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思政五个着力点

2020-11-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刘海江
  
  当下,与国外疫情蔓延态势相比,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疫情防控业已进入常态化。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应该主动对标“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因应社会期待和学生需要,着力增强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契合性、实效性。
  提升中国之治“认同感”。中国之治,指的是我国的治理体制和治理道路。“中国之治”的密钥在于“中国之制”,在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之制”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对“中国之治”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体现出来的显著优势,要实现“三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的“定盘星”作用,这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实践证明,越是面临困难和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就越突出,党的强大领导能力就越得到彰显。二是讲清楚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抗疫期间,我们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全国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集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合力。三是讲清楚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要全方位展现中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大国担当,借助内外数据对比、案例比较、民众反应等,展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接续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绷紧校园防控“弦”,不妨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宁愿把情况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坚决把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二是责任到位。要明确责任,知责担责尽责,充分认识“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任务的复杂性,做好开学时段以及后期日常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三是落实到位。要提升校园和公共场域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继续做好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的消杀和通风工作,重视学生防疫知识的普及和日常预防措施的督促,并多措并举做好学生心理援助工作。四是协同到位。要主动协调对接,谋求形成合力,健全“大思政”工作体系,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的正向效能,统筹推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讲活抗击疫情“好故事”。“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学会从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实践中汲取营养,主动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习惯,转换话语体系,讲活讲好抗击疫情“好故事”,抓好“三个融入”。一是融入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触人心灵的“好故事”,把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彰显出来的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提炼、加工、转化为思想引领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礼敬英雄,内化精神,凝聚起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守望相助、敢于胜利的强大思想共识。二是融入学风建设。要把抗击疫情“好故事”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是融入主题活动。要通过邀请校内外战“疫”典型集体和个人开展事迹宣讲、分享,启悟学生内化榜样身上蕴藏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使命担当,感受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协作互助优良传统,不断汇聚起奋进新时代,开启事业新征程的磅礴精神力量。
  躬耕学生发展“责任田”。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线、生命线。“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三个聚焦”。一是聚焦育人效能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不应是空洞无物、干瘪无味的单向说教,也不应是降格以求、丢掉立场的一味逢迎,而应是解疑释惑、唤醒灵魂的双向对话。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聚焦立德树人,学会从社会热点、生活“头条”中搜集鲜活育人素材,更新自己的理念、知识和工作介质,切实提升育人效能。二是聚焦学业能力提升。疫情期间,很多学生只能在“云端”上课,其课业进度、考研备考、留学计划受到相当大的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与任课教师紧密配合,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计划性,督促学生补齐自律“短板”,并逐一排查课业困难学生的情况,“一人一策”确保不掉队。三是聚焦服务水平提升。“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更加注重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人文关怀,不断优化思想沟通渠道,精准开展心理辅导和谈心交流,塑造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精炼网络思政“金刚钻”。随着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的推开,“后疫情时代”教育的理念、方式、生态受到深刻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迎接挑战,精炼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金刚钻”。一是要勤学。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与学生的同频共振,才能更好把握学生的心思与脉搏,才能习得运用新技术开展工作的经验,履好职、尽到责。二是要敏思。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敏思善学,乐于思考,重视做好网络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脚下有路。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