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张应印记

2019-10-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流年碎笔
□ 余 言

  一
  胶州张应镇是我的老家。其实,张应镇不存在了,已经被西邻里岔镇兼并。张应二字没其他含意,就是一个村镇的名字,但其来历却是大有讲头儿。
  张应,本应是张茔,另一称谓叫曹汶茔。意思是张家的坟茔,或者是曹汶那个地方的坟茔。张茔(曹汶茔)那个地方原是一片荒凉,不知何时有了人家,逐步形成村落,逐步成了中心镇(曾经是张应公社和张应镇),张茔便成了这个村镇的名字。用一个“茔”字作为村镇的名字自然是不吉利的,或是很晦气的。为了避讳,慢慢就把“茔”字改为“应”字。于是,张应镇、张应村就叫开了,并成了官名。而张应的“张”正是明清以来被称为胶州四大家族的张家。这个张家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出了许多的秀才、举人,出了不少能将重臣,参加过太平天国,参加过共产党闹革命。明清时曾有家人官至三品。
       二
  当时张家住在现在青岛西海岸王台镇的曹汶,离胶州张应镇足有几十公里。那张家又为何把祖坟放到如此远的地方呢?原因不过是表明:这地界仍是张家的;把祖坟放得远一点,防止知情人惦记、偷盗。
  张应镇被公认是一块宝地。这里南北西三面环岭,从西往东一马平川,形成一个巨大的太师椅,坐西朝东,每天迎着喷薄的朝阳。一条小河沿着椅子背,从北向南又往东,蜿蜒蛇行。张应村坐落在太师椅的怀抱中,又被这条小河紧紧地环绕着。而这条河的名字竟然叫“官河”,不知何时何人何因所起,又从何时叫响流传。
        三
  这里的文化精深,二郎神担山赶太阳的神话在这里久久流传。这里的艾山据说是二郎神追赶太阳到此,嫌此山碍事,便大声呵斥而得名“碍山”,又因满山长满艾草而改名艾山;东石、西石两块山样的巨石,则是二郎神在此歇脚,从鞋里磕出的两粒“砂子”;再往南的桃山可不是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桃山,而是因此山碍事被二郎神三鞭抽歪山头,而恰似“仙桃”而得名。张应人深信镇守黑龙江的“黑龙”秃尾巴老李就出生在张应镇的龙王庙村,每年清明节秃尾巴老李都会回来为父母上坟,还有人听到“嘤嘤”的哭声,清明雨自然是老李送给老家的礼物。黑龙老李母亲的坟就在龙王庙村边,附近的山洞则称为龙王洞,来这里求龙王消灾祛病的香客络绎不绝。
        四
  耕读是这里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传统。有祖传的地当然好了;没有祖地,则有钱人买地,没钱人租地,总是要种地的。丘陵地种地瓜花生,洼地种麦子玉米高粱,谷子、黍子、豆子、荞麦等杂粮也一应俱全。村边的地就种蔬菜,便于家庭主妇随时采用。白菜萝卜为主,间杂菠菜、茼蒿、芫荽、山药、胡萝卜等等。苹果、桃、李各种水果及泡桐、秋树、杨柳则种满房前屋后。养鸡、养鸭、养猪、养羊是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重要副业。这里是著名的里岔黑猪肉和胶州大白菜的主产地。
  读书是更高的追求,金榜题名是家乡子弟的梦想,上大学更是今天后生们的普遍追求。一个家族,适龄青年都考上大学也是常有的。即使考不上大学,读书也是必需的,富家子弟多读几年,穷人家少读几年。村里就有小学,几个村就有一所初中,镇上就有高中。学校都是镇上最好的房子。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这里出了一大批大学生,曾被誉为大学生村,还上了报纸。
       五
  这里家家户户住的四合院真是充满了老祖宗的智慧,不仅是一个暖融融的家,更是一个小小的经济综合体。院子里有柴垛、猪圈、羊栏、鸡窝,屋里是粮囤、锅头、火炕,烟囱则高高地耸在屋顶上。
  五谷杂粮、各类菜蔬、鸡鸭鱼肉,经过煎炒蒸煮便成美味了。残汤剩饭又分门别类喂猪羊鸡鸭。各类秸秆是最好的烧柴,饭做热了,炕烧热了,草木灰甚至经过一个时期熏烤的垒炕用的泥坯又成为肥料,与人畜排泄物混沤一起,便成了珍贵的有机肥,再回归田里。如此循环往复,真是滴水不漏的循环经济。
       六
  可能正是因为耕读的传统,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数农民虽然生活也算殷实,但少有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家或民营企业家。也进来过几家外来企业,听说还有韩资,加工海产品、泡菜等等;年轻人也大都外出打工了;乡镇合并,自然村也要合并了;村庄的色彩更丰富,仅是百姓的穿戴就够潮的;街上还摆满了各色的大小汽车。每五天一次的乡村集市倒是雷打不动,只是商品更加琳琅满目,除了农副产品,还有更多的工业产品,增添了赶集乡民洋溢满脸的阳光暖意。
  只是,曹汶茔哪里去了呢,邻村那棵经历了无数暴风骤雨电闪雷劈却依然茂盛的唐槐还在吗?镇中心那座古老的说不出年代的石头房子可否还能住人?
       七
  每每徜徉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每每拥挤在家乡的人头攒动的乡村集市,我的内心深处就会涌出那首深情的天籁——《斯卡布罗集市》,只是我想把它改成:你要去张应吗?玉米、高粱、茼蒿、芫荽和胡萝卜,记得代我问候那里的一位朋友,它曾经是我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