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了“山东方案”——

全面立体展现“鲁风运河”风采

2020-04-06 作者: 赵琳 刘英 于新悦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 琳 刘英
         于新悦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山东将按照“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创新发展”“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宝贵遗产,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好大运河文化带。到2050年,全面展现繁荣发达、诚信仁义、包容开放的“鲁风运河”风采,树立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典范,彰显齐鲁风采的大运河文化带。
  18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核心区,重塑五大沿运片区
  大运河(山东段)地处大运河中枢区段,拥有运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遗产,8段河道、15个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名录。按照《实施规划》,大运河(山东段)将形成核心区引领、拓展区融合、辐射区联动的发展格局。
  大运河(山东段)核心区为运河主河道流经的18个县(市、区),包含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是孕育形成大运河文化的主要空间,也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关键区域。包括德州市德城区、武城县、夏津县,临清市、茌平县、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东平县,梁山县、汶上县、济宁市任城区、嘉祥县、鱼台县、微山县,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其中,大运河文化带的主轴和具备条件的其他有水河段两岸各2000米的核心区范围划定为核心监控区。
  拓展区是运河主河道流经的5个市,由北向南依次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是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的重点区域。辐射区为除核心区和拓展区之外的地域范围。
  《实施规划》提到,要突出各地文化特色优势,重塑五大沿运片区:德州市建设运河自然风貌展示区,聊城市建设大运河商业文明展示区,泰安市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和康养目的地,济宁市打造儒运融合交汇的文化圣地,枣庄市打造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区。
稳妥推进适宜河段通水通航
  《实施规划》提出要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加强岸线保护,升级水利水运设施,加快恢复和提升大运河河道和岸线保护、防洪排涝功能,重塑大运河“有水的河”现实载体。
  要发挥大运河(山东段)国家水运主通道、省内内河干线航道作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分段施策,因势利导,改善和提升水体质量和联通循环能力,稳妥推进适宜河段通水通航,优化提升黄河以南段航道条件。要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运河港口群,打造国家高标准内河航运综合运输枢纽,打造内河集装箱国际港。大力发展铁水、公水、空铁等多式联运,形成配套联动的高等级现代运河航运网。
  要划定运河岸线生态保护红线区,除城市建成区(含建制镇)外,原则上,运河主河道两岸各1000米范围内严控新增非公益建设用地。在严格保护耕地基础上,加强植被绿化,建设滨河绿道。要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对沿运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大运河时空跨度大,沿线遗产众多、种类丰富,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遗产资源叠加交错,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历史欠账较多,保护难度大;另一方面,对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研究阐发相对滞后,文化引领能力不足。对此,《实施规划》提出加强对沿运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实施规划》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根本遵循,充分挖掘和提炼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主要文化特色和内涵。”大运河规划专家、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表示,《实施规划》直面问题,重在落地,整体谋划了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沿线地区区域协调与统筹、文化旅游融合与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发等重要措施,完整体现了线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针对性和整体性,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系统的战略思路和明确的实施路径。
  首先,统筹推进文化遗产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以大运河遗产区名录8段河道和15个遗产点为重点,加快建立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分类名录和项目库;实施运河文化遗存和文物普查行动计划,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科学实施抢救修复工程,将文物梳理修缮与文脉传承延续相结合,从单体修复向成线、连片、跨区的系统性修复转变;推动遗址遗迹组团式保护。
  其次,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省、市、县三级名录体系。对沿运具有市场前景的传统工艺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数字化信息采集记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水平。
  另外,讲好运河文化故事、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实施规划》提出,要加强文化资源普查,建设大运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加强研究阐释,打造高端运河文化研究平台,推动运河文化“走出去”。
  沿着运河,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实施规划》提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我省运河沿线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以运河为廊道,以城市为节点,重点发展度假体验、健康养生、运河观光、文化创意、研学旅游等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