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聚力打造“四大”工作格局

山东师大:一体化育人硕果丰

2019-12-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姚昌

  高校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各项育人工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破解高校推进育人一体化建设的瓶颈?山东师范大学通过打造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和大安全工作格局,在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等方面起到良好推动作用,也助推了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获教育部肯定。
做好“大宣传”,
主旋律更加动听

  山东师大把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文明培育等工作和活动,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近年来,山东师大细化完善各项措施要求,积极探索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方法,努力做到信息的有效传播,观念的有效影响,价值的有效塑造,行为的有效引导,构建起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形成上下互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唱响了“谁不说俺山师好”的主旋律。
  在山东师大,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融媒为本、创新为要的新媒体建设理念,官网的宽度、微博的效度、微信的温度和校报的厚度得到有效增强。强化宣传思想阵地管理、新媒体管理和各类微信群、QQ群的管理,绝不允许有“特殊成员”和“舆论飞地”。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行列。官微影响力排名稳居全国高校百强。
统筹“大思政”,
立德树人更具实效

  山东师大将“三全育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着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把学校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形成了一体化育人合力、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育人保障,使思政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一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第一学科”、思政课是“第一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第一师”的理念深入人心,办好思政课、锻造好队伍,筑牢主渠道、夯实主阵地成为共识。教师们坚持守正创新,让思政课成为热门课、抢手课,并以思政课程带动课程思政建设,思政教育形式变新变活,内容走深走实,效果入脑入心。
  学风好,是山东师大一张亮丽名片。该校坚持校园文化聚焦学风建设、身边榜样引领学风建设、政策制度保障学风建设、师德师风感召学风建设,融合机制贯通学风建设,立德树人更具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获首批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院系,连续三年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
弘扬“大文化”,
深化内涵打造品牌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风骨和品格,是大学最重要的竞争力,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作用。山东师大把政治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治理文化、学科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网络文化、廉洁文化深度融合,做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让文化软实力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为实现大学职能提供了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
  学校把以文化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主题文化教育活动正能量强劲。坚持在实施优良教风学风、特质校园文化和文明校园建设提升工程中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同时,学校开展“一院一品”品牌特色活动,构建日趋规范健康的网络空间文化,学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文化走深走实。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按照“四个坚持”“六个好”的标准要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水平,让师生成为荣誉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如今,山东师大形成多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连续26年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连续30年举办“师大之春”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连续三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学校创新活动方式,在山东高校率先开展“五好三强”党支部党建文化活动创建、“敬廉崇洁”系列文化活动……在官网开设“好人好事好榜样”专栏,开展“好网站好网文好网民”评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获省委教育工委立项资助。
构建“大安全”,
筑牢防控底线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山东师大在抓好校园日常安全基础上,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价值观念安全、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网络舆情安全,作为安全防控重点,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多支点、多层面安全管理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协同推进大安全格局的合力。
  山东师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坚定师生的“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夯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优化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随着新媒体发展,网络舆情成为高校安全领域防控的重点。学校切实加强新媒体联盟建设和网络评论员、信息员培训力度,实行24小时全媒体监测,做到舆情预警前置,及时研判、及时联动、及时应对处置,坚决防止“茶杯里的水花”演变成舆论风暴,绝不让苗头性校园舆情炒作跑偏而变成凶猛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