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峡山

化肥厂“变形记”

2019-07-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李培政 刘在伟

  7月1日,一批超浓缩清液肥由青岛港运往日本。这款肥料因吸收利用率高,无公害、无污染、无杂质等,在日本深受农业企业欢迎,每个月都会有公司来采购。
  如此受欢迎的肥料,出自潍坊峡山区的一家研究院——山东省蓝海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这是峡山区第一家公司化运营的科研院所,目前已研发出20多种新型肥料技术、特种肥料技术。“我们主要自己搞研发,让外面大的代工厂生产。”创始人潘军委告诉记者,不少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
  实际上,就在两年前,研究院的前身还是一家靠生产加工有机肥为生的小型化肥厂,并遭遇着“成长的烦恼”:产能低、粗加工利润低、无差异化等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一度比较落后,加之近年来受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影响,企业成本上升,利润锐减,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时的峡山区,也正在对标先进找差距,高点定位谋发展。
  到泉州、宁波等市对标学访了优化营商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后,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华刚看到了差距不足。
  峡山区决定瞄准新兴、新型、高端、高质发展方向,围绕新业态、新模式,聚力突破大项目引进;以生态为门槛选择项目,重点引进绿色低碳高端的优质项目,进而反哺生态,让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立足创新求突破,更大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峡山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峡山区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不断深化“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推出进一步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招商、平台招商,打造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让企业家、投资者安居乐业。
  这样的理念,让潘军委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2018年,在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的合力推动下,潘军委决定转型,走产学研为主、提质增效的新路。
  峡山区科技与商务发展局立即到企业调研,当得知企业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校一直有产学研合作时,大胆地提出了让企业依托青岛农业大学科研优势成立农业研究院的想法。这一想法与潘军委不谋而合:“发挥青农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以研究院作为服务平台对外输出农业技术,走上一条由生产农用肥料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转型之路。”2018年8月27日,研究院注册成立。
  山东新和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鸡养殖、屠宰加工、熟食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食品加工企业,每天产生鸡毛、鸡油、鸡肠等下脚料高达一二十吨。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一度是一件让新和盛农牧集团头疼的麻烦事。如今,这件麻烦事仅靠一台设备就解决了。
  今年4月份,新和盛农牧集团从研究院处订购了一套设备,在设备内加入研究院自主培育的生物菌种后,动物下脚料可在24小时之内快速处理转化为符合标准的有机肥原料,并在前1小时将臭味除尽。就地处理屠宰废弃物,不仅为新和盛农牧解决了环保问题,降低了处理成本,同时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后为企业实现废弃物高值利用及创收。
  “现在,肥料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主业了。”潘军委说,研究院发展全面发力,现已发展出土壤修复、无害化处理、新型农业种植、新型肥料研发四大特色技术,着力打造新型农业技术产业化模式输出示范板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潘军委最大的感触是,峡山区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带来了一系列便利。峡山区科技与商务发展局成立了专门的包靠服务小组,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研究院注册,将企业总部落户到主城区“蓝色智谷”片区,并先后解决人才公寓申请、人员就餐和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等一系列问题,为企业扫清了转型发展的全部障碍。
  “区里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提出来,没多久就解决了。”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潘军委带领着研究院不断加强与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专家教授9人,组建起一流研发团队,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多项成果落地应用,申报3项国家专利,先后获批潍坊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市招院引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