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9-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建平台 兴产业 聚人才
王村镇“党建+”下活人才工作一盘棋
  □祝欣荣 江玉宝
  
  人才蔚,事业兴。近年来,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立足镇域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巧搭人才引育平台,靶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创新“党建+人才”工作模式,打造出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升级版。
  
  “党建+人才”
  打造发展红色引擎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以全面党建来推动引才育才,下活人才工作一盘棋。
  镇党委把引进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帮助辖区企业消化、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政策,指导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规划,吸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在党内发展,建立优秀人才资源库。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两新”组织发展的红色引擎。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积极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培育“三亮三评”等特色非公企业党建品牌,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娴熟、能力卓越的党务人才队伍,推动非公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建平台 兴产业
  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
  8月5日至6日,淄博周村(北京)“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国建淄博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揭牌活动在北京举行。周村区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及相关企业就成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金、共建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硅酸钙板、优科房屋等一批新材料高端产业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共同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周村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落户王村镇。为提升园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王村镇围绕省级焦宝石特色小镇建设总体规划,创新提出园区“五个一”发展思路,即一个好的发展规划、一家优秀龙头企业、一个便利的融资平台、一个好的智库、一个好的园区品牌。明确园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链板块:以材料创新为引领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以跨界应用为引领的高性能复合新材料产业链、以焦宝石矿为基础的高价值无机非金属矿物功能新材料产业链。围绕三大产业链,精准推进“双招双引”工作,2018年,园区被中国建材联合会授予“无机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王村镇发挥知名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党建+技术”模式,集聚高温材料及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其中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13人。
  一手抓园区建设,一手抓企业创新平台创建,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企业人才参加院士专家周村行、技能培训等活动,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济南大学安瑞达特种耐火材料研究所、山东峯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研究院,全镇建成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效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才用才重才氛围。
  
  以项目建设集聚乡村振兴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王村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引领、“一村一策”创新培育特色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连片效应,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今年4月,山东省农科院在王村镇的中天玫瑰园成立了玫瑰加工博士科研工作站,首席专家、泰山学者孙金月博士等高端人才入驻,有序推进玫瑰种苗繁育及研发智慧项目建设。中天玫瑰园将按照玫瑰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玫瑰深加工上下游项目,促进周边8个村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抓大不放小。通过培育壮大宁家金鱼养殖、平楼瓜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将各村项目发展方向与凤凰山、玫瑰园田园综合体、古村落保护开发、新材料产业园区进行规划衔接,做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以项目带动融合发展。同时,实施“乡土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打造新型职业农民、技术能手等人才集聚高地,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守初心 担使命 能吃苦 乐奉献
护“花”使者——山东纤检人的棉花公检之路
  □都占元 孟辉 赵春鹏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在外奔波,常把异乡当故乡;他们走遍齐鲁大地,还要奔赴天山南北,开展棉花公证检验。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山东纤检人!近年来,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始终以科学严谨、公证公平的工作态度,以顾全大局、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以敢想敢拼、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战斗在棉花公检第一线,践行着纤检人的初心与使命。
  
  聚焦主责主业,不忘纤检初心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广大棉农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定棉花市场秩序,2001年国务院通过专项立法规定由专业纤检机构独立实施棉花质量公证检验。中心公检工作量陡增,检验时间段也由季节性变为全年。艰苦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量,单调重复的工作,使公检人员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还要向身体与心理极限挑战。
  棉检实验室内,分级台前,空间狭小,大家拆包、装车,相互协调配合,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样品在空气中产生的游离纤维很多,同志们的眉毛都变成了白色。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前,扫条码、称样品重量、测马克隆、测颜色、测长强。流程重复,工作枯燥,必须精力集中,紧盯实验结果,不能有丝毫失误。在任务量大的时候,试验结束后,数据管理员常常加班到深夜。
  国储棉轮出公检现场,室外是35℃的高温,棉花仓库密不透风,库内的温度接近40℃。公检人员在现场要从400吨压力铁丝捆扎的棉包中开包抽取样品,有些同志的手指甲都磨秃磨掉,但从不叫苦叫累。扦样工作一天下来,3000多次蹲起,步行十多公里,工作超过10个小时,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再干,干了又湿。
  新疆监管棉花公证检验棉公证检验现场,在北疆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冒着零下20℃严寒,在露天的仓库中,扦样、取杂、测水,户外工作每天都是十多个小时,耳朵、鼻子冻得疼痛难忍,军大衣也难挡户外的严寒,手脚都冻僵麻木。同志们出发还在国庆,归来已是春节。内心有对孩子、父母、妻子、丈夫的思念,也有对家庭的愧疚。
  面对繁重公检任务和恶劣环境,中心全体公检人员,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棉花补贴发放,对于广大棉农的切身意义;想到的是国储棉轮出,压减国家财政支出;想到的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去完成一个纤检人的使命与担当。
  
  突出党建引领,投身纤检事业
  党支部建在公检一线,激发干事热情。在现场,面对繁重的检验任务,中心成立公检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人心,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在公检工作中,将最重要、最艰苦的岗位交由党员承担,每个工作小组也都由党员带队。将党旗高高悬挂在如山的棉花垛上,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冲在前,当标杆,做榜样。
  聚焦党员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科学制订党员学习计划,在业务工作十分忙碌的情况下,抽取工作间隙,从严从实开展党员学习。在完成学习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气氛活跃的思想交流活动,在交流中,掌握思想动态、业务问题、生活情况。
  开展党员竞赛,实现“两手抓、两促进”。开展“钻业务、比技能、提质量”岗位竞赛活动,弘扬优良工作作风,激发全体参检人员的工作活力和干事热情;进一步规范公检流程、展现检验水平、提升工作质量、确保实验室安全,打造一支守初心、担使命、作风硬的纤检队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棉花公检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承继纤检精神,坚守职责使命
  一代又一代纤检人的默默奉献、接力奋斗,成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适应、特别能忍耐”的纤检精神。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大部分老同志出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他们经历了新中国的艰苦岁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参加工作。这其中有公检现场长期带队的郑和贵同志,有棉检技术专家崔凤兰同志,有仍在现场扦样的付保礼同志,有坚守在杂质检验一线的魏强同志等等。几十年来,他们坚守在公检一线,转战在各个仓库,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战严寒斗酷暑,星转斗移,转眼间他们已是满头白发。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奔蹄。他们仍然不曾忘记在党旗前的庄严承诺,不曾忘记参加工作时的初心使命,不曾忘记老师傅对他们的谆谆教诲。他们身体力行,将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一流的业务能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同志。
  新时代唱响新精神,更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将一以贯之,不辱使命,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足理想之钙;树立宗旨意识,坚守职责初心,不忘使命担当,自觉传承纤检精神,甘当护“花”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一片洁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