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深圳签下一条产业链

28天引进15个电子信息项目

2021-01-14 作者: 李剑桥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李剑桥
   通讯员 刘清春 钱杰 报道
  本报滨州1月13日讯 新年招商开门红,1月12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深圳引入一条产业链,与15家电子信息企业集体签约。15家企业都是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深圳发展十几年的高科技企业。此次签约15个项目涵盖了手机整机制造、医疗电子产品、智能穿戴、智能蓝牙音箱、锂离子电池等产品门类,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9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个。
  滨州与深圳直线距离1600余公里,为了一条产业链,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千里“牵手”。2020年12月16日,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广忠带队赴深,与当地有关企业对接;12月22日,企业家代表来滨考察,当晚敲定招商合作协议;12月30日,10多家企业来滨考察;2021年1月10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佘洪烈带队赴深,挨个项目考察、洽谈,12日正式签订合同。
  短短28天,引进15个项目,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做到的?
  前期认真研讨、精心谋划,建立专门招商团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研究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梳理产业链图谱,优化完善“三图三库”;实施精准招商、链条式招商……
  在深圳,招商团队聚焦拟搬迁来滨的重点企业项目需求,追踪其上下游企业、关联商,摸清了企业间的生态关系。从手机整机制造企业延伸到智能穿戴、摄像头、震动马达等制造企业,从充电线、数据线追踪到锂离子电池、塑胶模具等产品门类……最终签订合同的这15家企业,就是互为同行业的“弟兄们”。
  深圳利恩光学有限公司董事谭又维说:“一群兄弟企业在一个园区聚集,就会有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形成的生态、链条将极大降低运输、营销成本,也能更好地培养和留住人才。”
  谭又维介绍,这15家企业之所以选择滨州,是基于滨州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紧邻京津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职业教育带来的人才优势、铝的原材料优势、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为代表的产学研一体的科技资源优势。
  “为支持深圳进驻企业发展,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尽快开通深圳物流专线,建立企业用工人才库,及时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对协议约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全部兑现,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保障项目早进驻、早达产。”佘洪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