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融媒体发展趋势 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

2020-09-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程龙煊
  
  在数字化的今天,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各类新媒体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格局。这些依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在媒体属性之外还兼具着社交、娱乐等属性,迎合和塑造着当下这个时代受众的喜好和理念。单就媒体属性来说,新媒体也势必会在传播成本、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有优于传统媒体之处,从而分流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这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电视媒体而言,是生存与发展上面临的巨大考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电视这种新闻媒介依靠其多年积攒的公信力、影响力,在受众眼中更能代表权威、真实和客观,仍然有一大批忠实受众。电视新闻以其能够秉持客观立场,内容相对更加优质,原创性也更强等优点,更能够满足受众对“真相”的需求,新媒体无法取代这一主流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地位。但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媒体凭借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新等优势,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相比,在内容制作和传播方式上相对滞后,行业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只有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要增强电视新闻媒体时效。各类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即时性方面。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要想满足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提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舆论监督热点问题。对事件进展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关注和反馈,通过电视新闻的客户端、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融合渠道进行新闻事件动态、进展的即时发布,并与受众在线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发布的新闻侧重点进行及时调整,进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好感,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要加强与新媒体受众沟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具备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和与受众实时沟通交流的特性。电视新闻应该通过“电视+”的路子,建立健全与受众沟通交流渠道。比如,电视+手机客户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实时沟通优势,实现电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并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央视《新闻联播》短视频栏目就十分接地气,主播的语言表达由“播”向“说”转变,开始使用网络语言、公众话语表达新闻内容,金句不断,成为主持人创新传播工作的范例。
  要优化电视新闻媒体选题。在进行电视新闻题材选择时,对重大事件,在收集素材、加工报道材料中,要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上级政策方针等,对所报道的重点内容进行精准、严谨把握,一方面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另一方面也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属于电视新闻的威信。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把握时效,在及时客观发布报道的同时,探索突发事件背后的内在逻辑和解决策略。典型报道要凸显特色,做到事迹真实、发人深省,既要有正面的典型宣传也有负面的典型曝光,把握好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积极打造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形式往往呈现碎片化、无序性,缺乏连续性、深度性和权威性,而这恰恰是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因此,通过打造专题类的电视新闻节目,观众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和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较新兴媒体更加可靠,观众的信任感更强。比如央视的《新闻调查》,通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第一个全力投入实践调查性报道的电视新闻栏目。
  要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和手段。现在信息传播方式更迭迅速,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头条等新媒体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多的新闻发布渠道和平台。电视新闻媒体应该以新媒体为依托,实现对新闻全面、高效的发布,进一步拓宽新闻传播渠道,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同步要做好的是,实时更新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传播理念,确保在传播平台构建时,有能力展现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让受众经常感受到新闻的生动和新颖,同时也能提升新闻的表现力。比如,《康辉的VLOG》系列微视频节目微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1.5亿,微信平台总阅读量达110万。
  要发挥节目设置的本土优势。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对本土新闻资源的及时掌握和深入挖掘。只有通过有效构架新闻节目,强化新闻传播的本土性、服务性和思想性,突出报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本地新闻,才能增强与受众的黏合度,树立电视新闻的形象,提升收视率。在设置新闻节目时,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文化和元素,在内容、语言、主持、包装上要与本土贴近,尽量用平民化的立场和民生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接地气的报道;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优势,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及时提供新闻信息和生活资讯等各类服务,以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要增强新闻内容的思想性,做有观点、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相互冲突彼此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电视新闻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借鉴新媒体的长处,优化电视新闻媒体选题,精心制作优质节目,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加强与受众交流沟通,在提高新闻时效性上下功夫,制作更多有深度、广度和温度的新闻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稳定和吸引受众,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