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实践

2020-06-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常庆丰 安笑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前身是对外汉语专业,最早由北京、上海的几所高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设,2013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近40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汉语教师,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有力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300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同其他教育类和师范类的专业一样,其教育教学实践都是专业培养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获得专业教学能力和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汉语教师,其次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教育目标,该专业的教育实践应该主要是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实践,这是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和众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发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方式的现状与专业的基本要求有较大差距。
  现在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一、全部或大多数学生在高校或国内外汉语教育机构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实行这种方式的高校比较少。二、部分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实践,多数学生到校外文化机构和企业进行翻译、涉外文秘等实习工作,主要存在于北京、上海等文化机构、外企等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三、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小学语文课、英语课的教学实习,这种形式主要为师范类高校这类有独特条件的学校。四、在校内进行见习、备课、说课、评课等模拟实习,替代正式实习。综合以上几类教育实践方式,我们会发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真正能够参加汉语教学实践的是很少的,出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教授汉语甚至见不到留学生的尴尬局面。再与某些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汉语言专业培养方案接近90%的课程设置相似度结合起来看,完全反映不出专业应有的特性。这与当初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初衷相悖。这也是近年来文秋芳等学者建议取消针对中国学生招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只保留针对留学生招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原因之一。虽然不少知名学者最近撰文回应文秋芳的观点,但这样的声音足以让汉语国际教育的从业人员警醒。
  本科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实践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现阶段仍然主要在高校进行,只有少量存在于民营教育机构,而且这些民营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二、很多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没有独立设置的国际教育学院或者留学生规模很小,而这正是汉语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托。三、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压缩了本科生进行汉语教学实践的空间,现在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至少达到同专业本科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本科生原有的实践机会被研究生占据。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没有专业对口的就业渠道,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部分不考研的学生会青睐其他实习实践方式,以期在就业时获得更多的筹码,这也是学生选择中小学和培训机构实习的原因。五、许多不具备条件的高校盲目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规模严重过剩。
  为了使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得到良性发展,使专业特色名副其实,许多高校探索完善专业实践模式,广泛开拓实践渠道。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实习模式特色鲜明,在国内可谓独具一格。该专业在2007年设立之初就通过对北京、上海知名高校和省内兄弟院校的专业考察,确立了旗帜鲜明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所有学生的专业实习都应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进行。首先,在大一大二阶段依托本院留学生教育让学生感知专业特点、进行留学生教学见习,了解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大二后半段通过选拔组织学生赴国外友好院校进行短期实习,感受国外的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其次,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实习需求,学院利用各种渠道开辟了近20个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分布于国内外,国内的既有985、211高校,也有地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以及外国人设立的国际学校,国外的包括大学和汉语培训机构等等,众多的基地满足了学生不同种类的汉语教育实习需求。每年春季,本科生都会奔赴这些基地进行一学期的专业实习,他们的教学对象包括大学学历生、语言进修生、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以及社会上的成人汉语学习者。通过实习,本科生掌握了汉语教学基本技能,提升了汉语教学能力,学会了课堂管理技巧,初步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国内高校中像山东师范大学这样组织全体本科生参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实践的例子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属于凤毛麟角。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实践模式是成功的,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汉语教学能力受到了国内外汉语教育机构的广泛认可,在考研、汉语志愿者选拔等活动中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都取得了理想成绩。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考取北大、北师大、复旦、华东师大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2013年有8名本科毕业生通过汉办志愿者选拔赴国外任教,在这其中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的汉语教学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的教育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每所高校都可以尝试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要体现专业特色、符合专业规律,不忘专业设立时的初心,回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真。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专业,消除人们对专业的质疑,为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事业培养更多的基础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