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打底,大山深处邂逅“绿富美”

2021-01-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林宏岩
  
  近日,烟台市君沅茶场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茶叶顺利度过有机转换期,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合作社负责人刘世海告诉记者,他们所生产的茶叶从来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都是用自己制作的有机肥料,原材料以蘑菇渣居多。同时,他们的茶叶不扣棚,不锄草,茶、草都是自然生长,等草烂了,一样会变成肥料。
  “要说我们茶叶的最大优势所在,就是我们的茶园位于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昆嵛山天然无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我们的有机转换期破例从3年缩短为1年。下一步,我们的茶叶也将贴上有机标签,让更多人喝得放心、喝了健康。”刘世海说。目前,烟台市君沅茶场专业合作社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60亩,新茶销售价格达到每斤3000元,年产值达300万元。
  位于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昌口村的正源食品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将小地瓜做成了大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余万斤,先后取得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注册“拾薯记”“昆嵛仙薯”商标。
  绿色、生态、安全、健康,是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色农产品的四大“标签”。保护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山里的土壤、空气、阳光、雨露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目前,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培育出昆之阳蜂蜜、烟薯25地瓜、黑果花楸等特色农产品。该区还持续增进绿色福祉,帮助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作物种植政策性保险投保全覆盖。
  基于昆嵛山生态地位重要、生物资源珍贵,但管理者责权不对称、财政无保障、社会关爱不够、生活条件艰苦的现实,烟台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管理体制,赋予保护区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权力,成功建立起具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坚定保护一方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加大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力度,持续实现“零火灾”“有虫不成灾”的目标,资源存量持续上升,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功能完整,旗舰物种赤松在自然演替过程中达到了亚顶极状态,所辖36个村多年不见的原生野生生物正在“回归”。
  如今,依托烟台市创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想模式的特色行政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森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