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元公交”惠民 社区食堂暖心

2019-12-26 作者: 董卿 杨秀萍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王聪 报道 从6月份第一家社区食堂落地营业至今,烟台全市已建成运营社区食堂38处,日均服务3700余人次,其中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如今在烟台市,老年人到社区食堂就餐形成了一种风尚。
  □ 本报记者 董卿 杨秀萍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宫云萍 李洪伟

  “以前我乘坐61路车单趟票价是3元,一天下来就是6元。实行一元一票制之后,我用市民卡每天上下班只需要1.8元,一年能省1500元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12月24日,烟台市民张欢告诉记者,她住在牟平区,上班在芝罘区,“一元公交”为她省了不少钱。“不仅车费省了一大半,公交车在市区还走公交专用道,方便快捷。”
  对张欢来说,这是暖心的1500元,但对政府来说,却不是个“小账单”,政府每年要多拿出数亿元资金用于保障“一元公交”政策的顺利实施。2019年1月1日起,烟台市区常规公交线路正式实行一元一票制,城区170条常规公交线路,不论线路里程长短,是否空调车,乘车票价均为1元/人次。烟台成为继珠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实施“一元公交”政策的地级城市。为做好“惠民公交”文章,烟台市建立完善公交补贴长效机制,按照“成本核算、绩效评估、据实补贴”的原则,将公交投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对照公交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对公交企业运营亏损进行补贴。
  “实践证明,公交必须姓‘公’。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民生优先。‘一元公交’的实施,不仅能有效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高公交分担率,而且能提升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获得感。”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19年,烟台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烟台今年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推进一元公交、社区食堂和城市慢行系统等建设,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用在家做饭,大冬天来吃口现成的热乎饭,真舒坦!”16日中午,记者在烟台市莱山区迟家社区食堂采访时,遇到了食堂“常客”——81岁的迟兴林老人。他告诉记者,从6月6日社区食堂开业那天起,他几乎每顿午饭都来这儿吃,起初还以为是餐厅短期内做活动,后来才了解到,这是烟台市委市政府力推的一项惠民工程,方便又实惠,一吃就吃了半年。“饭菜样式很多,又新鲜又热乎。你看,今天还有鸡腿呢。”迟兴林老人笑着说。
  眼看快到饭点,不少老年人结伴走出门“下馆子”——如今在烟台市,老年人到社区食堂就餐形成了一种风尚。从6月份第一家社区食堂落地营业至今,烟台全市已建成运营社区食堂38处,日均服务3700余人次,其中老年人约占三分之一。记者从烟台市民政局获悉,明年这项惠民工程将继续稳步提升,烟台6区至少增设10处社区食堂,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社区食堂面向社区居民,以服务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独居、空巢等老年人为重点,与餐饮企业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吸纳社区居民就业,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社区老年人到食堂就餐,花8元左右就能吃上一顿营养美味的饭菜。
  企业让利仅收取老人成本价,同时兼顾社会公众,通过社会利润补充,促进食堂可持续运营。通过这些方式,社区食堂以良好的就餐环境和质优价廉、适合老人特点的饭菜赢得社区群众的好评,打造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服务老人、辐射社区的市民食堂“烟台模式”。
  打通断头路、改造公交站亭、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建新学校、设新市场……年初,烟台市确定了100项重点民生事项。各级各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成立专班扎实推进,挂图作战,让老百姓过一个实实在在的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