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届进入“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威海:大数据让 “智慧生活” 触手可及

2020-07-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于凤江 伯彩霞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出门乘公交车前,看一下手机APP,就能知道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掐着点去等车;足不出户,就可以缴费、办证、领优惠券……在威海,大数据已经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威海是国家住建部和山东省确定的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2019年12月成为首批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也是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市和国家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连续五届进入“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威海在整合政务资源、精准城市治理、规范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威海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较早。作为先行者,威海创新模式,不断破解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在资金上,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信息服务,将财政由配合角色调整为主管角色,从机构和管理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落地问题。在运营上,坚持“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由北洋电气集团担当智慧威海投资运营主体,提高了项目建设运营维护的实效性。此外,威海还坚持市域一体化发展,确立了“市域一体、分步实施”策略,乳山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荣成市成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环翠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文登区成为山东省两化融合试验区。
  在智慧城市应用上,威海注重整合共享,着力打造线上透明政府。建成重点基础数据库,归集各级各部门数据11.9亿条;建成覆盖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电子政务外网,将270多个部门单位和9个区(市)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立政务服务线上“一张网”,省-市-县-镇一体联通,“一号登录、全网漫游、一网通办”。
  威海还注重开展数据辅助决策,建成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归集32个省直部门、75个市级部门数据20.8亿余条。围绕税收保障、经济运行、预警预测、企业发展、营商环境等11个领域,建立分析模型60余个,开展数据交叉比对分析。以去年搭建的“信财银保”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把企业信用评级与融资扶持挂钩,提高融资效率和精准度,2020年以来,银行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167笔,合计10.3亿元。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威海市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目标,把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目前已建有智慧社保、智慧公交、市民网、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智慧教育和文化等工程。市民网已经成为威海市民畅享智慧生活的“利器”,该网与全市6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对接,整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2600余项,其中在线办事服务800余项,提供移动APP、PC网站、自助终端、客服电话、有线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
  目前,威海正根据我省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在基础设施智能、惠民服务精准、城市治理精细等多方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