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业内人士认为,汹涌的流媒体,不会杀死影院,更不会杀死电影——

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院

2020-08-02 作者: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截至7月26日,全国已有超过5200家影院恢复营业,复工率接近50%;复工首周七天,418万人次到影院观影。复工后第八天(7月27日),全国超过5300家影院恢复营业,共排映约11万场,观影人数约70万。山东地区影院复工率超过70%,列全国第一,排在后面的是江西和浙江。8月1日,复工后次周六,全国有超过7000家影院恢复营业,共排映超18万场,观影人次超140万。
  7月27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七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举行。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表示,希望电影市场尽快恢复。从8月开始的各个重要档期,华谊兄弟将拿出有质量、有吸引力的电影,用实际行动吸引观众回到电影院。
  去影院看电影,一度成为人们的第一休闲和娱乐方式。时光飞逝,电影的龙头地位,先后被电视、录像带和光盘替代,但却从未消失。移动互联时代,看电视的人少了,录像带和光盘几乎消失。移动端和流媒体异军突起,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工具,但电影和电影院仍然没有消失。
  在《电影与社会》一书中,哲学家伊恩·贾维提出一组问题:“谁看电影,怎样看电影,为什么看电影?”这些问题,随时代不同答案不尽相同。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电视就已经逐渐取代电影,成为最重要的大众娱乐媒介,观众的观影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对很多人来说,看电影不再是习惯,而是有计划的外出活动。“去电影院”,变成了“去看一部片子”。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认为,虽然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人们获得娱乐内容的门槛越来越低,但走进影院的仪式感却始终无法被替代。程武说:“虽然电影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当一群人带着期许,走进一个相对封闭、黑暗的空间,通过一束光,伴随着电影剧情推进,找到愉悦、温暖和感动,这是电影带给我们最独特的价值。我们需要这种有仪式感的、独特的观影体验。这也是万千电影人在如此大的挑战下,依然坚持在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原因。”程武的话,道出了电影最大的魅力之一:体验感和仪式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过一个理论——“洞穴理论”。大体意思是:在黑暗的洞穴里,几个人背对洞口而坐。洞口有一束火把,把人与物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洞壁上。当他们看到眼前的影子,便产生镜花水月般的错觉,以为活动的影子才是真实的世界。“洞穴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观众和影院的关系。影院类似洞穴,洞壁就像银幕,而活动的影子则对应银幕上放映的电影。观众当然知道影院外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但他们喜欢沉浸在黑暗的影厅内,感受虚幻的影像。那一刻,虚幻有如真实。
  从传播学角度讲,影院最珍贵之处,就是体验感。在黑暗的空间里,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观看同一个故事,共同体验此情此景。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众人形成某种紧密的情感链接,以及暗合的情绪共振。这种情绪共振,是共通的,也是独特私密的。
  同时,影院观影充满仪式感。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今年撰文称:“人们的天性就喜欢聚在一起。现在大家被迫分隔起来,背离天性,这让所有人都觉得非常艰难。也许,你跟我一样,曾以为自己去看电影是为了看明星,为了环绕音,为了零食、汽水和爆米花。但其实不是,我们去影院,更像是完成一种仪式,一种类似与多个陌生人约会的仪式。”
  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为流媒体巨头Netflix拍摄的黑帮大片《爱尔兰人》,去年11月27日上线播映。尽管是专门为Netflix打造的,但本片依然在上线前专门在美国几家影院进行放映。一方面,是参评各类电影奖的实际需要,也是为了完成仪式。这种仪式,既是电影本身的需要,也是观众的需要,因为有人非大银幕不看。与此同时,马丁·斯科塞斯呼吁:“我在制作这部影片时,就在为观看它的方式考虑。在理想情况下,我当然推荐你去大银幕看。我请你们别用手机观看。实在不行,用iPad,用大一点的iPad。”一部史诗大片,用手机,哪怕是家里的投影看,都是不完美的。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表示,把观影的仪式感保持好,就是要把电影不同于其他视频产品的差异特色做出来。
  尽管像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老派大导演,都开始选择与流媒体合作,但实体影院依然有其独特优势。除了观影体验和仪式感外,视听效果和放映技术显然是众多流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正如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所说:“看电影不只是看故事。电影院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视听享受。”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电影已死”这一话题。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曾提出“影院在,电影在;影院亡,电影亡。”而从当下数字时代电影工业来看,不如说是“技术在,影院在;技术亡,影院亡。”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与流媒体竞争,保持自己的产业优势,实体影院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法国电影理论家、《电影手册》杂志创始人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技术在为电影美学拓宽新的疆域的同时,又将电影与现实无限拉近。
  在当代,观众对电影画面的细腻逼真度和沉浸感的需求日益强烈。除了数字特效、CG仿真等制作技术外,沉浸式和临场感的观影体验成了影院放映系统不断追求的技术目标。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开创真正的3D电影时代起,数字电影技术一直在升级,影院开发者也在不断追求巨幕和音响的极致化。从普通的数字IMAX到激光IMAX,再到ScreenX的270°三面投影放映厅,传统的屏幕由单面扩展到左右两面墙壁。对技术控影迷来说,大屏幕还远远不够,杜比实验室推出的两大黑科技——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享有双重的澎湃体验。
  除了视听等感官刺激外,人们对真实的浸入感也愈发渴望,4DX和作为新兴科技的VR电影还模拟了触觉等感官功能,实现了全方位的沉浸式观影。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北京电影节就设立了专门的VR单元。台湾导演蔡明亮的8K技术的《家在兰若寺》等影片放映时,虽然票价高达150元,依然一票难求。对新技术和全新观影体验的追求,既来自影院,也来自观众。
  如何让流媒体前的观众重新回到影院,如何让观众沉浸甚至置身于影片中,李安导演是先知先觉者,更是先行者。李安推出的4k+3d+120fps的影像格式,被索尼官方命名为“Immersive Digital”(沉浸数字式)。在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中,我们看到(前提是得到影院观看,同时影院的放映技术支持这种格式),高帧率降低了影像的运动模糊,减小甚至消除了摄影机镜头运动所造成的“抖动”。在此格式下,影像更加清晰、细腻。与此同时,影片的细节和信息量也无限放大,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当技术的升级让电影与现实无限接近时,观众对观影的追求逐渐由影片本身置换为对观影体验的追求。电影工作者必须具备更长远的目光,不断完善电影技术,方可为实体影院留住最忠实的观众。
  影院不死,电影不死。它们的不朽,还在于对很多人来说电影是认识世界的窗口。
  杰出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认为,看电影和读书一样,是一种塑造三观的过程。好的电影看多了,阅片量大了,就如好书读多了一样,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事物的理解、为人处世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电影常常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人的人生际遇,会看到不同地方的人文风貌,会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这其中,无论是基于现实的直接勾勒,还是基于想象的大胆描绘,都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生活之外更大、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会在不同的电影熏陶下,不断地被“更新”。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三观。简单说,好的电影,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汹涌的流媒体,不会杀死影院,更不会杀死电影,除非自杀。在7月25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认为,流媒体和院线电影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网络电影会迫使院线电影的制作成本进一步下降,而院线电影在剧本、演员和技术上的高水准,也会成为网络电影学习的标杆。
  电影,尤其是大体量的电影,是离不开影院的。正如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所说,电影院会一直存在,电影创作者也会一直存在。停摆半年,触底反弹后,整个电影市场必然会迎来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作品,从而让更多的观众重新走进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