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斜杠青年”并不只是一道镀金的标签,更是一种不给人生设限的态度。“斜杠”只是一种价值选择,而非通往成功的方法论——

进击的“斜杠青年”

2020-08-31 作者: 赵琳 来源: 大众日报
  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正成为一种“潮”标签
  □ 本报记者 崔凯铭 赵琳

  “不会弹钢琴的编辑,不是好摄影师。”“不‘斜杠’一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90后。”当下,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正成为一种“潮”标签。今年疫情以来,“斜杠青年”的队伍更加庞大。
  “斜杠青年”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它指不满足于专一职业生活方式、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国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在《一个人/多重职业》一书中提出。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斜杠青年”规模已突破8000万人,他们以“80后”至“95前”人群为主,高学历者占据主流。
  “斜杠青年”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
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薛易是青岛媒体人,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今年8月,他的历史文学作品《刀头上的绝响》出版发行,再现了田穰苴、吴起、乐毅、王翦、樊哙、韩信六位历史名将的风采及波澜起伏的人生。
  从媒体人到作家,这次“斜杠”经历是兴趣使然。薛易说,出版这本书,选取名将来解读历史是源于自己的英雄情结。听评书让他度过了贫瘠的童年,但评书中,很多人耳熟能详却又难辨虚实真假,“他们尘封于正史中,活灵活现于野史演义里,故事广为传播却又面目模糊,有太多以讹传讹,让人真伪莫辨。他们在民间口头传扬,但被添加了太多的道德评判,或棒杀或捧杀。”正是基于这些童年经历,薛易长大后不甘于似是而非的历史印象,于是执意去遍读史书典籍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人物,并将其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和重构。
  而媒体的从业经历也为写作提供了极大便利。薛易说,他写作早已习惯以事实为依据,有理有据分说问题。行文过程中,他以正史为依托,只在历史的空白处加以虚构,以小说笔触勾画人物,填充人物与故事细节,以虚实结合的笔法,再现名将鲜活性情。
  在人生的多重选择中,写书成为很多“斜杠青年”的第一选择。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郭珊珊告诉记者,仔细剖析著者群体,很多人都是“兼职”写书。特别是网络文学兴起以后,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码字”为乐趣,其中不乏成功者。比如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专职写作以前,就是一名典型的“斜杠青年”。
  “仔细观察古往今来的大家和如今颇有成就的‘斜杠青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都有自己的主业,然后再利用已有资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济南阡陌书店创始人郑国栋认为。这方面中西方都有很多例子。在西方,达芬奇就是一个集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建筑工程师等身份于一身的大家,他还对音乐、医学、考古、水利、地质等颇有研究。有学者考证,他对其他领域的兴趣,主要出于对绘画的专注和热爱。
  济南市阅读协会会长何丽亚对此深以为然。她说,在从事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不注重阅读习惯培养的家庭,往往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为此,她专门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质,方便在阅读推广中帮助更多家庭解决问题。在何丽亚的名片上,“阅读推广人/心理咨询师”的头衔赫然在列。
  身兼数职,在十年前或许为凤毛麟角的能者所专有,而现在的年轻人对此已司空见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2.3%的受访青年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清研智库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创业者这类“两栖”“斜杠青年”已超8000万人。
  济南大学教授朱海涛认为,“斜杠青年”是年青一代的自我价值实现。与传统职场中单一、稳定和保守不变的工作框架相比,拥有多个职业、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能够在更多的岗位和空间中挖掘自身潜力,拓展自我能力。“斜杠青年”不只是身份的叠加,自主选择的职业观和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丰富个体的人生体验,也能进一步释放个性、激发活力,有助于新生一代青年成长为多思多研的人才,在职场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大环境赋予的多元选择
  “斜杠”,是个体的选择,也是大环境的映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商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兴职业的强势崛起……都成为“斜杠青年”旺盛生长的“土壤”。
  凭借自制的5G网速体验视频得到众多媒体关注,一跃成为母校的一张“名片”,8月2日,“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哔哩哔哩个人空间上传了他的最新视频,与他的600万粉丝的ID拍了一张2000亿像素的合影。这个微博认证为“知名数码博主”、哔哩哔哩认证为“2019百大知名UP主”的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生,是大学校园里“斜杠青年”的典型一员。
  正处于探索人生无限可能的阶段,大学生是书写“斜杠”生活的最佳群体。一方面,脱产学习的模式使得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社会生存压力较小;另一方面,包容开放的大学校园也为多元思想提供了极佳的孕育环境。一手国家奖学金,一手优秀志愿者,既有“大厂”“央企”实习证明,又有支教公益经历……翻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十佳大学生”“优秀毕业生”公示,这样的光鲜履历几乎已经成了基本配置。而在闪光灯照不到的普通大学生群体里,也不乏出色的多面手。
  郭佳颖(化名)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平日里绘画软件不离手的她,总会让旁人误以为她所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个美术专业。虽然带着艺术两个字,但平时学习中小郭更多是与各种软件打交道。而卸下学生标签,她的另一层身份则是爱玩游戏的网络画手。在网易LOFTER上,小郭是有着V字认证的“绘画达人”,喜欢的游戏、动画的衍生创作是她绘画的主要内容,并因此吸引了不少有着相同爱好的关注者。虽然自嘲“更新少,涨粉慢”,但小郭目前已有千余名粉丝,并且还时常接到约稿的邀请。
  幼儿园开始学习水粉画,初中时画笔变成数位板,对于二十岁出头的小郭来说,绘画早已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我害怕把爱好变成职业”,从小梦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小郭虽然没有选择以绘画为生计,画笔却始终是她生活的注脚。毕业实习时,小郭做过设计游戏宣传页与活动海报的工作,兴趣与专长交叉,虽然累,却并没有让她厌烦。如今,毕业了的小郭尝试着全新的文字工作,离开格子间和笔记本电脑,她依然是那个自由的网络画手。
  “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催生了一大批新兴职业,为年轻人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华提供了平台。”朱海涛告诉记者,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斜杠青年”热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技多不压身”,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自身含金量,增加职业选择“筹码”也成为新生一代青年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
不给人生设限的态度
  在社会营造的就业压力下,一门特长就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重可能。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上,“多元技能”正在成为与“核心竞争力”同等重要的关键词。“斜杠青年”,正在从一种选择变成一种“刚需”。
  记者留意到,在某简历制作网站提供的优秀简历示例中,“兴趣爱好”栏的“正确写法”写着:写作(个人公众号:XX,1万+粉丝,平均阅读2000+),摄影(作品链接),业余视频编导(自制视频12部)。
  当“斜杠青年”发展成一种焦虑,许多青年人开始陷入盲目追求“斜杠”的误区,样样技能沾手,样样不精通。还有人功利地陷在为“斜杠”所作的付出与可取得的收获的计算题里,反复权衡,迟疑不决。
  精力的分散和焦虑的蔓延,不仅不能让年轻人打开人生的新局面,反而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大好年华。《人民论坛》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部分青年对“斜杠”的追求,实际上追求的是收入而不是兴趣。这种认知的误区打翻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天平,也无视了成为“斜杠青年”必须具备的强大的自我意识和内在驱动力。“斜杠青年”并不只是一道镀金的标签,更是一种不给人生设限的态度。“斜杠”只是一种价值选择,而非通往成功的方法论。
  “阿拉丁”是一名在首尔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比起真名,她更喜欢用“阿拉丁”这个网名来称呼自己。除了留学生身份,她还是一名日语学习者、街舞爱好者、韩国女团字幕组成员。高考失利,她以4分之差从想学的日语滑到韩语专业,大学的开端笼罩着一层阴霾,她选择发展兴趣爱好来转移焦虑。舞社成了她的“乌托邦”。捡起初中时的一点拉丁舞基础,她在北京的舞社报了名,一有空闲就坐上整整一小时的地铁去舞社学习街舞。大一时只能在观众席当观众的她,到了大二已经可以空闲时间参加舞社商演,比赛时代表学校上台。
  街舞学习为“阿拉丁”打开了新的局面——因为学习街舞,她喜欢上了韩国的舞团,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她加入了某位韩国女团成员的粉丝字幕组。“我翻译第一个视频的时候,一个十分钟的视频,我翻译了整整一个晚上。”半年后,她翻译同样时长视频所花费的时间缩短到了一个小时。借着热爱带来的驱动力,她通过了韩语等级考试,申请到了学校与韩国合办的“2+2”交换项目,并拿到了奖学金。不过,对于最初的梦想,她也并没有放弃。韩国留学是一个起点,“阿拉丁”想要踏足的还有更远的世界。利用兼职攒下的家底,她从大二开始课外学习日语。目前,她在准备参加因疫情推迟的日语等级考试,并计划毕业后去日本读修士。
  “我以前总觉得,我未来要做的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谈起自己还算丰富的大学生活,“阿拉丁”颇有感触。“后来发现生活并不总是如意,但趁着年轻,多做想做的事情总是好的,不管成不成功。总是顾忌得失很可能鸡飞蛋打,心态纯粹一些,反而可能给人生点亮那盏‘神灯’。”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讲师凌晓丽认为,当下,“斜杠青年”这一名词下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奔于生计与前程的“被动斜杠”,一类是追寻自我实现的“主动斜杠”。就比例而言,被动者居多,主动者如“韩寒”们居少,经济水平可能是分水岭。
  “时代的变化让青年有了更多机会将内心的迷茫与纠结通过一次次选择进行外化,从‘只能想想’到可以付诸实践这是一种进步。但不论何种时代,做的代价都会远大于想的成本。”凌晓丽认为。
  凌晓丽告诉记者,作为青年,大胆尝试甚至是“好高骛远”都未尝不可,不触及自己的“天花板”怎能知道自己的极限。因此如何选择没有标准,但选择之后应如何去做却早有公论,便是“脚踏实地”。简单来说,不要左顾右盼,在你的路上前行,看着你的前方,每每迈进一步,都应给自己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