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心有浩荡春风,风筝便有了生命;心中有民,郑板桥便像风筝一样飘在历史的天空,一直被百姓仰望着……

郑板桥怀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

2020-03-27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清郑板桥《怀潍县二首》 立轴纸本
潍坊郑板桥纪念馆内郑板桥雕塑
  □ 本报记者 卢昱

  草长莺飞三月天,又到了放飞风筝的时节。说起风筝,不能绕过潍坊。而200多年前,郑板桥与老潍县的风筝,也成就了一段段传奇。
  2016年5月30日,香港苏富比有一场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专场。当晚,有一幅清代郑板桥的字,写了两首诗——《怀潍县》,最终以704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这两首诗,写于1763年,彼时71岁的郑板桥已离开潍县整整10年。他的潍县好友郭伦昇去江南拜访他,他便怀着真挚的感情写了《怀潍县二首送郭伦昇》:“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郑板桥这两首诗传达的信息,比他的书法艺术还要贵重。郑板桥对潍县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这里,有爱戴他的百姓,有喜欢他的朋友,还有一到春天就如雪般满天飞舞的风筝。
  1746年,54岁的郑板桥从范县调任潍县。在潍县的为官生涯,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有清一朝,知县掌一县治理。勿说县官无用,地方全靠此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头绪繁多,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郑板桥到任后,从八月起无雨,大旱,庄稼颗粒不收,斗粟值钱千百。第二年,潍县又连续大雨,大涝。鲁东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第三年连续遭灾,“大蝗疫,水饥”。直到第四年春,饥荒之后,逢秋大熟丰收,连年灾荒才结束。
  潍县一带的灾民们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卖子典妻,背井离乡。留在潍县的百姓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潍县有为逝者摔瓦盆之风俗,瓦盆的碎片无人打扫,一片连一片,踏在瓦片上,“咔嚓”作响。那响声,敲击着郑板桥的心。
  郑板桥对贫者有着天然的悲悯。这也使得他站在儒家“重民”思想的肩膀上,超越传统,提出了以“农夫为第一等人”的宝贵思想。他在《范县署中寄舍第墨第四书》中写道:“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这一思想的大胆提出,既有悖于传统,又与潮流不合。他不仅思想上同情农夫,而且在实践中为农夫多办好事,这在当时封建官吏队伍中是不可多得的。
  到潍县任职后,郑板桥在一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画中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更体现出一位地方官吏体察民间疾苦、倾听百姓呼声的宝贵精神。
  到潍县后,“赈灾”成了郑板桥的第一要务。按清律,地方设立官仓,以备不虞;如动用,须经朝廷批准,擅动则追究不贷。心急如焚的郑板桥岂是迂腐之人,他下令开仓放粮。对此,史料的记述很短,但却生动如初:“(郑板桥)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郑板桥还设立救济机构,令潍县的富户煮粥发放给饥民,共渡难关。他当年写给灾民“准给粥”的字条,被人保留下来,一直珍藏至今。他还坚决打击奸商,令其平价出售粮食,不允许他们哄抬粮价。
  郑板桥还想到一个救灾的得力措施,即“以工代赈”修潍县城墙。由此,他也结识了潍县乡绅郭伦昇。郭伦昇精通医术,热心公益,屡督大工役,郑板桥极为赏识。在当地乡绅的支持下,郑板桥让灾民以自己的劳动换饭吃,不再背井离乡,饿死街头。修城是从1748年10月开工,次年3月完工。郑板桥带头捐修80尺,在他的带动下,有乡绅245人捐银8786两及粮若干,平均每修一尺,约需五两左右。
  筑石城者,为白浪河以西,河东之东关仍为土城。1749年五六月间大雨,东关土城残缺损坏严重,有塌垮之虞。因有筑石城之前导,一些烟铺为修城自发捐钱24000文。为表彰他们的义举,郑板桥令烟业只允许众烟铺专卖,不允许经纪人插手从中渔利。这项措施体现了郑板桥对烟铺小本经营的关怀。为此,郑板桥作《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勒石纪念。
  通过大举修城赈工代济,救活了无数灾民,百姓对此感恩戴德,建生祠以纪念。这是后人称颂郑板桥“有惠政”的依据之一。
  郑板桥在潍县时,“潍县风筝”的制作工艺水平正向鼎盛时期迈进。潍坊风筝早在明代就已成为商品,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更有了相当规模的风筝集市。清代潍县人裴星川诗中写道:“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另有人和诗:“东城墙外是白沙(白浪河沙滩),风筝铺子三十家。冬售年画春销鸢,一年四季不断花。”当时潍县风筝不仅销往烟台、青岛、淄博、济南等全省各地,而且大批销往江苏、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省。
  1753年春,郑板桥离开潍县前,作过一首《罢官作》:“老困乌纱十二年,游鱼此日纵深渊。春风荡荡春城阔,闲逐儿童放纸鸢。”
  写下这首风筝诗,郑板桥心里更多了几丝闲情。心有浩荡春风,风筝便有了生命;心中有民,郑板桥便像风筝一样飘在历史的天空,一直被百姓仰望着。他离开潍县近100年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冬,潍县代理知县何元熙作重修《三贤祠记》云:“县旧有三贤祠,祀有明周公(注:周亮工),国朝赖公(注:赖光表)、郑公(注:郑板桥)。周、赖二公行事不可得,板桥郑公翛然具出世概,区区一邑之蒸尝,曾何足道?邑之民必尊而祀之,此其故可思矣。且夫士君子读圣贤书,平时所志何事,一旦出而为宰,人品之邪正,才力之短长,学问之优绌,于是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