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上干净水、净化水——

七十年,东六合村的四次吃水变迁

2019-10-30 作者: 袁涛 贾瑞君 王晶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袁 涛 贾瑞君 王 晶
    本报通讯员 杨胜男

  10月24日,记者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东六合村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房子宽敞透亮、窗明几净,但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水窖,连新盖的房子也是如此。难道村里经常停水吗?到村民家中一看,不仅没有停水,自来水、净化水24小时都有,净化水还免费喝。
  那还要水窖干什么呢?东六合村党支部书记王云龙解释说:“以前村里缺水太严重,大家缺怕了。后来盖了新房,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水窖保留了下来,不为别的,就为图个安稳,留个念想。最重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要节约用水,别忘了之前的苦日子。”
  濒临渤海,自1933年建村以来,东六合村村民们就长期饱受用水短缺困扰。“以前我们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宁让吃顿饭,不让喝碗水’。能把人让到家里喝碗水,那是贵客的待遇。”68岁的老党支部书记邢兆义说,为了吃上水,东六合人想尽了法子。最初通过土井渗水,在低洼处挖一个小水坑,周围土里的水就会往坑里渗,大伙排队一勺一勺地舀上泥汤,回家沉淀后再饮用。等半天渗出来的水,又浑又黄,喝一口又苦又咸。
  “为了能多舀两瓢水,晚上就去排队,可是等半天也等不了一瓢水。”邢兆义的老伴李文花说,一天晚上,她不顾8个月的身孕,挑上扁担就出了家门,“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明天的水有着落了。”回忆起那些日子,邢兆义直摇头:“就算再苦也得喝,那可是保命的水。那时候一瓢水的用途可大咧,先洗菜,再洗脸,最后再喂牲口。”
  和渗出来的水一比,雨水就成了村里稀罕的“甜水”。一到雨天,村民们就拿着桶,去洼坑里、车辙里、甚至是人走过留下的脚印里舀水,能攒一点是一点。到了冬天,碰到下雪天,晚上一家人挖雪在锅里化雪,要不就到邻村砸冰,用地排车拉回家存起来。
  就这样,依靠土井渗水和天降雨水,东六合村民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直到1987年,国家出台解决沿海边缘地区农村人畜吃水问题政策后,东营市在东六合村进行“房顶接水”试验,东六合人迎来了第一次吃水变革。所谓“房顶接水”,就是利用农户居住的房子顶面汇集天然降水,将劈开的竹筒或白铁皮打制的水槽,吊挂固定于屋檐下,连接固定水管通至蓄水池。
  开始实施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村里土房子多,屋顶挂瓦的少,需要先给屋顶挂瓦,群众一是怕麻烦,二是担心没有效果。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村里的5名党员带头,先对房顶进行挂瓦改造。“我们家当时也是第一批进行改造的,而且没用我们老百姓出一分钱,全是政府出的。”66岁的村民李秀云说,“从那以后,雨水就没浪费过。我家屋顶50平方米左右,有10口人,雨水稍微丰沛点的年景,存起来吃八九个月没问题。”
  1998年,邢兆义担任东六合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东六合村的吃水困难问题。吃了10多年“房顶水”的东六合人,开始了第二次吃水变迁。1999年7月,他们联合附近的郭局村、奇古村修建了一个50亩的水库。2000年5月水库开始供水,专人定时、定量、定村供水,每3天供水一次,东六合村终于告别了靠天吃水的历史。
  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的转变后,吃上自来水成了东六合村众心所盼。2007年,河口区投资2087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城乡供水同源同质,还实现了农村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离。“村里通了干净的自来水后,才算是根治了村里人的‘心病’,彻底解决了我们村吃水困难的问题。”李秀云感慨说。村里人喝上了“城里水”,这也是东六合村的第三次饮水变迁。
  2017年,东六合村迎来第四次饮水变迁。当年5月,东六合村安装了一台供全村用的净水设备,村里还给每个村民每年提供100元用水补贴。邢兆义感叹说:“当年喝着又苦又咸的土井水时,怎么也想不到有今天的生活。感谢党和政府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提升农村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提升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迫切要求,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东营市河口区水利局局长张学亮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