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攻关克难,“海底种草”为哪般?

威海积极修复海洋生态,发展蓝碳经济

2021-05-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王 桐 胡红智

  一团团被小麻包裹住的鳗草幼苗从培育温室的控温循环水中被取出,装入托盘,继而被搬运到渔船上。渔船驶至距岸几十米的区域,托盘交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将一包包幼苗种下……连日来,在荣成市桑沟湾,渔民们往返进行“海底种草”。这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近海生态养殖团队与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项目,4月13日,该项目通过了国家专家组阶段性现场验收。
  小小鳗草看起来不起眼,但“育苗”的过程尤为艰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高亚平博士介绍,从2013年起,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才摸清了鳗草的成长规律,进行了种子采集。为了让种子萌芽,需要给它们营造一个类似海洋的培育系统,并可人为控制。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培育温室的循环水系统中播种了1.8万粒鳗草种子,至2021年4月13日,鳗草幼苗总计成苗2466株,种子至幼苗的建成率达到13.7%。建成率看似不高,但对于海草床修复这一世界难题来说,已是空前的成功。
  “目前,鳗草的规模化增殖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成熟的鳗草植株植入海底,这种方式速度较慢,很耗人工,但成活率高;二是把采集的鳗草种子装进小麻包里,由潜水员把麻包铺撒在海底,这种方式较为快捷,但成活率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以来,威海市把鳗草海草床修复列入人工增殖计划,连续开展鳗草规模性增殖,共在天鹅湖、逍遥港等地移植鳗草植株62万株,底播增殖鳗草种子160万粒,共修复海草床6050亩。
  为何要费尽周折地“海底种草”?原因和鳗草的功能息息相关。鳗草,俗称大叶藻,其构筑的海草床被称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固碳量达森林的2倍以上,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并在水质净化、丰富生物多样性、护堤减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海草床拥有复杂的食物链结构,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繁衍、索饵和庇护场所。但由于污染物被排入海中、建造护岸工程、近海养殖密度过大等原因,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海草床都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已有1/3的海草床彻底消失。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在许多海湾已很难发现大片草床。海藻资源的不断衰退,直接导致近海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海湾自净能力下降。
  鉴于海草床的巨大生态效益,近些年来,威海市环翠区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分别在威海市双岛湾、荣成市天鹅湖、荣成市桑沟湾等处实施鳗草海草床修复试验。
  2017年9月15日,在荣成市天鹅湖,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沛东率领团队移植了5.1万株鳗草,并底播13万粒鳗草种。这不仅是我省首次进行海草床规模化修复,也是我国首次开展鳗草规模化增殖。之后三年,该团队采用多种方式接连进行移植增殖和底播增殖,目前已形成2500亩的海草床。
  在荣成市桑沟湾,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团队合作,通过人工海底种植的方式,目前已形成了3000亩海草床,且形成了藻、参、贝、鱼立体化的多营养层综合健康养殖模式。201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连续在此举办两期学术研讨会,推广桑沟湾生态养殖模式。
  “通过对海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这几处修复的海草床的植株长势较好,已形成稳定草床,周边鱼虾贝类等物种多样性明显提高。”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对于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打造鱼、虾、蟹、贝、藻等多营养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新模式极其重要。”此外,海草床的年固碳量一般为8.3万吨/平方公里,威海市已修复的6050亩海草床每年固碳约33.5万吨,“相当于陆地造林约两万亩。”
  “海底种草”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据悉,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为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这种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汇被称为“蓝碳”,具有储碳量巨大、储碳效率高、碳储存周期长等特点。
  多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蓝碳事业发展,海洋碳汇研究、碳汇渔业、鳗草海草床修复等经验做法走在全国前列。为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威海市日前印发《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这也是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威海的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在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今后,威海市将加快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市场机制。同时,威海市还要打造蓝碳经济全国样板,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王 桐 胡红智

  一团团被小麻包裹住的鳗草幼苗从培育温室的控温循环水中被取出,装入托盘,继而被搬运到渔船上。渔船驶至距岸几十米的区域,托盘交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将一包包幼苗种下……连日来,在荣成市桑沟湾,渔民们往返进行“海底种草”。这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近海生态养殖团队与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项目,4月13日,该项目通过了国家专家组阶段性现场验收。
  小小鳗草看起来不起眼,但“育苗”的过程尤为艰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高亚平博士介绍,从2013年起,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才摸清了鳗草的成长规律,进行了种子采集。为了让种子萌芽,需要给它们营造一个类似海洋的培育系统,并可人为控制。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培育温室的循环水系统中播种了1.8万粒鳗草种子,至2021年4月13日,鳗草幼苗总计成苗2466株,种子至幼苗的建成率达到13.7%。建成率看似不高,但对于海草床修复这一世界难题来说,已是空前的成功。
  “目前,鳗草的规模化增殖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成熟的鳗草植株植入海底,这种方式速度较慢,很耗人工,但成活率高;二是把采集的鳗草种子装进小麻包里,由潜水员把麻包铺撒在海底,这种方式较为快捷,但成活率低。”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以来,威海市把鳗草海草床修复列入人工增殖计划,连续开展鳗草规模性增殖,共在天鹅湖、逍遥港等地移植鳗草植株62万株,底播增殖鳗草种子160万粒,共修复海草床6050亩。
  为何要费尽周折地“海底种草”?原因和鳗草的功能息息相关。鳗草,俗称大叶藻,其构筑的海草床被称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固碳量达森林的2倍以上,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并在水质净化、丰富生物多样性、护堤减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海草床拥有复杂的食物链结构,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繁衍、索饵和庇护场所。但由于污染物被排入海中、建造护岸工程、近海养殖密度过大等原因,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海草床都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已有1/3的海草床彻底消失。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在许多海湾已很难发现大片草床。海藻资源的不断衰退,直接导致近海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海湾自净能力下降。
  鉴于海草床的巨大生态效益,近些年来,威海市环翠区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分别在威海市双岛湾、荣成市天鹅湖、荣成市桑沟湾等处实施鳗草海草床修复试验。
  2017年9月15日,在荣成市天鹅湖,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沛东率领团队移植了5.1万株鳗草,并底播13万粒鳗草种。这不仅是我省首次进行海草床规模化修复,也是我国首次开展鳗草规模化增殖。之后三年,该团队采用多种方式接连进行移植增殖和底播增殖,目前已形成2500亩的海草床。
  在荣成市桑沟湾,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团队合作,通过人工海底种植的方式,目前已形成了3000亩海草床,且形成了藻、参、贝、鱼立体化的多营养层综合健康养殖模式。201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连续在此举办两期学术研讨会,推广桑沟湾生态养殖模式。
  “通过对海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这几处修复的海草床的植株长势较好,已形成稳定草床,周边鱼虾贝类等物种多样性明显提高。”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对于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打造鱼、虾、蟹、贝、藻等多营养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新模式极其重要。”此外,海草床的年固碳量一般为8.3万吨/平方公里,威海市已修复的6050亩海草床每年固碳约33.5万吨,“相当于陆地造林约两万亩。”
  “海底种草”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据悉,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为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这种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汇被称为“蓝碳”,具有储碳量巨大、储碳效率高、碳储存周期长等特点。
  多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蓝碳事业发展,海洋碳汇研究、碳汇渔业、鳗草海草床修复等经验做法走在全国前列。为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威海市日前印发《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这也是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威海的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在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今后,威海市将加快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市场机制。同时,威海市还要打造蓝碳经济全国样板,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