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陈营村专业发展厨具产业——

村民变“老板” 抱团谋发展

2020-09-16 作者: 魏然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魏然 刘磊 报道 图:淄博市朱台镇陈营村一隅。
图:厨房设备生产车间内,陈营村村民正在操作激光切割机切割不锈钢板材。
党端看点
  □ 本报记者 魏然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张伟 王聪颖

  “谋呀谋呀谋幸福,奔呀奔呀奔小康,为心中永远的梦想,家国兴旺……”伴随着一曲《幸福小康》,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陈营村的“夜生活”拉开序幕。
  初心广场上,欢快的广场舞带走一天的疲惫;村史馆里,三三两两的村民徜徉其间;“老年之家”里,激战正酣的棋局吸引不少人观看;喷泉旁,嬉戏的孩童发出欢快的笑声……
  “环境好了、生活美了,大伙儿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刚刚从潍坊走访客户回来的“90后”小伙王金龙,谈起近些年村里的变化,言语间难掩兴奋和自豪。
  “受疫情影响,今年日子不好过,但计划新上的商用冰柜项目不能耽搁。设备定好了,厂房敲定后便能上马。”王金龙是淄博浩龙厨房设备厂的总经理。在乡亲们眼里,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年仅27岁的王金龙是名副其实的“后浪”。但8年前,无论是王金龙,还是陈营村,都是另一番光景。
  陈营村是一个只有165户人家的小村,不靠山、不临河,距离镇中心也有近10公里,种种不利条件,让陈营人只能在地里“刨食”。
  “村里的土地算不上贫瘠,人均2亩地温饱有余,但却支撑不起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陈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华说。
  “当时年轻人都一门心思想离开这土旮旯,我也跟着村里人一头扎进厨具厂当学徒,学技术。”王金龙说。
  陈营村往北约3公里就是全国有名的“厨都”——博兴县兴福镇。早年朱台镇很多人都去兴福镇的厨具厂打工、跑业务,后来有些人回乡利用家庭作坊开起厨具厂。2012年,“学有小成”的王金龙办起了自己的淄博浩龙厨房设备厂。
  虽然几经波折,但脑子活、跟得上形势,王金龙通过电商平台撬动市场,实现与志高、欧诗特等大品牌的合作,产品也发展到3大类80个小类。2019年,企业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咱们有着发展厨具产业的条件和优势,村民外出打工大多从事厨具生产或安装,不愁技术。”王金龙告诉记者,全村超过三分之二的家庭都在从事或从事过厨房设备生产、维修。
  眼看着村里的厨具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李金华却有了新烦恼。“多数加工厂延续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缺乏整体规划。不少村民富了,可村集体收入还长期在3万元左右徘徊。”
  2017年开始,陈营村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对闲置院落、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成陈营村厨具产业基地,引进有实力的厨房设备企业,在水、电、贷款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村民发展厨具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陈营村备案在册的厨具加工企业已达45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
  “我们村还成立了陈营村工业联合会,开展专业培训,参加展会,共享市场、人才等信息,大小企业抱团‘打天下’。”王金龙说,如今自己也有了新方向,“继续抓住网络销售,向厨房工程等方向发展”。
  2019年,陈营村集体收入达135万元,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全村80%的劳动力以村内就业的方式足不出村奔小康。
  村集体有了钱,也能为村民做更多的事情。李金华说,现在村里亮起路灯,硬化了道路,建了初心广场和音乐喷泉,清明节、重阳节给65岁以上的老人发福利,免费体检,“我们正盘算着给村里老人提供免费爱心午餐呢”。
  “现在的好日子村民们都感觉得到”,王金龙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也拉起了一支“队伍”,晚饭后便在广场集合,扭起秧歌跳起舞,“别提多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