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探索创新特教模式

从“康教结合”到“康教医结合”

2020-11-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王旭东

  曲阜市特教学校与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康教医”结合部,整合教育和医疗资源,为各类残障儿童提供全面教育康复服务,开展特色送教,举办“康教医结合、婴幼儿早期干预”为特色的幼儿园,成为山东省医教结合先例。
  学校与医院联合,形成了“学校+医院”“教育+康复”“教师+医生”的康教医结合新模式。通过这种特教模式,曲阜市实现了域内每位残障学生享受到高质量康复服务的办学目标。
“康教结合”的升级版
  曲阜市教体局以推进国家、省市特殊教育第一二期提升计划为契机,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康教结合”项目实验的基础上,主动创新教育理念,强化与医院卫生部门合作,实现医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出“康教医”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早在2013年,曲阜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被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特殊教育‘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学校在积累“康教结合”经验的基础上,着手探索“康教医结合”新模式。
  2016年5月,曲阜市教体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康教结合”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教育、卫计、民政、财政等部门的职责,通过制度建设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学校实施的运行保障机制,实现了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康复、教育等工作的有机衔接。2016年11月,曲阜市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曲阜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和咨询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委员会主要职能以及残联、卫计、教育等部门的职责;2019年7月,重新调整、充实该委员会,创新工作流程,构建运行模式。
  2017年5月,曲阜市教体局、曲阜市卫计局签署合作协议,依托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曲阜市康教中心;2017年8月,曲阜市特殊教育学校与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签署协议,成立“康教医”结合部,全面开展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康教医结合”实践探索。
  此举实现了“教育教学”到“教育康复”再到“康教医结合”转变。学校与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组建康复教师团队,以“学校+医院”“教育+康复”“教师+医生”的形式,共同实施“医学鉴定与教育评估、个别化教育方案制订、教育康复过程监测、个别化教育方案动态调整、教育康复效果评估”链条式“康教医结合”工作流程,为各类残障儿童提供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康复服务。
  同时,搭建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与康复医生之间的交流学习,鼓励一线教师考取“康教医结合双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康复治疗技术资格证书),目前学校持双证书的一线教师达12人。
  市特教学校成立了特殊儿童言语康复班,采取集体训练、个别康复、家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对学生进行言语康复,效果明显: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高,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下颌、唇、舌等发音器官灵活性明显提高,言语清晰度大幅度提升。学校还对学生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教给家长言语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如: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构音技巧、脑瘫孩子口部按摩及下颌矫正方法等,家长学习情绪高,能配合教师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简单训练。
向学前延伸,向家庭延伸
  “康教医”结合部设在曲阜市特殊教育学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园共有康复师30人,以0-6岁学前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以“医教结合、早期干预”为办学特色。幼儿园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分脑瘫儿童康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孤独症儿童康复、听力言语障碍儿童康复等4大康复训练区,配置综合感统、多感官、数字化OT等先进康复设备。
  他们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亲子同训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目前,在园接受康复治疗的残疾儿童达220人,辐射曲阜及周边县市区。
  送教上门,康教医成果向残疾儿童家庭延伸。学校将“康教结合”理念融入到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中。2018年2月开始,曲阜市康复中心康复师与学校教师联合上门服务、联合巡回指导。目前,曲阜市“一对一”送教学生60人,送教教师67人,实现了全市建档贫困户残障学生“康教医”服务全覆盖。送教教师队伍既有普通学校教师、特教教师,还有“康教医”结合部的康复专业教师,拓展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内涵,提升了送教送康质量。
  “康教医结合”有效解决了学校康复人员不足、医学鉴定评估技术欠缺且不能前置的短板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曲阜市“康教医结合”《残疾儿童“康教医”结合应用研究》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基层卫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向全省推广。2015年11月,在全国第三届全康复技能大赛上,实验教师孔静执教《音位L—萝卜》荣获三等奖;2018年6月,学校《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校本课程行动研究》课题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