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财经

化龙镇鼓励村庄向镇区集聚

上楼村民过上生态宜居生活

2019-07-12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石如宽 戴玉亮 报道   寿光市化龙镇马庄村,一度干涸的乌阳河,如今成为景观河。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吕洪光

  寿光市化龙镇马庄村,村民刘彩虹喜欢晚饭后下楼,来到村西侧的乌阳河边散步。微风轻轻吹来,路灯下树叶摆动,河道中荷花摇曳。半个小时时间,刘彩虹绕着河道走了一个来回。沿着小区南面的银杏大街,她又来到马庄牡丹园。这座牡丹园1.8万平方米,已栽植12万株牡丹、芍药等,里面还有健身小路和花廊。“花呀,草呀,闻起来香香的,大家都愿意来这里走走。”刘彩虹说。
  而之前,乌阳河是一条常年干涸的河道,甚至被堆上垃圾。牡丹园所在地,原是一处杂草丛生的垃圾场。村民娱乐就是在家看电视,楼前聊聊天,没人愿去河边溜达。
  马庄村改造了乌阳河,建设了凉亭、小桥,重新注上了水,进行了绿化。随后,该村又建设了牡丹园。“村民的生活在一步步提升。以前党支部提出一个新的想法,会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同意,多次做工作才行。现在有新思路,没有任何挡头了。”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文说。
  改变开始于2008年启动的旧村改造。当时,马庄村是寿光14个旧村改造示范村之一。在先后召开十几次会议后,有120户村民同意上楼。2009年,第一批楼房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马庄村又规划二期3栋多层,一栋高层,共有156户入住。今年,马庄村三期的4栋小高层建成,又将有176户住进楼房。楼区形成后,马庄村还配套了卫生室、文体娱乐室、阅览室等。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化龙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引导镇区周边和偏远村向镇区搬迁集聚。“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化龙镇党委书记韩效启说。
  化龙镇前张村74岁的郑宝光也住进了新楼房。新楼区紧邻化龙镇政府,距离前张村老村约7公里。2015年,前张村就入户发动群众,利用我省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上楼。每户宅基地评估面积336平方米,6万元左右,再加上房子的评估,每户住进新楼房只需要再交一两万元。2017年11月,前张村143户村民搬进新楼房。
  郑宝光家在一楼,是一个三室两厅126平方米的房子。扣除了评估的费用,郑宝光只拿了1万多元就住进了新楼。“老村挨着一个化工园区,有噪音,不适合居住。”郑宝光说,“这里挨着医院、学校、超市,还有小公园,生活更舒适。”
  当时,为迎接前张、裴西两村村民入住镇区的府佑花园,在化龙镇党委的协调下,晋升建筑拆除了办公楼,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化龙分理处拆除了办公场所的院墙及侧房,规划建设府西小游园。同时,化龙镇还投资20多万元,对破损的路面重新罩油。目前,化龙镇正在把府佑花园附近的不规则地块平整,建成公园。另外,该镇正在对接天然气公司,确保镇区居民用上天然气。
  “有了集中供暖,再有了集中供气,生活和城里也差不多了。”郑宝光说。
  位于化龙镇镇区东侧的白桥村,有60户人家,如今已有36户报名要新楼房。“村民需要改变生活条件。按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村民基本上就是拿个车库的钱,就能上楼了。”白桥村党支部书记白海涛说。
  173户村民的苏社村,已有121户在寿光市区或者其他地方购买了楼房。听说老村将按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搬迁到镇区,近90%的村民同意签订搬迁协议书。“村民上楼既能改善居住环境,村集体也将有收入,更好地服务村民。”苏社村党支部书记李荣奎说。
  今年,化龙桥村、高家村也将陆续搬迁至镇区,庆家、和平等村正在进行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继续引导、鼓励镇区周边和边远村庄整体往镇区搬迁。在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同时,增加镇区人气,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韩效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