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2020-01-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岁序更新之际,回望刚刚过去的2019年,这是烟台改革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
  烟台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一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全面起势,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改革事项加快推进,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有效解决,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2020年,烟台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而努力奋斗!

  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起势

  1月2日,2020年首个工作日,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带队深入到开发区有关企业和项目现场,调研重点项目建设。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攻坚精神、攻坚姿态、攻坚节奏,确保百项“三重”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快见效。
  1月3日,烟台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推动烟台早日进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
  1月5日,烟台市政府与无锡灵山文旅集团签约,标志着芝罘仙境项目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
  万华百万吨乙烯、中国海工北方中心、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海洋牧场等重点产业项目快速突破……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的快速突破。2019年,烟台确定了100项“三重”工作,并选出15项“重中之重”,引导全市上下找准突破口、拧成一股绳,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年来,烟台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经济运行呈现结构优化、动能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16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3.9亿元。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4亿元。全年引进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80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89亿元。全市有22个项目获省科技奖、占全省1/5,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全省首位。中集“蓝鲸2号”、荣昌“红斑狼疮新药”等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填补了国内空白。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结构材料产业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首位。睿创微纳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同比增长119%;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独角兽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瞪羚企业33家。一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7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50%,生物产业增长30%以上,海洋主要产业产值增长10.7%。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会展活动117场,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会展城市。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国际设计小镇启动建设。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出台“1+4”政策体系,政银企合作更加主动,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增幅为近3年最高。
以改革激活发展
一池春水

  “预计全年合同利用市外资金5044.1亿元、增长14.1%,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384.6亿元、增长26%;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月7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姚建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2019年是烟台市招商引资工作浓墨重彩的一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全球跨境投资持续萎缩、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等严峻挑战,主动担当,奋勇拼搏,实现了主要招商指标全线飘红。
  能够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一是主要亲自靠上领导抓招商、作推介,二是建立了一支高效、专业、能打硬仗的招商队伍。烟台针对部门职能分离、力量分散的弊端,把内资招商职能与外资招商职能整合到市投资促进中心,实行一体招商。组建了100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围绕智能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8个招商专班,设立京、沪、深3个招商点和日本、韩国、我国香港三个境外经济合作中心。8个专班围绕各自产业“精耕细作”,集中起来又能打大仗。招商体制改革在“统分结合”中提升了效能。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中韩(烟台)产业园、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烟台市全面深化改革,勇破坚冰,逐步构建起以园区、企业、城建等九大重点领域改革为主体,以文化、教育、卫生等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为协同的“9+N”改革制度框架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
  一年来,烟台关键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20项。顺利完成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市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资产证券率分别达到63%和65%。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市级投融资公司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新组建轨道交通集团、水业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国丰集团获评3A信用等级,融资瓶颈得到有效破解。
  烟台还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全年完成规范化改制企业122家,新增“个转企”3195家、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开展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市级财政透明度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启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17项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深化农村改革,95.3%的村居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
  烟台市通过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融会贯通,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自贸区建设
跑出“极限速度”

  1月8日,在自贸区烟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烟台莉迪亚沃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领取到营业执照,成为《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在自贸区烟台片区成立的首家外商投资企业。该公司由韩国株式会社RIDEAWEMING投资、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互联网数据服务等为主要经营范围。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2019年8月31日正式挂牌以来,迅速成为烟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试验田,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启动后,围绕进一步推动商事登记便利化,推行了企业开办“集成式服务”“一照办一证”、中日韩跨国审批、“免费刻章”等创新服务举措,全力为市场主体办事省时间、降成本、提效率。截至目前,烟台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超过2000户,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52户,同比增长79%,自贸区烟台片区成为深受投资者认可的“创新高地”“投资洼地”。
  2019年12月12日,烟台瓦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30套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作站、机器人自动化搬运站智能设备项目”获得开发区行政审批局颁出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标志着项目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该项目从取得不动产权证到获得施工许可证,仅仅用时2个工作日,跑出了自贸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极限速度”。
  “从12月11日领取不动产权证,到今天同时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后仅仅用了2个工作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过去至少要跑几个月的事项办好,真是想不到!”在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投资建设窗口,烟台瓦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办理人员刘建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初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烟台明确提出,2019年,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一次办好”的要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监督管理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叫响“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城市品牌。7月1日,烟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又联合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气暖报装等热点问题确定了10项目标任务,推出15项保障措施,并明确牵头单位,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通过一系列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实行施工许可容缺审查机制,557个项目获许容缺开工。“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政务数据归集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烟台一手通”政务服务APP上线运行,全市可网办事项占申请事项的98.2%。出台优化涉外服务环境17条,设立外商服务大使1152名。城市信用监测指数列全国地级市第4名。烟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谱写乡村振兴
齐鲁样板“烟台篇章”

  “来,左边儿,跟我一起干劲浓,在你右边儿鼓声隆(走起)”“懒惰你就落队了哈,老乡”……当土味十足的《野狼disco》被基层工作者改编演绎成《乡村disco》以后,火爆的旋律和押韵的歌词组合出魔幻的感觉。
  朗朗上口的歌词里,讲述了蓬莱市三里沟村党支部书记郑晓东回乡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改变乡村面貌的故事。
  眼下,烟台市已有1470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2.8%,新增集体收入3.8亿元,群众增收4.9亿元。
  2019年,烟台市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全市上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市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2个。完成涉农资金整合,设立48亿元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集中财力保重点。建成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核心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25万亩。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苹果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新认证“三品一标”264个,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个村入选全省美丽村居试点。完成库区移民项目105项。改造建设“四好农村路”1742公里,改造危桥76座。实施农村改厕11万户、清洁取暖3万户。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2019年,烟台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市县两级万名干部走访贫困群众3.5万户,统筹各级专项扶贫资金1.7亿元,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561户,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04个,带动3.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援藏援疆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也取得实效。
  2020年,烟台将努力提升烟台苹果的发展水平,改造40万亩老劣果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以上。投资69亿元,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对89个乡镇、1893个村按照“同源、同质”标准,实施供水一体化改造,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覆盖。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培养2800名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万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塑造乡村文化生态。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要评选烟台2019年最暖心的十大新闻,“一元公交”和市民社区食堂绝对应该入选。
  2019年1月1日起,烟台市区常规公交线路正式实行一元一票制,城区170条常规公交线路,不论线路里程长短,是否空调车,乘车票价均为1元/人次。烟台成为继珠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实施“一元公交”政策的地级城市。
  从2019年6月第一家市民社区食堂试运行以来,烟台已陆续建成55处市民社区食堂,在家门口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市民社区食堂是2019市委、市政府重点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面向社区居民,以服务老年人特别是生活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吸纳社区居民就业,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
  看似不起眼的1元钱,放在上百万人的基数下,就是巨额的政府补贴,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委政府民生优先的政绩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19年,烟台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全市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消除大班额工程和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8所、幼儿园138所,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953人次。加强卫生健康服务,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区投入使用,国际肿瘤医学中心主体封顶。深化养老服务,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0个、床位3262张,医养结合“烟台模式”在全国推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解决了888个村、48.3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针对特大旱情,各级党政机关心系群众,下乡送水1828吨,紧急调水1.6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群众饮水困难。
  一年来,烟台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高。重点片区开发拉开框架,海上世界项目启动征迁,芝罘湾广场开工建设;芝罘仙境项目拉开了“五位一体”建设框架;幸福新城、高铁新区启动建设,征迁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签约落户项目16个。90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亿元。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全线铺开,文莱高速公路顺利推进,9条国省干线公路竣工。统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新建整修市区道路23条,打通3条隧道,塔山南路基本贯通。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烟台成立市生态环保委,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集中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改造燃气锅炉138个,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3846辆,建成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38个,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投资46.4亿元实施了66项全域治水工程,26条重点河流氨氮指标改善51.3%,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加快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省市确定的102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长岛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以忠诚干净担当
践行初心使命

  1月14日晚8时整,《问政烟台》节目在烟台电视台准时直播。市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的主要负责人现场接受电视问政“回头看”大考。
  《问政烟台》节目自2019年4月开播以来,目前已播出17期,问政现场共播出问题100多个,其中,95%以上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推进解决。后期移交问题线索600多条,各部门正在调查处理当中。
  “辣味十足”的电话问政背后,是烟台市委、市政府转变政风的坚定态度。市委书记张术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烟台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
  2019年初,省委召开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烟台吹响了寻标对标、奋勇赶超的冲锋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市聚焦聚力“学、改、促”三个关键,以“五学”“十改”、促百项“三重”为重点,切实将主题教育的实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向深入。
  事关群众利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烟台市纪委市监委牵头组织16个市直单位,聚焦教育、卫生和健康、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民政、财政、住建、交通运输、水利、涉农、数据统计、城市管理等13个领域,开展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对不担当不作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者“零容忍”,对干事创业者则给予激励、保护。近日,烟台高新区工委发布《关于对有关问题进行容错纠错和澄清的情况通报》,对2名干部予以容错免责,对1起不实举报予以澄清;烟台开发区也出台了《关于激励干部在自贸区建设中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试行)》,旗帜鲜明保护和鼓励广大干部在自贸区建设中担当作为、探索创新。
  优化党风政风、激励干部作为,烟台打出“正反组合拳”。一方面,通过推进主题教育、抓实容错纠错等系列举措,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干部改进作风、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强力开展政治监督,促进政治生态持续向好。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加强对三大攻坚战、“三重”工作、双招双引、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改革、乡村振兴、扫黑打伞、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营造出良好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