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西兴”龙头,争做“中优”先锋,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

槐荫:加快建设强省会一流中心城区

2021-04-22 作者: 申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红 王健
    本报通讯员 张萌

  擘画蓝图启新程,奋发进取开新局。今天的济南市槐荫区厚积薄发,发展优势显著,发展机遇叠加: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上,依黄河而居的槐荫是全省沿黄25个县市区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强省会”的嘹亮号角,坐拥“三高”交通资源的槐荫进一步凸显省会门户地位;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赋予槐荫“西兴”和“中优”的使命,为槐荫带来了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槐荫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将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强省会一流中心城区。
聚焦“五大主战场”
  面对叠加的机遇和绝佳的发展环境,槐荫审时度势,谋定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全心聚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五大主战场”。
  “五大主战场”是槐荫强势崛起的关键!在槐荫西部,医疗硅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齐鲁现代微生物研究院、树兰(济南)国际医院等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山东中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济南基地、精准医学产业园等项目加速竣工验收;“医教研产养服”协调发展的特色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央企总部城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总部企业、区域总部、高端人才、国际资本正源源不断地汇集。槐荫高水平建设以“京沪会客厅”为核心的央企总部城,将京沪高铁“朋友圈”打造成为产业合作带。在2021年槐荫“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暨“京沪会客厅”推进大会上,签约项目30个,意向投资额达294.7亿元。
  槐荫经济开发区是槐荫发展的另一方沃土。围绕“一城两区三园”产业发展布局,槐荫将做大做强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小镇和山东天岳、永芳、九阳等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推动奥特莱斯二期、半导体产业园、西沙商业地块等七大特色载体招商项目全面突破,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小而美”省级都市园区。
  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魅力的重塑已画出施工图,一个集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多种业态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不久将重装亮相。
  在黄河沿岸,不仅有丰收故事,还有“诗和远方”。济西湿地周边村庄、小清河源头睦里庄、席庄周边和黄河大坝、济齐路沿黄绿色生态廊道沿线环境综合提升有序推进,“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席庄片区2000亩“水稻-油菜花”轮作区高水平建设,赛石玫瑰园、喜盈门草莓园、双龙湾藕荷观赏园和兴沃高效农业园握指成拳合力发展。
加快推进155个重点项目
  城市的崛起,无不以项目的崛起为标志。
  槐荫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让优势主导产业由初具雏形向崛起成峰蜕变。槐荫将发挥山东天岳、国晶电子龙头作用,加快构建碳化硅下游产业链,围绕5G、工业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赋能,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核心技术国产化;重点打造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城市之光科技信息产业园、汇金大厦科技总部基地、中科高速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型、金融结算型特色楼宇;加快推进总投资2756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山东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二期、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二期等项目建成达产。
  槐荫将抢抓机遇,以纬十二路都市消费带为引领,以线带面,联动各大街区、商圈,大力发展新零售、直播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着力构建集知名度、影响力于一体的省、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一季度,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60.7%,重点企业万宝行、宜家家居、百联奥特莱斯同比分别增长91.4%、86.3%、73.8%,增长势头良好。
  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槐荫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城通办、异地通办”,在“泉城办·全办成”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槐荫快易办”服务品牌。截至今年4月2日,通过“微信免费刻章套餐系统”为新开办企业办理企业设立+税务登记业务531笔,印章刻制业务9003笔,通过“微信档案查询”系统办理档案查询业务5676件,实现申请人“零见面、零跑腿”。
3年内提供学位近3万个
  槐荫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3年内,建成33所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位近3万个;3年内,建成10个名校长(园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培养15名市级以上名校长(园长)、名师……槐荫区对“教育兴”促“西兴”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一年强基础、两年展形象、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在卫生、就业、文化体育、城市布局等方面,槐荫区同样不遗余力。一项项民生工程见证着人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创新完善智慧康养平台建设,培育1-2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街道;开展“智慧共享中药房”试点,积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扩大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面;强力推进“五七”车站红色主题公园建设,积极申建全国首个“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确保一期工程“七一”正式对外开放。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进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槐荫全区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建成引领全省、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国际医疗康养高地、高端智能制造高地、现代化商务会展高地、文化旅游示范高地、乡村振兴大美高地,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槐荫力量。
  □ 本报记者 申红 王健
    本报通讯员 张萌

  擘画蓝图启新程,奋发进取开新局。今天的济南市槐荫区厚积薄发,发展优势显著,发展机遇叠加: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上,依黄河而居的槐荫是全省沿黄25个县市区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强省会”的嘹亮号角,坐拥“三高”交通资源的槐荫进一步凸显省会门户地位;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赋予槐荫“西兴”和“中优”的使命,为槐荫带来了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槐荫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将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强省会一流中心城区。
聚焦“五大主战场”
  面对叠加的机遇和绝佳的发展环境,槐荫审时度势,谋定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全心聚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五大主战场”。
  “五大主战场”是槐荫强势崛起的关键!在槐荫西部,医疗硅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齐鲁现代微生物研究院、树兰(济南)国际医院等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山东中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济南基地、精准医学产业园等项目加速竣工验收;“医教研产养服”协调发展的特色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央企总部城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总部企业、区域总部、高端人才、国际资本正源源不断地汇集。槐荫高水平建设以“京沪会客厅”为核心的央企总部城,将京沪高铁“朋友圈”打造成为产业合作带。在2021年槐荫“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暨“京沪会客厅”推进大会上,签约项目30个,意向投资额达294.7亿元。
  槐荫经济开发区是槐荫发展的另一方沃土。围绕“一城两区三园”产业发展布局,槐荫将做大做强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小镇和山东天岳、永芳、九阳等一批特色龙头企业,推动奥特莱斯二期、半导体产业园、西沙商业地块等七大特色载体招商项目全面突破,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小而美”省级都市园区。
  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魅力的重塑已画出施工图,一个集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多种业态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不久将重装亮相。
  在黄河沿岸,不仅有丰收故事,还有“诗和远方”。济西湿地周边村庄、小清河源头睦里庄、席庄周边和黄河大坝、济齐路沿黄绿色生态廊道沿线环境综合提升有序推进,“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席庄片区2000亩“水稻-油菜花”轮作区高水平建设,赛石玫瑰园、喜盈门草莓园、双龙湾藕荷观赏园和兴沃高效农业园握指成拳合力发展。
加快推进155个重点项目
  城市的崛起,无不以项目的崛起为标志。
  槐荫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让优势主导产业由初具雏形向崛起成峰蜕变。槐荫将发挥山东天岳、国晶电子龙头作用,加快构建碳化硅下游产业链,围绕5G、工业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赋能,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核心技术国产化;重点打造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城市之光科技信息产业园、汇金大厦科技总部基地、中科高速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型、金融结算型特色楼宇;加快推进总投资2756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山东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二期、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二期等项目建成达产。
  槐荫将抢抓机遇,以纬十二路都市消费带为引领,以线带面,联动各大街区、商圈,大力发展新零售、直播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着力构建集知名度、影响力于一体的省、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一季度,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60.7%,重点企业万宝行、宜家家居、百联奥特莱斯同比分别增长91.4%、86.3%、73.8%,增长势头良好。
  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槐荫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城通办、异地通办”,在“泉城办·全办成”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槐荫快易办”服务品牌。截至今年4月2日,通过“微信免费刻章套餐系统”为新开办企业办理企业设立+税务登记业务531笔,印章刻制业务9003笔,通过“微信档案查询”系统办理档案查询业务5676件,实现申请人“零见面、零跑腿”。
3年内提供学位近3万个
  槐荫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3年内,建成33所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位近3万个;3年内,建成10个名校长(园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培养15名市级以上名校长(园长)、名师……槐荫区对“教育兴”促“西兴”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一年强基础、两年展形象、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在卫生、就业、文化体育、城市布局等方面,槐荫区同样不遗余力。一项项民生工程见证着人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创新完善智慧康养平台建设,培育1-2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街道;开展“智慧共享中药房”试点,积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扩大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面;强力推进“五七”车站红色主题公园建设,积极申建全国首个“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确保一期工程“七一”正式对外开放。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进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槐荫全区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建成引领全省、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国际医疗康养高地、高端智能制造高地、现代化商务会展高地、文化旅游示范高地、乡村振兴大美高地,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槐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