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

济宁:道德高地首善之区成为响亮的名片

2019-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儒家文化发祥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济宁的神圣使命和担当。
  济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期间视察济宁的嘱托,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如今,儒学研究阐发登峰又落地,儒学传播交流日益广泛;“乡村儒学”、“和为贵”调解室、“孔子学堂”花开遍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崭露头角,基层治理有了新途径;“善行义举四德榜”书写平民表率新篇章,身边的典型照亮了身边人;文明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市民素质节节攀升……道德高地、首善之区成为济宁最响亮的名片。
修路搭桥全民参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请客进门”是交流互动的前提。多年来,济宁不断搭建展示平台,将海内外的游客请进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35届,除开幕式、祭孔大典等活动外,孔子文化教育奖颁奖典礼、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也在孔子文化节期间举办,使得孔子文化节内容更加丰富而有内涵,并在海内外掀起孔子热、儒学热,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著名儒学学者纷纷参与孔子文化节相关活动,普通群众参加祭孔、诵读经典,深度参与到孔子文化节中来,感受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道德高地建设有了坚实基础。全民参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孔子文化节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不拘泥于形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18年,济宁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作为主会场成功承办了央视中秋晚会,作为分会场承办了央视春晚,文化名城的品牌更加响亮。第五届尼山论坛首次与孔子文化节一同开幕,迈出了从“民办”到“官办”的重要一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平台。
  政府搭好台,全民要参与,只有普通群众深入地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曲阜市“百姓儒学节”就是最好的佐证。2014年曲阜市举办了首届“百姓儒学节”,坚持“百姓设计百姓组织百姓参与百姓评判”的原则,目前已有超过25万人次参与祭孔活动,9万余人次进行经典诵读,49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大培训,百姓舞台惠及50余万人次,百余项市级层面活动和千余项群众性活动相继展开,成为曲阜传承发展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除了经典儒学节庆活动,济宁还不断搭建儒学传播平台,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已经举办了两届,先后有10个国家的200余名中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新窗口。发端于济宁学院的“论语大会”已经推广到全省多所大中专院校,并于2015年5月被打造成为大型文化竞技类电视节目《论语大会》,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常态化传承大众化普及 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6月20日下午,曲阜市尼山镇东官庄小学广场上响起了琅琅诵读声,53对母子(女)用一个个捶肩、抚头的表演动作把《游子吟》的内涵鲜活地呈现了出来。这一活动,每周四都会在校园准时开展。
  东官庄小学地处尼山腹地,因位置偏远,学校只有53名学生。“大山不仅挡住了山里人的视野,也封闭了孩子的内心。多数家长也因长期在外务工,没人把教育当回事。”回忆起2014年初到学校的情形,东官庄小学校长许良十分感慨。直到“母子传承国学”活动进了校园,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在曲阜,“母子传承国学”主题活动,以培养家长和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诵国学、唱国学、舞国学、演国学”为载体,引入志愿者和志愿企业参与,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观、文明观等,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今,“母子传承国学”主题活动已成为曲阜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品牌,成功融入家庭教育当中,累计开展活动33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4000人次。
  “母子传承国学”是济宁市首批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之一。近日,济宁市优选出5个在全市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计划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推广,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标准化、规范化、创新性发展。除了曲阜市“母子传承国学”,其他四个入选项目分别为任城区“小板凳红色宣讲队”、兖州区“蒲公英(端信)夜堂”、汶上县“乡土讲师团”和“舞前十分钟·百姓话场”。
  本着品牌引领、典型引路的推广初衷,济宁市决定以此为契机,引导各县市区在探索创新中打造品牌,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人心,以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更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确了县、乡镇、村居三级设置任务和推进工作的整体规划,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分中心154个、实践站3100个。成立了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17支志愿服务专业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仅是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民众紧密相连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济宁市完善了乡村儒学普及推广网络,建设尼山书院、国学体验基地、儒学讲堂、孟子学堂,常态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全市建立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题公园(广场)18处、主题大街5条、主题街巷32个、主题小广场(主题小区)112个。
  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走近人的工作生活,济宁已然勾勒出普及大众的传统文化教育蓝图:城市+乡村,干部+群众,一个都不能少。2016年设立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创新打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在,依托曲阜“三孔”、邹城孟府、孟庙等景点,全市已设立现场教学点近30处。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承接各类班次13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7.3万余人。
  传统文化涵养了时代新风,文明氛围如暖意春风源源不断直吹人心:济宁在城乡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和“四德”榜,全市上榜总人数超过260万人次。“济宁好人”、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目前,济宁市评出的市级道德模范215人,济宁好人820人,5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32人入选“山东好人榜”。
研究阐发更接地气
传承方式彰显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文化繁荣则国家兴盛,思想丰富则民族日新。
  正是深谙此意,济宁近年来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持续用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凸显现代意义、体现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以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载体,加快建设儒学研究传播高地,逐渐树立起在世界儒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
  以孔子研究院为例,他们大力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创办了高端儒学会讲,组建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论语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学术研究推广中心,获批立项“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世界书院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29项,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38部,发表学术论文443篇,获得各级各类学术奖励19项,推出了《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春秋讲坛”学术讲演录》等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300余次,增强了在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中的话语权。
  儒学研究、学术讨论、成果的集结成册打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登峰”的局面,但面对生活化、大众化、时代化转化的课题,儒学绝不能仅仅是纸上经纶。孔子研究院选择“敞开大门说‘靓’话”。
  5月28日,位于孔子研究院内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正式面向海内外参观者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区域包括孔子研究院主院区以及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的两大体验区、世界儒学文献收藏中心。而在此之前,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曲阜人,都很难一睹其“芳容”。
  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米怀勇表示,孔子研究院过去习惯了闷头学习研究、著书立说,和外界的联系也大多停留在学术探究和交流层面,本地居民和游客很难有机会参与其中。随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潮的来袭,学术上的“落地”已经站上了和“登峰”同等的位置,如何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家文化,成了孔子研究院的新使命,而令人欣喜的是,游客来了“看什么、干什么”已然成为他们破解了的课题。
  在孔子总部体验基地,随处可见糅合了中国风、艺术风、动漫卡通等元素的有趣呈现,体验基地一楼7400平方米展厅以诗、书、礼、乐和艺为主线,综合运用声光电技术,并被巧妙地分割为古礼、拓片、茶道等10多个体验区,移步换景的浓郁文化氛围弥漫其间,激发着访客一探究竟的兴趣,让参观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领略儒家文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彰显了传承与融入的主题。
  而孟子研究院的“下接地气”,体现在做好学术研究与当代社会结合的文章,他们通过孟母大讲堂、孟子大讲堂、“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等儒学实践活动,组织研究院师资力量到村镇去宣传、弘扬孟子思想,让儒学融入生活,开辟了孟学普及应用新途径。2017年2月,挂牌成立了“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提出“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
构筑文化高地 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铿锵迈进
  今年4月,马蜂窝发布的《中国省域自由行大数据系列报告之山东省》显示,在山东省目的地中,济宁市的热度涨幅位居第一,高达206%。背后的原因绕不开“文化”二字。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大批游客前往曲阜进行体验式的研学之旅。
  今年的暑假刚刚启幕,济宁暑期游就迎来了火爆开场。“暑期旅游开启的标志就是学生团数量的上升。”“三孔”景区营销管理部工作人员张亚文告诉笔者,进入7月以来,景区每天接待学生团10余个,且呈逐渐递增的态势。而在尼山圣境景区,《金声玉振》演出出现一票难求的场景。“每天两场演出,容纳800人的观众席场场爆满,演出票连续售罄,有很多游客没能看上演出。”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景区分公司总经理鞠鹏介绍。
  不仅是景区,负责地接的旅行团队也感受到暑期旅游的火爆。曲阜儒家研学旅行基地主办的“儒家小学士2019夏令营”活动,设置了民俗、科技、非遗、六艺、国学、考古六大主题,60余项体验课程,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还能玩遍济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报名。“从4月份便开始接受预订,目前已经有1万多人次报名,而且提前一个月就订满了。”曲阜儒家研学旅行基地负责人李遵廷告诉笔者。
  传统文化让旅游大放异彩,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则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永续传承的内在动力。
  为了让济宁研学游更具生命力,各大旅游景区不断推陈出新。7月12日,“相约尼山,乐享夏夜”——2019尼山圣境夜游文化季启动仪式盛大开幕,此番为尼山圣境首次开放夜游。露天水幕秀、华美灯光秀、大型礼乐盛典等活动,堪称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科技手段融合的完美典范。尼山圣境在探索“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活下来”这一重大课题中,迈出了探索的一步。
  尼山圣境夜游活动仅推出一天,客流量便实现井喷。此外,景区的夜游文化季还陆续推出露天互动活动,推出捶丸、木射、弹棋、蹴鞠、投壶等穿越时光的文化传承类体育项目,让更多的游客体悟传统艺术之美。
  传承在于不断地开拓创新,面对研学游市场巨大的机遇和潜力,济宁市抢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省“十三五”规划等时机,全力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投资8亿元的孔子博物馆开门迎客,孟子研究院一体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投资3.5亿元的“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维修工程如火如荼。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以“双招双引”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牵头联合核心区范围内的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共同搭平台、创环境、优服务,加快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儒学文化产业集聚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与网易山东运营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曲阜市和保翼文化浙江寻宝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了“一带一路”文化产业项目,泗水县和青岛朴宿文旅集团签约了等闲谷艺术小镇项目,邹城市钢山街道和浙江基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约了邹城华夏国学小镇项目。
  文化产业大项目接踵落地,让人们感受到文化大市跳动的脉搏,而被精心呵护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则让置身其中的市民深深感受到文化幸福。
  4月30日,位于济宁市文化中心的群艺馆、图书馆正式开馆运行,建成的美术馆也揭开神秘面纱。济宁市文化中心是山东省、济宁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包括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与之配套的商业综合体和高地公园。文化场馆部分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端庄大方,既体现了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明快的现代气息,建筑与景观相互映衬,强调文化建筑之间的功能互补、文化建筑与正在建设中的商业综合体之间的功能互动,于行云流水间,造就了气势恢宏的“城市客厅”“城市名片”。此外,市文化中心集收藏、研究、培训、创作、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把多方面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既方便实用,又满足市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项目建成开放后,对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流的硬件设施,不仅改变当地文化生态,还提升了群众文化品质,济宁有声有色地唱好了“文化惠民”这台大戏。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赢得群众口碑,济宁市连续6年实施“千场大戏进农村”,累计演出5万余场,观众达800余万人次,实现了全市行政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了《济宁市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用于市直院团进校园,2018年全市共完成进校园演出472场,2019年将扩大覆盖面完成900场。市直剧场济宁剧院管理公司连续3年推出“薪火传承名家名段月末戏曲演唱会”和“乐响济宁共圆梦想”月末音乐会两个品牌活动,共开展剧场惠民演出100余场。精心开展山东梆子《孟母》巡演30场,观众人数近3万,有力提升了济宁市文艺精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创作了综合性政德文化专题节目《儒风雅韵》、大型杂技剧《孔子》、儿童剧《梦回三迁路》等一批重点剧目,还成功打造了一批彰显济宁特色、凸显山东水准、展示中国气派的文艺精品。其中,《圣水河的月亮》荣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以及编剧、优秀表演奖两项单项奖;《孔子试徒》《山东梆子腔》等4件作品荣获群星奖,还有12台大戏连续12届荣获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杂技节目荣获意大利、俄罗斯杂技艺术节比赛金奖。在去年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济宁市在各类比赛中全面丰收,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优异成绩的取得与济宁市持续加大艺术创作生产资金的投入密不可分。据了解,该市2018年共投入创作资金1004.5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市级投入458万元,县级投入546.5万元。同时,2016至2019年共有21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资助资金890万元,受资助项目数量和额度均居全省各市前列,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济宁将牢牢把握“四个讲清楚”,深刻挖掘阐发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大力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倡树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大力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建成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铿锵进发。
  本版撰文:
王磊 张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