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支撑,打造一区一业、一村一品——

滨州:精雕细刻乡村振兴“里子”

2021-01-19 作者: 姜斌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尚应亮 刘沙沙

  “以前,村集体没有什么企业,收入有限,想给村里干点事也因为没有资金而犯难,一味地等靠要也不是办法,所以我们决定自己想办法,壮大村集体经济。”谈起村里的乡村振兴之路,博兴县吕艺镇贺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玉军感慨地说。在吕艺镇党委、政府帮助协调下,贺家村把目光投向了本村的山东百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寻求合作。“县里协调了专项扶持资金,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参与,村集体每年拿9%的收益金。”山东百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晓庆说。
  与大企业合作,让吕艺镇示范区尝到了以企助建、以业兴农的“甜头”。据吕艺镇党委书记祁巍介绍,该镇示范区将17个村的近4万亩土地,分期分批流转给博华农业、深圳百果园等农业龙头企业,投资10余亿元,规划建设农林种养示范区、农林科普观光区和农副产品、投入品加工区,成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典范。
  近年来,滨州市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引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省、市、县三级联创,3个省级、7个市级、14个县级示范区扎实推进、全面起势,打造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和模式。
  “我们将示范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一区一业、一村一品,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滨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成江说。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阳信县水落坡示范区的吴家坊村,将肉牛养殖产业和食用菌种植业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种植→肉牛养殖→牛粪回收→食用菌种植→废料回收→有机肥加工→特色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模式,村民年人均增收3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以上。
  群众增收,产业发展是支撑。滨州市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滨州市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项目捆绑投放、社会资本注入等途径首先破解建设资金难题。滨城区杨柳雪、博兴县吕艺和惠民县麻店三个省级示范区,市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累计带动社会投入26.24亿元,共推动实施项目57个。
  “目前全市形成了以中裕为代表的小麦加工,以西王为代表的玉米加工,以魏桥创业、愉悦家纺为代表的棉纺加工,以香驰为代表的大豆加工,以鸿安、亿利源为代表的畜牧加工,以渤海水产为代表的渔业加工等一大批优秀龙头企业集群,带动了全市90%以上的粮食、棉花和畜禽进行加工转化增值,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96家。”滨州市委农办秘书科科长高立逸介绍。
  同时,滨州市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9049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18亿元,盈余总额6.07亿元。全市家庭农场达到2668家,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31.2万亩。
  结合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滨州市还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田园综合体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统筹集中在示范区内实施,充分发挥了资金和项目的集聚效应。
  “这一片以前都是破屋,现在建起了漂亮的篮球场。大人看孩子来这里玩,学生们放了学能打篮球,晚上能跳广场舞,大伙儿都很高兴。”55岁的惠民县麻店镇示范区孟家湾村孟昭云高兴地说。这个村先后投资17万元,在村中心拆除3户废旧房屋后腾出的土地上建成了占地800平方米的健身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
  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滨州市始终坚持不堆“盆景”,不搞形象工程,不刻意追求“面子”,精雕细刻“里子”: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4%以上,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比例达到45.97%。大力实施废旧房屋残垣断壁“清零行动”,拆除废旧房屋3.04万户、清理残垣断壁1.1万处,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滨城区杨柳雪示范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建起怀周祠及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如今杨柳雪已经成为滨州市乃至鲁北地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党组织3265个,培训党员64825人次,普通访客突破1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