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泰

“优一接二连三”推动发展新“六产”

新泰:“农业+”赢得乘法效应

2019-07-12 作者: 姜言明 刘培俊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培俊
    本报通讯员 刘利强 安金勇

  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后,新泰市以此为契机,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做好“农业+”大文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优一接二连三”,打造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的“新六产”,促使农业业态创新更加活跃、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新泰市先后跻身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行列。
推动产业模式创新
  “未来,我们这里将打造成为‘城镇综合体+光伏农谷’的国家光伏农业公园。”新泰市翟镇党委书记刘焕校介绍。
  近年来,新泰市紧紧抓住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机遇,积极探索“光扶农、光促农、光富农”路径,采取“沉陷区+农业+光伏”模式,规划建设总投资200亿元的采煤沉陷区2000兆瓦农光互补示范基地项目,并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第二批“光伏领跑者计划”,打造“一产”叠加“二产”带动“三产”的新型产业融合链,成为全国首个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的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2.2万吨、销售收入24.5亿元;8万亩农业大棚亩均收入7万元,年销售收入56亿元,安排就业6万人。
  “农业+电商”线上线下衔接提升。新泰实施百村电商工程,在省内首创线上平台+综合服务实体的“买卖提”农村电商模式,推动农产品上线。线上建立“杞农云商”分销平台、“买卖提”服务平台和物流配送平台,与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对接;“线下”建立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园、市级配送中心和村级农产品电商服务站三级实体,对接农业产业园、专业合作社,实现“买新泰、卖全国”。全市建成电商平台36家,发展骨干电商企业107家,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776家,引导农民开设网店3752家。“杞农云商”电商平台年销售樱桃、油杏等特色产品100万斤,带动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跻身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市。
拓展田园多元优势
  “平时忙着上班,很少有机会运动。趁着周末时间带家人出来,爬爬山、看看百年老井、尝尝农家菜,享受田园风光。”7月6日,新泰市民孙小强自驾车带着家人在龙廷镇掌平洼村游玩。
  龙廷镇掌平洼村建设“观光+休闲+度假”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旅游地,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去年实现收入727万元。
  掌平洼是新泰众多乡村游示范点的一个典型。新泰拓展田园多元优势,促进“农业+旅游”上山下乡。与鲁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莲花小镇被评为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泰茶、长兴晋升3A级景区,目前正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十朵金花”。每年组织开展樱桃节、百合节、020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全市建成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5家、2A级景区3家,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助力园区集群发展,“农业+龙头”招商引智。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依托工商资本的资金、技术、理念和企业化、市场化管理优势,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全市近年来累计引进工商资本87亿元,引导龙头企业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条,建成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2家。在抓好新农创柴汶河生态农业综合体等52个重点农业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泰茶农业全域综合整治、天信农牧生态循环产业园等30个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以及鲁商集团莲花山景区、水木九天都市农业综合体、中农国发安全食品智慧城等25个重点签约和在谈项目,进一步壮大企业群体。长兴、惠美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企业被评为泰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构建“园区+院校+企业+产业”联动机制,设立6家院士工作站,依托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在泰茶、惠美、长兴等园区建成6个乡村振兴实验站,助力农村农民创新创业增收。
擦亮本土产品名片
  按照“人无新泰有、人有新泰优、人优新泰特、人特新泰专”思路,实施传统产业有中生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双生”战略,加快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依托国内权威团队,策划开展区域品牌创建,实施名茶、名果、名菜、名粮“四名”工程,组建供销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销售队伍,在全国建立百县代理销售网点。全市共认证“三品一标”384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个,发展新泰芹菜、楼德煎饼、“甜红子”山楂等特色农业品牌70余个。加快培植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生态畜禽等主导产业,全市共发展优质蔬菜47.5万亩、优质林果37.8万亩、泰山茶2.2万亩,建成特色专业村345个。新泰市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配套服务优化升级,“农业+服务”提速增效。新泰市农业农村局优先把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列入申报范围,每年向上争取涉农资金5亿多元。重点投向融合型经营主体、高效融合项目,并在用地方面优先保障;土地向“农业+”倾斜,成立市镇村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6.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7%。
  服务为“农业+”聚力,深化供销社改革,以供销、邮政、超市、物流为基础,培育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三农”综合服务中心等多元经营主体,开展农资供销、农机作业、大田托管、统防统治、冷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构建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建成“三农”综合服务中心18处,托管土地4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5%;市场向“农业+”敞开,2/3的现代农业园区、1/3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联华、银座等超市开展合作,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比例达到30%,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市场”等链式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