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文艺传统滋养现实题材创作

2019-07-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孔丽

  红色文艺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独特的文艺形态,它以一种积极面向工农兵和人民大众的鲜明品格在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红色文艺的当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更在于其在扎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了戏曲、曲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新的时代品格,赋予了话剧、歌剧、油画等西方文艺形式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现代化、西方文艺形式中国化方法的初步探索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围绕人民需要和时代主题开展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现实题材创作。红色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艺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时期,以作家丁玲、萧军,戏剧家张庚、欧阳山尊、音乐家冼星海、周巍峙,美术家江丰、王朝闻、彦涵,电影家吴印咸、钟惦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离开大城市,辗转千里来到延安,不住楼房住窑洞,脱掉高跟鞋换上麻草鞋,甚至走出课堂冲进战壕,正是作为创作者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给了他们力量。也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报告文学《彭德怀速写》、木刻版画《减租会》《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歌剧《军民进行曲》、诗歌《不能走路的人的呐喊》、歌曲《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等一批描绘抗战生活、歌颂英雄、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陆续推出,成为时代经典。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与古今中外任何变革都不同的,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非常广泛的变革。当前时代的这些新变化正呼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沉下心来去关注和体会,创作出属于当前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式的作品。
  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创造新的时代文艺。到前线去,到农村去,尽自己的力量为抗战作出贡献,是抗战时期许许多多文艺工作者的共识与要求。但到了群众中如何自觉地同群众打成一片,思想感情上与群众融为一体,在当时仍然有一个转变的过程。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具体讲,就是我们的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这种精神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引导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自觉地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创造出了小说《李有才板话》、诗歌《王贵与李香香》等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又演变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众多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无不是在这一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创作出来的。当前,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和影响到了各行各业,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当前的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当前这个变革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苦恼,为什么纠结,为什么彷徨?这些都应该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应该关注的话题。
  在继承传统、吸收外来中实现民族艺术本体的创新发展。红色文艺是革命年代的先锋文艺,它不仅吸引了周扬、冼星海等受过西方文化熏染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踊跃加入,而且还在党的文艺政策的引领下与人民大众、与传统民间艺人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力推动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很好地为抗战、为解放做了动员和宣传;二是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前所未见的新题材、新内容、新人物,客观上促进了传统音乐、绘画、曲艺、戏曲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在思想内容、美学品格、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飞跃与提升。抗战时期,胶东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们通过利用和改造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宣传抗战,不仅推出了《智女杀敌》《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优秀作品,而且还在吸收各地流行大鼓书的技术上,对原来老艺人演唱的简单曲调,从内容、音乐到表演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形成了在胶东半岛颇受群众欢迎的崭新的曲艺形式胶东大鼓。流行于陕甘宁边区的小型秧歌剧,音乐曲调和表演方式都极富有民族、民间色彩,因其表演活泼自由、不受程式约束,非常适合表现现代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民间传说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便是将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同西洋歌剧、话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相融合创作而成。这种融合中西而又扎根中国现实的创作方法,突破了原有艺术形式的表现范围和思想深度,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先河。相对来说,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当前的现实题材创作中,各门类的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有一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艺术本体的自觉意识,在创作实践特别是在现实题材创作中探索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的表现方法和艺术语言,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孔丽

  红色文艺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独特的文艺形态,它以一种积极面向工农兵和人民大众的鲜明品格在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红色文艺的当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更在于其在扎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了戏曲、曲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新的时代品格,赋予了话剧、歌剧、油画等西方文艺形式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现代化、西方文艺形式中国化方法的初步探索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围绕人民需要和时代主题开展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现实题材创作。红色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艺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时期,以作家丁玲、萧军,戏剧家张庚、欧阳山尊、音乐家冼星海、周巍峙,美术家江丰、王朝闻、彦涵,电影家吴印咸、钟惦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离开大城市,辗转千里来到延安,不住楼房住窑洞,脱掉高跟鞋换上麻草鞋,甚至走出课堂冲进战壕,正是作为创作者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给了他们力量。也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报告文学《彭德怀速写》、木刻版画《减租会》《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歌剧《军民进行曲》、诗歌《不能走路的人的呐喊》、歌曲《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大合唱》等一批描绘抗战生活、歌颂英雄、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陆续推出,成为时代经典。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与古今中外任何变革都不同的,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非常广泛的变革。当前时代的这些新变化正呼唤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沉下心来去关注和体会,创作出属于当前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式的作品。
  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创造新的时代文艺。到前线去,到农村去,尽自己的力量为抗战作出贡献,是抗战时期许许多多文艺工作者的共识与要求。但到了群众中如何自觉地同群众打成一片,思想感情上与群众融为一体,在当时仍然有一个转变的过程。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具体讲,就是我们的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这种精神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引导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自觉地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创造出了小说《李有才板话》、诗歌《王贵与李香香》等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又演变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众多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无不是在这一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创作出来的。当前,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和影响到了各行各业,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当前的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当前这个变革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苦恼,为什么纠结,为什么彷徨?这些都应该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应该关注的话题。
  在继承传统、吸收外来中实现民族艺术本体的创新发展。红色文艺是革命年代的先锋文艺,它不仅吸引了周扬、冼星海等受过西方文化熏染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踊跃加入,而且还在党的文艺政策的引领下与人民大众、与传统民间艺人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力推动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很好地为抗战、为解放做了动员和宣传;二是运用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前所未见的新题材、新内容、新人物,客观上促进了传统音乐、绘画、曲艺、戏曲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在思想内容、美学品格、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飞跃与提升。抗战时期,胶东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们通过利用和改造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宣传抗战,不仅推出了《智女杀敌》《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优秀作品,而且还在吸收各地流行大鼓书的技术上,对原来老艺人演唱的简单曲调,从内容、音乐到表演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形成了在胶东半岛颇受群众欢迎的崭新的曲艺形式胶东大鼓。流行于陕甘宁边区的小型秧歌剧,音乐曲调和表演方式都极富有民族、民间色彩,因其表演活泼自由、不受程式约束,非常适合表现现代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民间传说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便是将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同西洋歌剧、话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相融合创作而成。这种融合中西而又扎根中国现实的创作方法,突破了原有艺术形式的表现范围和思想深度,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先河。相对来说,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当前的现实题材创作中,各门类的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有一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艺术本体的自觉意识,在创作实践特别是在现实题材创作中探索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的新的表现方法和艺术语言,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