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汪洙劝学

2020-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读史札记
  □ 王离京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人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名贯古今的大人物自不必说,而小人物造成大影响的典型代表,是宋代的汪洙。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四喜诗”,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四喜诗”不能算是诗,只是流传于民间的谚语而已。其实,“四喜诗”确实是正儿八经的诗人诗作。此诗的作者,就是汪洙。
  汪洙,乃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氏,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汪洙自幼聪颖好学,七八岁时便能吟诗作文,并且对于教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回,汪洙来到学宫(地方官学)玩耍。破败不堪的学宫,让汪洙大发感慨,便在墙壁上题诗一首:“门徒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多少公卿从此出,谁人肯把俸钱修。”几天后,到学宫视察的知府,看到了这首诗。当他知道这是一个小孩子所写时,大约是愧疚的神经被触动,就让手下把这孩子找来见上一见。
  见知府时,汪洙穿了一身旧的短衫短裤。知府见状,不免有些不悦,就问汪洙道:“你不是好学明理的有名神童吗?来见本官怎么穿得这么不讲究?”汪洙不慌不忙地口吟一诗作答:“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知府听罢,彻底服气:“这孩子真是神童啊,将来必有大出息!”这么一来,学宫破旧失修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进士及第后,汪洙被任命为明州府学教授,这就是个官办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小官。在不起眼的教学管理岗位上,汪洙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干得有声有色。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创作了很多带有少儿启蒙性质的劝学诗、励志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神童诗》的开篇,前两句宣传了大宋重视教育的基本国策,号召大家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后两句则有歧视其他行业之嫌,有段时间曾饱受批判指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想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么?那还等什么,赶紧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去呀。成功的要诀,在于个人努力而非出身,从而勾画出了一幅草根逆袭的诱人前景。
  由于汪洙的劝学诗、启蒙诗影响太大,很多教育工作者便拿来做了少儿启蒙教材。一些有心的教育工作者,将汪洙创作的三十多首劝学诗、启蒙诗,精心编辑成《神童诗》,用来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专心向学。《神童诗》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且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其影响力之大,比宋真宗的《劝学诗》有过之无不及,被誉为与《三字经》齐名的“古今奇书”,成了古代学校启蒙教育的通用教材。
  倘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神童诗》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甚至是糟粕的内容,这很正常,是由作者所处时代的认知局限所致。虽然如此,《神童诗》能够产生那么长久的历史影响,起到那么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汪洙还是值得后人对其致以足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