难而上,只为享受碰撞带来的澎湃感。
  将碰撞刺激贯彻到极致的,是“Mosh”。在靠近舞台的中央区域,由参与者占领出一片“Mosh区”,参与者相互用手推或身体撞击彼此。Mosh是充满荷尔蒙、自由、极富变化性和肢体接触的舞蹈动作,少到十几个人,多到几千人都可以同时进行。
  无论从现场的氛围来看,还是放眼更大的文化背景,音乐节都做到了粉圈大融合。
  这首先与摇滚音乐走入大众视线有关。由于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反叛风格,摇滚文化一直被归为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范畴。随着《乐队的夏天》《中国有嘻哈》等小众文化综艺节目的火热,充满个性的摇滚、说唱等小众音乐文化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群体之中,越来越多人愿意感受其中魅力。而音乐节作为摇滚音乐向大众开放的主阵地之一,其热度也随之走高。
  除了受众的主动接近,音乐节本身也具备包容更多群体参与其中的张力。一方面,与其他“亚文化”活动相比,音乐节的参与“门槛”更低。音乐节现场,参与“Pogo”“Mosh”等的已非少数,这体现了音乐节“出圈”的另一重要动力——破除限制的仪式。以“Pogo”为例,狭义的“Pogo”主要用于朋克演出现场,有其自成一体的动作规范,但随着音乐节狂欢的受众群体不断拓展,继续给各项仪式设限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有违“不拘世俗”的摇滚精神。因此,音乐节上各项仪式的限制正日趋淡化,逐步变成人人均可轻易参与其中的活动。另一方面,音乐节内容正从摇滚拓展到民谣、电音等更为多元的音乐类型;不仅如此,音乐节也逐渐从音乐聚会进化成一个集演艺、旅游、餐饮等多项目于一体的狂欢派对,个体的快乐得到真正满足,这恰恰是当代年轻人所向往的娱乐生态模式。
  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千篇一律,如今的年轻人对充满刺激、尽情宣泄的娱乐方式青眼有加。音乐节就是这样的契机,现场的人们可以在音乐到达高潮时随意蹦跳,在喧闹的音乐掩盖之下放肆尖叫,没人会对以上行为用异样目光行注目礼。小可(化名)是一名普通白领,不久前,并不偏好摇滚乐的她第一次去音乐节现场就快速进入状态,“Pogo”了一整天。“尽管第二天又虚又累,但我太爱那种感觉了,下次还要去。”小可意犹未尽地表示。
  可以说,正是受众与摇滚文化的“双向奔赴”,助推了音乐节从小众集聚向大众狂欢的蜕变。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假期,超四成用户选择音乐节作为度假休闲首选,其中还有六成用户选择跨城观演。
隐忧:不到20%音乐节盈利
  当前,我国音乐节的类型和数量仍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音娱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每年都有超过200场户外音乐节在全国各地举办。
  音乐节愈发火热正吸引着各方资本积极入场。动辄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人流量,让音乐节对地方文旅的带动效果逐渐凸显,成功举办一场音乐节已是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方式之一。作为文旅大省,山东今年也成了音乐节大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山东预计将举办14场音乐节,举办地点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德州等多个城市。
  然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在音乐节市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也有大量音乐节品牌消失或停办:尽管近几年大众对于音乐节的参与度有大幅提升,但依然亏损的音乐节不在少数。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只有不到20%的音乐节盈利,其余的均是“赔本赚吆喝”。因此,在国内像草莓、迷笛等能够长期稳定办下去的音乐节品牌,依然屈指可数。据统计,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均落地并具备一定品牌性的音乐节,只占市场整体的约15%。
  究其原因,应是音乐节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的结果。音乐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在同质产品激增的大背景下,想要突围就必须将眼光投到内容上。始于音乐而又不止于音乐——如今人们对音乐节的需求趋向多元高质,因此,满足受众多元需求,将是音乐节扩大受众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从长远来看,内容垂直细分将是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摸清目标受众及其核心需求则是打造精品文化产品的长线投资。在内容方面,国内头部音乐节品牌各有策略:在演出阵容上,像迷笛、yolo等音乐节更侧重在特定风格上的垂直深耕,而草莓、麦田等音乐节的音乐风格相对更多元丰富。
  在内容之外,基础设施服务也是音乐节有待补足的短板。几万人的规模对现在的音乐节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许多音乐节的现场安保、公共卫生间、保洁等配套服务却难以承载相应工作量,以至于不少音乐节之后都可在网络上听到不小的吐槽声。今年“五一”期间,南京草莓音乐节、河南云台山音乐节就被报道散场之后遍地垃圾,这反映出音乐节在配套设施方面仍有欠缺。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的富士摇滚音乐节表现得颇为出色:除了入口处发放巨型环保袋之外,场地的垃圾箱位置也颇为醒目,周围更有志愿者会对垃圾投放者进行分类监督。设施和服务的水准跟不上是音乐节普遍存在的短板,不仅影响观众体验,也事关举办音乐节的城市形象。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靠观众自觉,更需要主办方不断优化配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