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铸新时代“济南工业”新辉煌

——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暨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成果展开幕侧记

2019-08-22 作者: 晁明春 来源: 大众日报
  济南二机床生产车间一角。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温新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回眸70年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的辉煌成绩,就是再一次督促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创业热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再铸新时代‘济南工业’新辉煌,为济南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8月20日下午开幕的“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暨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成果展”传出的响亮声音。
  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工业和信息化部、济南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这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通过成果展重温新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回顾济南市在工业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激励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强市再出发,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70年初心不改,70年砥砺前行。伴随着新中国70年铿锵前行的脚步,济南工业总量增长近300倍,形成覆盖38个大类的完整工业体系;信息化建设更是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竞跑到领跑的非凡成就。特别是创造的70个“第一”“纪录”和“领先”,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发展历程、繁荣历程,给济南这座城市带来无数的光辉与荣耀。
  “不忘初心奋发图强,必须大胆创新、勇闯新路。济南自古就有敢闯新路的传统,敢闯敢试是这个城市的深厚基因。”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工业敢于争先、创新进取。中国第一台龙门刨床,是济南二机床1953年生产的729型龙门刨;第一辆重型载货汽车,是中国重汽1960年制造的黄河JN150型汽车;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容错计算机,是浪潮2010年研发的天梭K1系统……记录着济南工业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条数控压力机生产线、亚洲第一台滚筒洗衣机等,都凝结着济南工业的贡献。
  当前,济南正处在走在前列、迈向万亿俱乐部的窗口期,实体经济始终是济南的“立市之本。可以说,工业强则济南强,工业兴则济南兴。
  “我们一定要把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爬坡过坎的关键,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全力打造创新制造强市和智能经济强市,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时代定位和发展路径,济南上下有着清醒的认知。
  2017年9月,全球第一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建成开通,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面向实用化的量子通信网络。
  2018年9月儒商大会签约项目,当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经过短短108天,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便拔地而起。济南规划建设的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将是全球首个超算科技园,目前正在主导山东省“超级计算”大科学工程,为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支撑。
  2019年1月22日,中国重汽无人驾驶智能汽车首次进行5G公开道路测试。为抢抓5G发展机遇,济南超前谋划布局,发布全省首个《5G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万物互联的5G先锋城市。
  2019年7月31日,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济南揭牌成立,串联起“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完整链条,将成为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
  进入新时代的济南,积极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先机,大力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层出不穷的济南创造、济南智造,助推着这座千年古城,再领时代发展之先。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济南,这座曾历经辉煌的工业重镇,如今紧扣时代脉搏,站在科技进步的最前沿,以“走在前列、敢为人先”的气魄,围绕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创新制造强市和智能经济强市,谱写济南工业和信息化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