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战“疫”一线的最美身影

2020-04-17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他们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行业,却都不惧风雨、勇于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抗“疫”战场上,这样一群优秀青年让人难忘。
季翔:我们就是来打硬仗的
  疫情发生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季翔,第一时间主动请战赴武汉防疫一线,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房。作为病区内唯一值班的呼吸专业医师,季翔是第一个进入隔离区密切接触患者的医生。他视患者为亲人,短短几天时间努力学习听懂湖北方言,用心与患者交流;他与同事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精细化治疗。他参与救治的多位危重患者转危为安,82人治愈出院。
  季翔还积极探索新冠肺炎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参与3项临床研究,他临床功底扎实,理论基础过硬,工作技能突出,尤其擅长“EBUS-TBNA(超声引导下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以及床旁超声的心功能+肺动脉评价,填补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空白。
  季翔说:“我们就是来打硬仗的,疫情不退,绝不班师。”
孟力维:暖心举动传递正能量
  她是家人眼中的“长脸闺女”,她是患者眼中的“爱心小妮”,她是疫情面前的“最美逆行者”。3月3日,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护师孟力维在方舱医院给病人捶背的视频在央视播出后,观众纷纷为她点赞。
  当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有一名病人因为着急转院,情绪非常焦躁,而且后背也很难受,孟力维看到后就很自然地给这位患者捶背,安抚患者的情绪。虽是不经意间的举动,却传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看到闺女如此关心患者,我感到很骄傲。”孟力维的父亲孟凡双说,女儿平常就把患者当亲人一样对待。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往往是最繁重、压力最大的。工作6年来,孟力维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工作多苦多累都是面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爱心,抚慰和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帮患者驱走身心的痛苦。
  翁平亚:用声音和画面记录“逆行”瞬间
  “当我知道有同事第一批去了黄冈的时候,我坐不住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记者翁平亚说,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和义务去记录这特殊时刻。
  到达黄冈之后,翁平亚主动融入医疗队,担任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他突破频道界限,发挥一名融媒体记者的主观能动性:白天采访拍摄撰写电视片子,连线,晚上改写广播稿。他不顾危险,多次深入医院高风险区域采访报道。作为前后方联络员,他还联系接收捐赠物资,截至目前协助6批次捐赠物资抵达前线,为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截至目前,翁平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平台发稿220余篇,用声音和画面记录下一个个最美的“逆行”。
  魏志超:临危受命,36小时筹建隔离病房
  33岁的魏志超是省胸科医院隔离病区护理负责人。面对严峻的疫情,在短短36个小时内,魏志超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完成了修订流程、制作规范、制定标准、建立梯队、开展规培和应急演练等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隔离病区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完全具备收治能力。
  疫情期间,省胸科医院作为全省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负责收治来自泰安、德州、淄博的确诊患者。魏志超带领团队打造“病房+监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确保患者治疗护理全程、连续、全面。
  进入隔离病区的40多天,魏志超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直至被单位要求强制休整。休整阶段他仍心系一线,每天到隔离病区帮助搬运物资、给战友们检查防护、整理仓库物品,竭尽所能帮助战友疏解工作压力。他任职期间,9名危重型转为普通型,累计治愈出院患者67例。护理团队收到患者感谢信20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