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

“人才+产业+资本”良性互动

崂山区打造招才引智“千山模式”

2019-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田晓旭 张绪霞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意识,以新理念、新平台、新机制着力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推动人才资源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该区通过探索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模式,形成“人才+产业+资本”良性互动的“千山模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位于青岛国际创新园的“千山大厦”已经成为青岛市高端人才集聚的“新地标”。
  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新秀,目前总部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今年4月,该公司于崂山区正式发布璇玑CLE系列MCU,这是中国第一款基于RISC-V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家电通用芯片。
  “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入驻,崂山区只用了20多天的时间,并且下一步的政策申报和产业资源对接都帮我们规划好了,这种效率和服务让我们非常安心和感动,企业落在这里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研发生产上。”核芯互联CEO胡康桥告诉笔者,公司成立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完成6款芯片的工程样片流片及测试,其中4款芯片已经进入风险量产。
  以核芯互联为代表,目前崂山区集聚微电子产业项目达到43个,占青岛市的半数以上。据崂山区科创委微电子产业促进部副部长孙世军介绍,到2022年崂山区将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00家,培育微电子龙头企业超过5家,力争全区微电子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通过以“千山品牌”精准对接国家特聘专家、创新企业家专委会数千名高层次人才资源,把引才“靶标”瞄准拥有核心技术、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两年来,共有21位国家特聘专家在崂山创新创业,18个自主创业项目落地崂山,注册资本金突破2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近亿元。截至目前,崂山区已拥有两院院士及外聘院士42人、国家特聘专家68人、泰山学者及产业领军人才177人。
  目前,依托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不仅汇聚了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歌尔微电子、中国科学院青岛EDA中心等微电子领域顶尖资源,还与周边海尔、海信、汉缆等自主创新产业紧密相连,以千山大厦为原点辐射四周,打造了“千山生态圈”。这个生态圈聚焦微电子、智慧产业、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产业,完善、建全入驻企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
  “千山模式”所拥有的国家特聘专家人才库,提供国家级科研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等人才资源支持,成为其重要的服务增值模式,实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助力一个产业发展、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人才+产业+资本”招才引智“千山模式”获得2018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
  依托“千山大厦”这个国家特聘专家创新创业基地,崂山区成立了由国家特聘专家以及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的总计140亿元的“1+4”千山投资基金,为国家特聘专家项目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为加速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崂山区突出“一业一策”的精准产业聚才理念,相继出台“人才新政22条”及11个人才专项计划。目前,崂山区基本做到了每个产业都有院士领衔源头创新、龙头企业支撑带动。
  同时,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出台《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对单个项目投资额最高可达1.3亿元。直接股权投资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并在股权退出时优先向人才团队转让。政府以“投资人”的角色,引导各类资本采取科技保险、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搭建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一直到IPO阶段,涵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人才项目做大做强。率先出台直接股权投资办法,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打造政策最优、操作性强、切实可行、拉动力强、良性发展的产业扶持生态体系。目前已有大唐半导体、矽昌通信等4个项目,获得投资约3.3亿元。
  人才为本,产业为基,资本为媒。崂山区创新“人才+产业+资本”招才引智“千山模式”,将各个层面的资本与产业优势“为人所用”。“千山模式”的打造,推动了人才靶向流动、资本精准投入、产业集聚发展,让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产业有了人才支撑、资本发挥了应有的效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