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跑好我们这一棒”

——山东援藏的担当与作为

2020-08-26 作者: 梁旭日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山海相连,鲁藏情深。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际,有一群山东人,正在雪域高原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西藏日喀则,走近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行10多天的蹲点采访,近距离了解山东援藏工作的新成效,感受援藏干部身上的精气神,通过人与事、景与物的观察体悟,讲述新时代山东援藏故事。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梁旭日

  日喀则很远。从齐鲁大地到雪域高原,相隔七八千里。
  日喀则又很近。因为援藏干部,这个地方在山东常被提起。
  从1995年到2020年,从第一批到第九批……25年来,一批批山东援藏干部人才来到这里接续奋斗!
  如果说,援藏是一场接力跑,那么,山东援藏的脚步从未停歇。
  现在,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接过了“接力棒”。2019年7月入藏以来,他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牢记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等困难,担当作为,扎实苦干,始终坚持高质量援藏,把握好援藏工作规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戈壁荒滩变身生态绿洲
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车行日喀则,目之所及,最常见的景色是——蓝天白云下,黄褐色的连绵远山。山上多是砂石,少有绿色。
  但在位于日喀则市区北边的南木林县,有一大片“绿色”令人印象深刻。
  “你看,这都是我们种的树!”7月21日,站在南木林县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一处观景台上,山东潍坊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南木林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志强说。
  举目远眺,只见一排排树木整齐排列,由近及远直到山边。中间点缀着油菜花田,淡淡花香随风飘来。
  可在十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当地老百姓有这么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石头跑,地里不长草”——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
  这样的环境,能种活树吗?
  杨建老家陕西,长期在日喀则从事林业工作,见证了山东援藏种树的历程。据他讲,以前,这里纯粹是砂砾地、荒滩地,根本存不住水,刮起风来,人都站不住。开始时,很多当地人都不看好,觉得不可能。
  可在对口支援的潍坊援藏干部人才看来,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环境越是恶劣、沙化越是严重,越要下大力气植树造林。
  他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优先选择道路两旁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三大一深”(大坑、大苗、大水、深栽)的方法进行试种,同时加强后期管护,结果成活率达到80%以上。
  看到希望、有了信心,植树造林的规模不断扩大。
  从2011年正式启动,发展到现在,示范区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植树造林4万多亩,栽植新疆杨、榆树等苗木200余万株,还建设了水渠,长度达到50公里。
  现在,这里的风沙减少了1/3,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了5%,空气湿度增加了10%,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生态绿洲。
  生态环境的改变,靠的是一批接着一批干!这期间,潍坊援藏干部人才从第三批换到了第七批,但不变的是,他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不懈坚持。
  “最难的就是水。”杨建说,在这里,栽活一棵树很不容易,如果不持续浇水养护,树肯定渴死掉了。山东援藏干部踏实、肯干、吃苦、坚韧的劲头,他是很佩服的。
  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潍坊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手中。除了“绿荒滩”,他们又动起了“富口袋”的心思,通过发展具有生态功能的经济林、海棠园等项目,做起生态、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的文章。
  目前,“林业经济”解决了2200多人就业,每年能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近3000万元。
  “从南木林生态示范林的种植,可以看到‘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力量,最终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马金栋表示。
全力援建一所齐鲁中学
集聚资源、整合资金、集成政策

  做什么工作都有规律,援藏也不例外。
  为了避免援藏资金分散使用、撒芝麻盐,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以下简称“中心管理组”)总结援藏工作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提出集聚资源、整合资金、集成政策,着力干一些群众急需、带动力强、效益好的支撑项目。
  这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援藏工作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7月23日下午,在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山东援藏教师王军波正在给学生们上英语课。琅琅的读书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来。
  目前,像王军波这样的山东援藏教师共有60名,他们分成3个团队,组团式援助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日喀则第二高级中学、白朗县中学3所学校。
  说起山东教育援藏,有两个关键词——组团式援助、全链条帮扶。日喀则市教育局局长索旺说:“在山东的援助下,日喀则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了一个台阶。”
  但在工作中,山东援藏干部人才也发现,日喀则市的高中教育是一个短板。高中的入学率,还远不能满足需求。
  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中心管理组决定全力援建一所齐鲁中学,解决当地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教育需求问题。
  不过,建设这所学校大约需要2.1亿元。钱从哪来?
  “民生援藏,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大量增加投入也不现实,关键是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效果、更大的作用。”马金栋表示,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对援藏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去年共有79个,今年整合为了49个。
  目前,齐鲁中学项目正有序推进,2021年将投入使用。届时,将在前期援建的基础上,形成以齐鲁幼儿园、齐鲁小学、齐鲁中学为代表的齐鲁教育“全链条”品牌。
  山东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卫健委副主任吴长远介绍,今年,山东投入医疗援藏资金4466万元,相关项目已全部启动。目前,共有40多名医疗干部人才在日喀则进行援藏工作。
  集中资金资源,提升援助质量,也发生在医疗援藏中。
  以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为例,2019年7月,山东改变以往省直医疗人才援藏“少而散”的情况,抽调7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对这里进行组团式援助。经过一年的帮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临床和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接诊能力和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下一步,山东援藏将加强资金资源整合,帮助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医院。
一个光伏大项目的落地
找准结合点,实现共同发展

  西藏的长治久安,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支撑。
  但长期以来,日喀则产业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落后。中心管理组把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7月25日下午,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内,工人忙碌、机器轰鸣,由山东省属企业水发集团投资建设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正在进行打桩作业。
  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区域总经理谢继佳介绍,这一项目占地1600多亩,总投资约4.5亿元,今年7月15日开工建设。
  别看现在项目进展顺利,但在开始和推进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
  日喀则发展光伏产业,有光照时间长、电价比较高两大优势。其中,光能资源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每年光照时间超过3300小时。
  光能资源一直存在,可当地的光伏产业为什么没发展起来,而是呈现小散弱的局面?
  这里边,有光伏产业技术上的瓶颈、政策上的变化等因素,也有当地高原环境比较艰苦、产业基础相对较弱等原因。
  破题的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实现共同发展。
  “产业的发展,要讲究科学的规律,关键是把山东的优势和日喀则的资源禀赋结合起来。”马金栋说,针对当地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他们提出,能不能从资源整合、项目并购的角度来做?思路一变,工作的局面就打开了。
  今年5月,在前期研究、沟通的基础上,援藏干部组队回到山东,专门来到水发集团,上门推介、精准招商,双方初步确定由水发集团旗下新能源板块的上市公司水发兴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建设一个光伏储能项目。
  项目推进从此进入快车道:5月14日,见面交流洽谈;6月15日,正式签订协议;7月15日,项目开工建设;12月底,就能并网发电。
  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西藏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山东在产业援藏上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
  作为山东省属一级国有企业,水发集团资产规模超千亿元。有了“吃螃蟹”的首个项目,下一步,该集团将在清洁能源、水务环境、现代农业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继续加强与日喀则的合作。
  瞄准长远,中心管理组结合当地实际与山东优势,明确了4个重点产业援藏方向——蔬菜产业、青稞深加工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藏药产业。
  “相信经过不断努力,这4个产业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能够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对当地就业、财力的增长,也会有一个大的拉动。”马金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