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言”胶东花饽饽的女书记

真情倾注贫困村脱贫攻坚

2019-09-12 作者: 张思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郭轶敏 宋英红
     本报记者 张思凯

  9月5日,威海孙家西山村的“第一书记”吕明玉给贵州的孙先生发出40箱胶东花饽饽。这是当天她经手的第12笔网络订单。
  在贵州这个嗜好酸辣的地方,北方的馒头怎么也会有销路?原来,这个订单的主人在贵州开了个小超市,今年春节回家探亲捎回两箱后,经街坊邻居口口相传,现在很多人逢生日、结婚、迁宅都点名要买这胶东花饽饽。 
  该村75岁的老支书孙本昌竖着大拇指说:“去年我们还是个贫困村,吕书记来了不但村容村貌大变样,还办了企业,让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真是个能人啊!”
谈投资冲的是人品
  其实,吕明玉不仅是个“能人”,也是个“善人”,更是个因善良而家喻户晓的“名人”。来驻村帮扶前,她是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文登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曾在2011年因两次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广受关注,还上过中央电视台“最美的中国人”栏目。
  “这次回村,是谈投资的,就冲你的人品!”8月26日一大早,新加坡的王先生见到吕明玉开口就说。45岁的王先生是该村一村民的女婿,长年在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经商。6月初,他回乡探亲,惊讶于曾经脏乱差的小山村竟然成了街道宽敞、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后来了解到政府、电力等部门的营商环境政策挺好,他回去没多久就又跑了回来。
  2018年6月8日,44岁的吕明玉来到孙家西山村。村民们一看是个女书记,纷纷犯嘀咕:“瞧这细皮嫩肉、说话文绉绉的,能行吗?”
  原先的村子房前屋后杂物遍地堆积,私搭乱建破乱不堪,河道臭气熏天。上任没几天,吕明玉就挽起袖子、拿着铁锨,穿上厚重的水靴,第一个跳进了村民门前的水沟中,一点一点地清除着垃圾。水沟里不仅倾倒着村民们的生活垃圾,还有家养宠物粪便等,苍蝇蚊虫飞不停。起初村民观望,可当他们看到这位瘦瘦弱弱的女书记不嫌脏不怕累地干着,都坐不住了,从开始“袖手旁观”到后来都“踊跃参与”其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陆续有40多位文登区供电公司的志愿者进村和村民一起整治环境卫生,清违建、清河道、除杂草、建花池、砌文化长廊……村子就这样慢慢变美了。
党支部结对共建
  孙家西山村全村156户,青壮年都外出上学、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小”。进村伊始,吕明玉就走东家串西家地了解情况。可面对她的却是有些党员的沉默不语和村民们的不理解,也难怪一直被称为“软弱涣散村”。
  脱贫要摘帽,先摘掉“软弱涣散村”帽子,首要问题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激发大家致富的干劲。
  吕明玉原先在文登营供电所任党支部书记,有丰富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何不让两家党支部结对共建呢?在她的组织联系下,文登营供电所党支部与孙家西山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一起建党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进行组织生活。吕明玉又组织党员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邀请区委党校讲师来村上党课。这一件件都让村里的广大党员受益匪浅,强化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吕明玉所在的文登区供电公司不仅为孙家西山村进行线路改造,捐资更换了近20000米的屋檐线,还捐建了一座20千瓦的光伏电站。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吕明玉在村子里组建了锣鼓、腰鼓、秧歌队,办起了热热闹闹的文化大院,每天晚饭后,大锣响三响,老头老太太们纷纷出来活动,精气神不比年轻的时候差。
老了竟也能挣工资
  早上7点半,65岁的村民殷玉玲就走出家门,到不远处的面食专业合作社上班,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蒸饽饽、做月饼。她乐呵呵地说:“我一个一辈子围着锅台转、只会蒸饽饽的家庭妇女,老了竟然挣工资了,一月3000块呢!”
  吕明玉在走访中发现村里的妇女做出来的胶东花饽饽、巧果、面条等面食模样好、味道棒。村里有一座闲置的旧村委大院,何不把这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建个面食加工厂呢?有了场地,她又四处奔走寻求设备和技术支持。在吃了多次闭门羹后,一家爱心企业被她的诚意感动,免费提供成熟的技术和部分设备,帮助培训村里的妇女。威海腾鑫面食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志愿者们积极推销和产品良好的口感和品质,慢慢地“腾鑫”面食有了销路。
  吕明玉又手把手教两名村民学会了上网,利用淘宝、“慧农帮”和国网电商等平台在网上售卖。2019年春节,仅胶东花饽饽就销了5000多箱,除了北京、辽宁等国内订单,还接到了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的订单。
  今年7月,孙家西山村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脱贫攻坚试点示范基地。最近,吕明玉又将目光瞄准了山野菜采摘项目,建起了占地3亩的山苜楂、蒲公英等山野菜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