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泗水县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保玉——

“即使一条腿,也要为村民尽心尽职”

2019-06-18 作者: 王德琬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姚淑华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村民提起它的变化赞不绝口。10年前,村里一穷二白,房屋破旧低矮,道路坑洼不平,村民怨声载道,9年换了11个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没有拔了穷根;如今,东仲都村变成一幅优美的水墨画,村民的房屋被改造一新,错落有致地排放着,干净的青石板路流露出浓浓的乡情,亮眼的绿化衬托着动人的风景,居住区外建起了木耳大棚、蔬果大棚等,村民们的生活富足幸福。
  “村里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李保玉书记。”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支部委员亓俊海告诉记者。在他的引荐下,记者见到了李保玉,中等身材,左腿悬空,双手拄拐,虽行动不便,但动作很利落。他刚从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回来,荣获了“全国自强模范”称号。“既然选择做村里的带头人,就得竭尽所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即使只有一条腿,也要为村民尽心尽职。”
  李保玉的话铿锵有力,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如今的选择是当初做了多大的舍弃。李保玉自幼左腿残疾。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李保玉跟随邻村师傅学习书画和工艺美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学会了绘画、刻字、制作牌匾,并在村里破旧的关帝庙开了一家代销点。1990年,李保玉认识了一名曲阜的工艺师傅,开始跟他学习扎花技术,他的扎花产品也顺利卖到了邹城,并与泗水县城11家工艺美术社和各乡镇达成了长期供应关系。1992年5月,李保玉成家,从事个体经营的李保玉看到县城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便带着妻子到泗水县城操办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工艺美术店。由于经营得当,生意越做越红火,陆续在泗水县城开了4家店铺。不到两年的时间,李保玉的工艺美术店已遍布泗水15个乡镇,收入也已过百万。
  李保玉成了乡亲们口中的能人。2004年6月,圣水峪镇党委找到李保玉,邀请他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东仲都村是库区移民村,村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复杂,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这个烂摊子谁都不愿接,也不敢接。李保玉竟然答应了!李保玉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父亲就是村干部,在村里工作只会得罪人,不能去!” 妻子也不同意:“我们生意做得好好的,回去当什么干部?”亲戚朋友也纷纷劝阻。李保玉却坚决要回村,“自己富了不算富,村民富了才算数。山村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到我回报的时候了。”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李保玉上任了。看着村里四面围堵的“断头路”,李保玉决定要先把致富路修好,但是村里没钱,村民没钱,村“两委”成员也不愿意拿出钱来集资。李保玉从家里拿出6万块钱,修建了2400米的道路;紧接着又协调水利部门争取5万元资金,在村内打了一眼大口井,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基础设施建好了,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他带领村民整理土地300亩,发展核桃和大樱桃种植。村民一看李保玉确实能为村里办好事,是个不错的带头人,于是在历届村“两委”换届中,李保玉次次连任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
  从2004年至2013年,他先后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近400万元,修建完善了村里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9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十佳自强模范”。201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乡村之星”称号。
  2017年4月,县委宣传部包村干部来到该村,在“第一书记”的建议下,李保玉也意识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两个人北上沂源、潍坊,考察樱桃和百香果种植,南下鱼台,考察木耳种植。回来后,李保玉协调资金200多万元,经过100多天的努力,东仲都大棚樱桃、百香果、木耳产业成功构建了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先后注册成立了泗水县三淼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泗水三淼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了“三淼”和“仲都”两个商标,利用电子商务优势,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带动了全村60余人就业。通过积极争取,2018年,东仲都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总投资1600多万元。目前,已建设完成龙湾书房、陶艺坊、木工房等场所,突出山水风貌和传统文化特点,打造“农业+教育+艺术+旅游”为主题的青少年自然艺术教育基地。
  “上任之初也有人以貌取人,质疑我能不能当好这个带头人,多年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把小山村当成永远的家,把村民当家人,不管你长什么样,都能成功一大半。”李保玉恳切地说。