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为社区老人提供诊疗、助餐、康复、家政综合服务——

家门口有了专业“养老院”

2020-09-16 作者: 李媛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李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是目前的迫切需求。结合多数老龄人口倾向于居家社区养老的实际情况,青岛市市北区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专业化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之路。
一站式解决
老人日常所需

  9月8日早上9时,72岁的耿盘柱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辽源路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师王金铃先辅助老人进行上下肢肌力训练和站立位重心转移,然后是手指精细动作训练,最后进行针灸理疗。
  “我是一个月前突发脑梗导致右边偏瘫,出院后,孩子也帮我找了几个地方,我都不满意,正好社区这个中心开业,我就过来试试,还真挺好。”耿盘柱说,他从家走过来也就十分钟,康复设备足以满足他的需求,还有专门的康复师帮助他恢复,家人都很放心。
  完成康复训练后,耿盘柱又跟几个老哥们到活动室下了盘象棋。眼看到了午饭时间,他们却一点也不着急走。原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还有社区食堂,午餐就在这儿解决了。  
  该中心负责人贾海燕介绍,中心面积近1000平方米,按照5A级标准打造,设有社区门诊、社区食堂、康复护理室、长短期托养室等,可以为社区老人提供诊疗、助餐、康复以及家政等综合服务。有需要的老人还可以来中心签约长短期托养床位,在家门口就可接受专业养老院的养老服务。
养老不离家
  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问题。除非是身体状况不允许或者子女确实无力照顾,很多老人并不愿意离开家。有些老人可能连家门口的居家社区养老中心也去不了,如何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呢?
  在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社区养老中心,有一支“小蜜蜂”居家社区护理队,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巡诊、助浴、送餐、理发、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我们这支队伍招收的都是护理、社会工作及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队员平均年龄28岁,老年护理服务从业经验均在五年以上。”该中心运营副主任张旭表示,老人需要服务时,通过家中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终端一键呼叫,就能预约各种服务,每项服务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护理人员上门服务也会通过终端接受视频监控。
  张青越和徐荟两人搭档负责金坛一路片区。9月9日上午10时,按照当天排出的巡诊任务单,她俩来到88岁的徐桂香老人家中。“徐奶奶,我们来看您了。这两天您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啊?”张青越一进门就握着老人的手嘘长问短,和老人聊起了家常。徐荟则负责帮助老人测量纪录当天的血压、血糖,然后帮助老人打扫房间,预订了当天的午饭。
  看着两个年轻人围着自己忙前忙后,徐桂香老人不禁湿了眼眶。“我年龄大了,下不去楼,孩子不在身边也帮不上忙,多亏这两个孩子,按时来看我、照顾我,我心里真是高兴,看着她们就像是我自己的孙女,见了就觉得亲。”老人边说边起身去拿葡萄给她们吃,老人心中难以表达的感激之情、喜爱之意也都融进了这甜甜的葡萄里。
一街道一中心
一社区一站点

  针对老城区老年人口占比大的实际情况,市北区将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列入2020年度区办实事和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项目,区民政局引入福山养老院、福彩四方老年公寓等优质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标准化、品牌化运营。依托大型企业或专业组织建设市北区老年人“中央厨房”,以企业化运作模式改变以往各个社区“零敲碎打”式的助餐服务,按照“一厨多点”的方式,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全程热链送餐服务。
  以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市北区还将日将社区照料中心升级为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区街居三级联动”,打破机构养老的“围墙”和“壁垒”,把全链条的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庭。目前,已建成19处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38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签约家庭养老床位647张,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助浴、营养配餐、家庭病床护理等服务1500余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争取今年年底实现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全覆盖。”市北区民政局局长万泽娟表示,根据政策,进一步扶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建立市场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机制,提供综合性品牌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