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微山县昭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如意——

破解“五难”,让湖区百姓称心如意

2019-09-26 作者: 张誉耀 来源: 大众日报
  昭阳街道美丽村居改造期间,村民自发给施工队伍送绿豆汤。(资料片)
    编者按:
  基层是问题和矛盾集中的地方,也是服务群众最近的地方,更是砥砺品格和能力的地方。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基层干部要有敢于攻坚克难,化解难题,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
  济宁新闻推出“寻找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基层干部”栏目,聚焦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干部,展示他们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乐于吃苦奉献的精神和风采。
  □ 本报记者 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 马春晓 刘敬胜

  由微山县城区沿着宽阔平整的049乡道一路向南,便可到达昭阳街道的爱湖村,这里三面环水,周围的水域就是微山湖。去年10月,爱湖村入选山东省美丽村居试点,今年4月-6月,昭阳街道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将爱湖村连同往北沿线的薛河村、十字河村、新建村、王厂村等5个村打造成“枕水渔乡”——大捐片区滨湖水乡示范带,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自来水供水、道路提升、民居立面改造、墙体彩绘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顺利完成。
  记者在大捐片区滨湖水乡示范带实地探访,眼见着虽已入秋,但仍绿意盎然,道路两旁,开着花的草本、木本植物错落有致、有红有黄,不少农家门口还新栽了石榴、冬枣、核桃等果树苗,建筑外形为中式风格,有的村子是统一的青砖红顶,有的村子则是灰瓦白墙,农家门前挂着“家和万事兴”等字样的牌匾,大红的灯笼,贴着荷元素的木质门牌,窗棂则为木质雕花。这里住的都是微山湖区上世纪70年代才上岸居住的渔民,家家户户都挂着国旗;房屋外墙上,是一幅幅精细描绘的渔家生活画,有打鱼归来的渔家少女、嬉笑打闹的渔村儿童……整个片区使人倍感新渔家生活的热闹与美好。
  省级美丽村居试点的建设并非易事,尤其是如此大的体量,昭阳街道是如做到高效推进的呢?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如意给出了答案:
  “我们主要解决了五个大难题。”他告诉记者,首当其冲的难题,便是要转变村民们和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渔民们上岸居住40来年,但仍从事水上运输、捕捞和水产养殖老本行,虽然村里有家有房,但回来的少,以爱湖村为例,有670户2700余人,常年在家的不足千人,多是老人和孩子,连中年妇女都很少,不经常在家,便觉得刷墙修路都是形象工程,漠不关心。
  “建设美丽村居,虽是政府出钱出力,但老百姓才是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咱们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他们不同意、不满意,就毫无意义。”王如意说,为了让大伙儿理解、支持,他们发动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和从每个巷子选出的群众代表,先到邹城、济南、青岛,再到浙江学习,看到先进村庄不仅是生态好、环境好,还要基础设施好、百姓生活好,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产业,增收富民,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次外出学习下来,大家明白了建设美丽村居的“好”,观念随之转变,对项目建设热情起来。
  接下来的难题,则是敲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昭阳街道邀请中国美院的专业团队进行设计,2018年12月,高规格的规划设计方案便送到省里参加评审。
  “方案出来了,得让老百姓喜欢和接受才行啊。”王如意琢磨着,安排街道工作人员带着规划文本挨家挨户询问,征求意见。时值新年快到了,村里人喜欢挂挂历,王如意有了主意——把方案里关于村子立面改造、道路、自来水、下水道的设计图印成挂历送到村民家里,让大家仔细看图提意见。
  “让村民给专业团队提意见,刚开始团队是拒绝的。”王如意笑着说,我们就劝说:给村民设计的东西,首先得他们喜欢,在大设计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接了地气,岂不是更好?
  按照村民建议:原本设计方案里家门口没有停车位,不方便停车,修改了,每户门口都增加了停车位;有村民觉得绿化树好看不实用,更喜欢果树,方案就改成家门口可种果树,自己选品种、自己养护、收成归自己,家门口原有果树的,保留;青砖红顶还是白墙灰瓦,村子自己选,保持统一;各家门匾上是“紫气东来”还是“福寿康宁”或是其他,各家自己定好了内容交上来,定制好的风格、大小统一的门匾便送回村民家中……村民们既满意了,又深感被尊重,都很高兴。
  方案敲定,项目可开工,如何破解资金难的问题迎面而来。“2018年之前,街道年集体收入能达到3000万元,煤矿占66%,2017年底,昭阳煤矿去产能关闭,这块儿效益没了。”王如意坦然道,美丽村居项目建设有700万元到1000万元的奖补,但要等到省市县验收后,才给拨付。
  “我们做长期打算,找有实力的施工单位,给他们看省里建试点的文件和政策,举其他先进地区政府企业共建的例子,承诺昭阳街道政府与企业签合同,让他们放心,并提出以后片区的文旅产业,如有意愿可双方融合发展。”王如意说,终于有施工单位愿意垫资建设,企业也想做出样板工程,争取更多的政府客户。
  “用好政策也很重要,农业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以及上级政府都有奖补,我们边建设,边争取试点,比如,爱湖村是济宁市第一个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的村子。接下来还有气代煤试点。”他介绍。
  第四个难题是体量大、时间紧,5个村子、只有两个月。
  “这就要求干部队伍、施工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村里这五方面无缝对接。 ”王如意解释,大家起早贪黑,夏爱璐沿线4公里,5个村,3个指挥部,各设1名指挥长,全部在一线,每天下午6点前报送一次当日工作进展情况;每周五上午街道全体领导干部现场观摩,现场督导检查,并进行现场点评,当场解决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给3名指挥长放权,遇到问题,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怎么有利于百姓、怎么有利于实际情况、怎么美观,怎么开,现场定,不用上报,大问题再汇报。不要耽误时间进度。 ”
  第五个难题就是破解监管难。楼房建筑实行终身负责制,出现问题,监理也要负责任,而村里立面改造、修管道、种花草,没有大的安全隐患,也不能留“后患”。
  为此,王如意提出:发现工程有问题,指挥长是第一责任人;村民去反映问题,要第一时间处理;施工方出现问题,下整改通知,如不整改,从保证金扣费;监理方没能发现问题而村民发现了,开罚单,扣减监理费。这样一来,问题得到及时提出和及时反馈。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村民们免费给用、毫不含糊,还有村民自发送来了绿豆汤。
  “老百姓越来越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儿,更认真监督,更愿意参与美丽村居建设,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王如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